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3 5:01: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重(2分),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1分)。

2、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1分),引起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致使其他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2分)

理解基本正确,但表述不妥者酌情给分。

3、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的污染物(1分),在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1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1分)称为光化学烟雾。

4、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1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2分)。

5、半衰期:土壤中的农药(1分)因降解等原因(1分)含量减少一半(1分)所需的时间。 6、噪声:凡是不需要的(1分),使人厌烦(1分)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影响(1分)的声音都是噪声。

7、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2分),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1分)

8、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3分)。 9、土壤环境背景值: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环境(1分)中污染物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2分)称为土壤环境背景值。

10、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2分),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分)。 三、简答(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固体废物的危害。

污染水体(1分),污染大气(1分),污染土壤(1分),影响环境卫生(1分),处置不当(1分),有害固体废物泛滥(1分)。

2、用图例的方式说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和衰减过程。 图略(3分)。

说明:推流迁移只改变污染物的位置,而不改变其总量和浓度(1分);分散作用改变了污染物的浓度但不改变其总量(1分);衰减过程既减少了污染物的浓度同时也改变了的总量(1分)。

3、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1)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2分), (2)电荷性质(2分),

(3)分散性和凝聚性(2分)需加以解释才能得满分,否则每小项只得1分 4、简述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及其特点。

气温层结不稳定时,烟型为翻卷型(波浪型)(1分);气温层结在为中性时,烟型为锥型(1分);气温层结为逆温层时,烟型为平展型(1分);烟流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的大气时,烟型为上升型(屋脊型)(1分);下部不稳定,上部为逆温层时,烟型为熏蒸型(漫烟型)(2分)

四、计算题(共1题,共6分)

c?分)

cpqp?chqhqp?qh?kx86400u81.4?19440/(24?3600)?6.16?6??8.88mg/l(3

19440/(24?3600)?6?0.3?1000086400?1ct?c0e?8.9?e?8.58mg/l(3分)

公式写对,但结果算错者每项只得2分,最终结果必须保存两位小数。 五、论述(共1题,共16分)

论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危害并提出相应对策。

1. 酸雨的形成:大气中含有一定的致酸物质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这些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经历扩散、转化和输运以及被雨水吸收、冲刷、清除等过程。气态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在大气中可以氧化成不易挥发的硝酸和硫酸,并溶于云滴或雨滴中,成为降水成分,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二氧化硫的氧化主要是利用尘埃中的锰、铁等金属作为触媒剂,放热氧化为三氧化硫,再与水结合生成硫酸。二氧化硫也可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硫的化合物最终生成硫酸盐沉降到地面。一氧化氮可以氧化成二氧化氮、亚硝酸和硝酸。二氧化氮可转化成硝酸和过氧硝酸。各种氮氧化物最终生成硝酸铵盐,随降水沉降。(3分)

2.酸雨的危害:

(1)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会使湖泊变成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