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1:09: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Common)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2. 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成因、特征和危害。

(1) 定义: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一般发生在湖泊、河口和海湾等缓流水体中。 (2) 成因: ①天然来源:

天然湖泊的形成过程是由贫营养型逐渐演变为富营养型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a.降雨中带来的; b.土壤淋溶和流失; c.水体中动植物死亡后的释放. ②人为来源: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体,加速了湖泊演化的过程,其来源: a.城市生活污水带来大量N、P; b.农村施用的化肥、牲畜粪便,经面源污染而进入湖泊。 (3) 特 征

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②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

③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红、棕、乳白等颜色,海水中出现叫“赤湖”、淡水中称“水华”。 4) 危 害

① DO降低,使鱼类难以生存。

②藻类种类减少,危及鱼类生存。因有些藻类有胶质膜,有的甚至有毒,不能成为良好的饵料,。

③危害水源,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畜都有害。 ④加快湖泊老化的进程。

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何在,如何保护? (1)生物多样性定义: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2)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包括医、行、住、用的经济价值。

?净化环境的生态服务价值,人类的生存、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及其由此而形成的生物资源基础上的。生态服务价值如维护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净化空气、净化水质等其价值无法用货币来衡量。各种各样的优美生态环境也具有很大的价值,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生物多样性及其对生物资源的利用。

?物种单一性会带来如下危害:生物多样性导致系统稳定性,单一性导致稳定性差,单一品种易受病虫害攻击,导致大面积减产。即使是优良品种也会不断退化,退化后就需要改良品种,这样就需要其他种的基因,发展单一品种是导致遗传基因丢失的原因。 (4)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高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把人口数量控制在地球上生物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降低人口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建立动植物公园和森林公园,实行异地保护

?开展保护珍惜和濒危物种的科学研究 ?恢复栖息地。 2004年

1解释下列名词和概念(每小题3分,共15分)

⑴大气污染 ⑵COD和BOD ⑶土壤污染和土壤净化 ⑷ 环境影响评价 ⑸环境规划 2.试述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主要大气污染物?(15分)

3.除尘装置分几大类型?简述其工作原理?列举每一类中的典型设备?(15分) 4.简述重金属元素在水环境中污染特征和迁移转化过程?(15分)

5.废水处理方法分几类?城市污水处理分几级?简述其常用方法?(15分) 6.简述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15分) 7.试述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及危害?(15分) 8.举例说明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分解技术?(15分) 9.综述目前全球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15分) 10.综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5分) 2005年

一 解释下列名词和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三同时”制度 (2)逆温 (3)水体自净 4)TSP (5)可持续发展 二 试述水污染的分类及主要污染物质分类?(10分)

三 试述五种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及大气污染的关系(10分) 四 试述用BOD5表示生物化学需氧量的原因。(15分) 五 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分为哪些种类?(10分) 六 简述颗粒污染物常用净化设备。 (15分) 七 简述光化学烟雾的形成。(15分) 八 试述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15分) 九 试述固体废弃物的一般处理技术。(10分) 十试述我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分) 2006年

一 解释下列名词和概念(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三同时”制度 (2)逆温 (3)环境自净 (4)TSP (5)等效连续A声级 二 试述水体主要污染物质的分类?(10分) 2007年

一 解释下列名词和概念(每小题5分,共35分) ⑴环境 (2)大气污染 (3)水体自净 (4)环境影响 (5)环境容量 (6)温室效应 (7)可持续发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环境的-----和-----之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环 境的区域性是指--------------。

2、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多样性。 3、确定环境监测周期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的变化规律,确定监测

点位的目的是为了掌握------------------------------ 的分布特征。

4、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类型有--------、-----------、 -------和--------。 5、土壤监测样品可取表土和-----土,每个土样一般取----千克。 6、我国农用土壤资源评价中主要以---和---作为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7、大气化学污染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和------------。 8、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一级评价应分别在-----、-----与-----进行调查监测。 9、土壤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和-----------。 10、环境质量的生态价值是指一地当前的环境质量对该地------的满足程度。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简述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2、什么是环境质量?

3、试述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4、简述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5、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6、简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系统技术。 7、试述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河流上游来水水质:COD=14.5 mg/L、流量8.7m3/s、流速0.1 m/s;某城市 在岸边有污水排放口,污水排放量86400t/d ,COD浓度5 8 mg/L。河水中的COD 衰减系数K为0.5/d,求距离排污口下游5km处的COD浓度。

2、某工厂通过烟囱自平均有效源高60 m处排放的SO2量为80 g/s,有效源高处 的平均风速为6 m/s,试估算(1)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 m处地面上 的SO2浓度。(2)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 m处地面上距离(1)中的点 左边10米处的SO2浓度。(阴天条件下稳定度为D级.,下风距离500 m处的

)

2008年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生态系统 2污染物排放标准 3土地荒漠化 4清洁生产 5优先污染物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规定的固体废物管理“三化原则”是无害化、减量话和--------。

2.把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 3.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以-------为基础。

4.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就是通过食物链和--------进行的。 5.环境质量评价一般包括回顾评价、---------和预断评价三类。 6.我国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类型是----------。 7.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年召开的。

8.低位营养级生物向上一位营养级生物提供的能量,通常只有-----能为其所用。 9.城市垃圾处理方法有------、堆肥法、填埋法三种。

1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研究报告是---------。 三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得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

A.生物富集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物量金字塔 D.生物放大 2.臭氧层为什么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

A.它可以过滤掉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B.它挡住了太阳的能量 C.它帮助地球保温 D.生成氧气 3.在一定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或生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或者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最小剂量,称为(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准 D环境基础标准 4.第一个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

A.保护自然国家咨询委员会 B.绿色和平组织 C.国际自然保护同盟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5.判断水质是否受人畜粪便污染的最重要指标是( )

A.细菌总数 B.大肠菌群 C.粪大肠菌群 D.肠道致病菌 E.厌氧芽孢菌 6.粒径<=10u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 )

A.降尘 B.总悬浮颗粒物 C.可吸入颗粒物 D.烟尘 E.细颗粒物 7.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 B.地面大气中温室效应气体增加 C.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D雨雪水减少 E.绿地减少

8.有的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浓度极低且极为稳定,该污染物通过水生物摄取进入食物链系统,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 )

A.生物放大作用 B.生物富集作用 C.生物降解作用 D.生物转化作用 E.生物自净作用 9.日本骨痛病的病因主要是( )

A.当地土壤原生环境中含有大量镉 B.气型镉污染土壤和水所致 C.含镉废水污染农田而引起 D. 含镉废水污染了当地居民的水源水 E. 含镉废渣污染了土壤 1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 A.中国 B. 美国 C.日本 D.瑞典

四 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活动。 2.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第一环境问题。 3.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4.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污染物排放标准。 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二氧化碳。

五 简答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和“三河”指的是什么? 2.我国防治燃煤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3.现代化的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三类?

4.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的“三类”指的是什么? 5.请列举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的其中五个。 6.环境科学的任务包括哪些? 7.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

8.“老三项”和“新三项”环境保护制度一般指哪些制度? 六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酸雨有什么危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