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6:04: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还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外周血中细胞质量改变。 各类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15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哪些疾病?

答: ①感染: 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均减少。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亦常减低。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时白细胞亦可减少。 ②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胞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以及骨髓转移癌等,白细胞减少同时常伴血小板及红细胞减少。

③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以及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物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④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肿大及其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等病常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⑤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减少。 16 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为多少?

答:成人(4~10)×109/L; 17 血液常规检测有哪些?

答: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值测定和红细胞形态检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值测定和血小板形态检测。 18 血液一般检测包括哪些?

答:血液一般检测包括血液细胞成分的常规检测(简称为血液常规检测)、网织红细胞检测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

19 试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答:1)细胞体积 随着血细胞的发育成熟,胞体逐渐由大变小。但巨核系细胞体积通常由小变大,早幼粒细胞较原粒细胞稍大。胞体大小变化的同时常发生形态变化如巨核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从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则形。

2)细胞质

①量:由少逐渐增多,但淋巴细胞变化不大。

②染色:由深蓝变浅染,甚至淡红,红细胞系最终变为橘红色。

③颗粒:从无颗粒(原始细胞)→嗜天青颗粒(早幼粒细胞) →特异性颗粒(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颗粒),但红细胞胞质内一般无颗粒。

3)细胞核

①大小:由大变小,由规则变为不规则,甚至分叶,但巨核细胞核由小变大,红细胞系核变小,核形规则而最终消失。

②染色质:由细致疏松逐渐变为粗糙、致密或凝集成块,着色由浅变深。 ③核仁:由有到无,经清晰、模糊不清至消失。 ④核膜:由不明显变为明显。

4)细胞核/细胞质比例 由大变小,即由核大质少到核小质多。巨核细胞则相反。 20 急性化脓菌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有何不同?

答:急性化脓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减低。

21 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表现有哪些?

答:①骨髓增生明显减低。骨髓小粒呈粗网结构空架状,细胞稀少,造血细胞罕见,大多为非造血细胞。

②粒、红两系细胞极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80%以上。 ③巨核细胞显著减少,多数病例常无巨核细胞可见。

④浆细胞比值增高。有时还可有肥大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增高。 2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 23 溶血性贫血骨髓象有哪些表现? 答: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显著增生,幼红细胞常>30%,急性溶血时甚至>50%,粒红比例降低或倒置。各阶段幼红细胞增多,以中幼及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

核分裂型幼红细胞多见。可见幼红细胞胞质边缘不规则突起、核畸形、Howell-Jolly小体、嗜碱点彩等。成熟红细胞形态与血象相同。

3.粒细胞系相对减少,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 4.巨核细胞系一般正常。 24 溶血性贫血血象有哪些表现?

答: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两者呈平行性下降。

2.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以晚幼红或中幼红细胞为主),以及可见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点彩红细胞等。

不同原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有时出现特殊的异形红细胞增多,如球形细胞、靶细胞、裂细胞等,对病因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3.网织红细胞增多,尤其是急性溶血时常明显增多。

4.急性溶血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常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并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

25 缺铁性贫血典型的血液学特征是什么?

答: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国内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26 若仅用抗D血清进行鉴定,Rh血型则可粗略地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Rh阳性及阴性两类。

27 试述ABO血型系统分型

答:ABO血型系统可分为四型:

①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为A型; ②红细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为B型;

③红细胞上有A和B抗原,血清中不含抗A和抗B抗体者为AB型; ④红细胞上不具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者为O型 28 何为血型?

答: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某些血浆蛋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异,受独立的遗传基因控制。 29 ABO血型系统抗体有抗A和抗B包括哪几种?

答:免疫性抗体主要是IgG、天然抗体主要是IgM 30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特点有哪些? 答:(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2)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幼红细胞百分率常>30%,使粒红细胞比例降低。 红系以中幼及晚幼红细胞为主,贫血严重时,中幼红较晚幼细胞更多。

(3)贫血程度较轻时,幼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中度以上贫血时,细胞体积减小,胞质量少,着色偏嗜碱性。有时细胞边缘可见不规则突起,核畸形,晚幼红细胞的核固缩呈小而致密的紫黑色“炭核”。成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同血象。 (4)粒细胞系相对减少,但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态大致正常。 (5)巨核细胞系正常。

31人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有几对?性染色体有几对?

答: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22对(44条),性染色体1对(XY),男性为46,XY;女性为46,XX。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名词解释

1出血时间: 将皮肤刺破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到血液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T)。

2凝血时间(CT) : 静脉血放入试管(玻璃试管、塑料试管)中,观察自采血开始至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称为凝血时间(CT)。

3一期止血缺陷: 是指血管壁和血小板缺陷所致出血病。

4二期止血缺陷: 是指凝血因子缺陷或病理性抗凝物质存在所致的出血病。

问答题:

1 BT延长临床意义:

答:1.血小板明显减少 如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功能异常

3.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vW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