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5 6:18: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理学》课程---2013春夏---主观题---必做作业
于20℃时,代谢率即开始增加,在10℃以下时,则显著增加;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代谢率又会逐渐增加。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一、名词解释
1.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升高,使小管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小管液中水分重吸收减少,排出尿量增加,称为渗透性利尿。
2.肾糖阈——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糖浓度达到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二、问答题
1.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答:(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通过自身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维持相对稳定,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不变。如果超出自身调节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肾小囊内压: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一般比较稳定。当输尿管阻塞时,可引起逆
行性压力增高,导致囊内压升高,从而降低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 (3)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4)肾血浆流量: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滤过量增加。
(5)滤过系数:凡能影响滤过膜通透系数和滤过面积的因素都能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2.大量出汗而饮水过少时,尿液有何变化?其机制如何?答:汗为低渗溶液,大量出汗而饮水过少时,尿液排出量减少,其渗透压升高。
大量出汗:(1)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2)血容量减少,心房及胸内大静脉血管的容积感受器对视上核和旁室核的抑制作用减弱。上述两种途径均使
6
《生理学》课程---2013春夏---主观题---必做作业
视上核和旁室核合成和分泌ADH增加,血液中ADH浓度升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尿渗透压升高。
此外,大量出汗,还可能使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原尿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7
《生理学》课程---2013春夏---主观题---必做作业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视力(视敏度)——是指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分辨能力,以能识别两点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
2.暗适应——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一定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逐渐提高,恢复了暗处视力的现象。
3.气传导——声波经外耳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耳蜗,这一声音传导途径称为气传导。
二、问答题
1.试述正常人看近物时眼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答:1.当正常眼视近物时会发生调节作用,使近物发出的辐散光线仍可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眼的调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晶状体的调节: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弹性变凸,晶状体折光能力增大,物像前移,成像在视网膜上。
(2)瞳孔的调节:看近物时,反射性引起双侧瞳孔缩小,减少入眼的光线量并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3)双眼球会聚:视近物时,发生两眼球内收及视轴向鼻侧集拢,使物体成像于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产生单一清晰视觉。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膜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具有携带和传递神经信息功能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
2.牵涉痛——:内脏疾病时,常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