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3:07: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案

各部门完成某某市某某局、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本项目中,科技信息处主要职责为: (1)负责监督、指导微信平台的开发建设。 (2)负责对微信平台进行功能测试。 (3)负责微信平台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3. 需求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微信平台是由一种在线即时沟通互动平台。系统要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业界领先的技术来开发。使整个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集中部署,保证了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微信公众平台的访问速度快,能够自动识别客户端,智能选择最佳浏览大小,使用户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操作便捷,所具有的一键分享等功能大大提高互动性,更易于链接政务机关网站、微博等其它平台。

3.1.1. 建立微信平台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微信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微信平台已成为新兴的社会信息聚合平台,政务动态、政务互动均能汇集于此,形成有别于传统社会的虚拟社会。政务机关微信平台的开通,正是将政务机关在虚拟社会中的缺席变为在场,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虚拟社会中的政务公开、服务创新和良性互动,提升政务机关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营造健康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3.1.2. 建立微信平台是紧跟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微信平台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舆论原子弹”的生产车间。当前很多重大公共舆论时间都是在微信平台上首先得到公开,并继而形成轰动全国、猛烈冲击显示社会的特级舆情时间已由“微信息”迅速生成“大舆论”。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典型代表,微信平台已经成为新兴的社会信息聚合平台。政务机关开通微信平台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

8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案

3.1.3. 建立微信平台可提高政务机关公信力

开通政务机关微信平台,是及时准确发布政务新闻、政务公开、政务事宜办理等相关信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回应普通民众关切的重要渠道;是展现政务机关公众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是掌握网上舆情动态、树立政务机关形象、提高公信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政务机关开通微信平台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来看都是可行的。

3.2. 必要性分析

3.2.1. 有助于政府抢占舆论阵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甚至颠覆了信息原有的传播模式,分散化、多渠道传播成为一大趋势,政府信息发布将可能面临移动互联网趋势下全媒体环境的挑战。如何拓展传播空间和渠道,实现从传统单一媒介平台为主向立体化多功能平台的转型,促进政务信息不断外延,是接下来政府可能面临的时代要求。政务机关建立微信平台,是做好全媒体战略布局的尝试,是扩大政务机关影响力,站稳舆论阵地的重要保障。

3.2.2. 有助于提升政务信息的辐射力

随着微信和腾讯、新浪等新闻媒体以及手机通讯录、朋友网、QQ好友(群)、位置社交(附近的人)等人际关系圈的互通,未来的微信将可能成为用户最为重要的“手中的名片集装箱”“可移动的信息中心”“有价值的沟通工具”,并由此相互链接而形成无数个密集分布的圈子网络。政务机关开通政务微信,对拓展新的政务服务方式,提高信息受众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9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案

3.2.3. 提升政务信息传送的有效性

不同于微博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微信平台的信息发布具有用户导向的精确性功能。这些信息必将比其他渠道更有个性,获得公众的认同和网络舆论的认可度也会更高。对政务机关开展线上服务,提升政务机关的公信力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平台的覆盖面广、到达率高、传播精准、新鲜感强、使用频率高,公众在微信上获取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强,政务机关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势在必行。

3.3. 系统功能指标

某某市某某局紧扣“心系政务人,沟通零距离”的宗旨,开发了某某市某某局微信公众平台。旨在为广大政务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为政务局工作人员提供方便、开放、实时的交流平台。

政务人只需打开手机微信,通过微信关注某某市某某局服务号,就可以使用政务政策法规查询、政务事务咨询、发票查询、税费计算、政务服务厅导航、投诉举报等实用功能。同时还能够通过服务号提供的接口,快速接入“政务E通”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在手机上办理更多的政务事务。

政务机关工作人员只需打开手机微信,通过微信关注某某市某某局企业号,绑定“计算机编码”与“办公系统帐号”,待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就可以使用通讯录、新闻公告、同事社区等功能。

3.3.1. 服务号功能指标

1、实现官方权威信息公布功能

将政务机关的最新通知公告、政策指南、资讯热点面向公众进行公布,让信息透明化。

2、实现在线咨询功能

提供跳转“网上咨询中心”的入口,用户留下联系方式后,可以获得需要咨询的信息;提供跳转“政务E通”APP的入口,用户安装APP后即可以实时咨

10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案

询。

3、实现政务业务办理指引功能

将政务机关的政务业务办理方法面向用户进行公布,让政务人可以获得相关业务的办理指南。同时获得发票查询、税费计算等实用工具的帮助。

4、实现政务知识的在线学习功能

将政务基本知识在平台上进行公布,缺乏经验的政务人可以在线学习。 5、实现办事机关的地图导航功能

通过手机自带的GPS,调用地图软件数据,可以显示各个区县政府机关的地图、电话和办公时间、和业务范围。并提供用户从当前位置到目标地点的乘车、驾车或步行的路线。

6、实现与其它系统的同步关联功能

与政务网站、政务E通等现有信息化平台进行同步关联,提供的数据一致,大大减少了后台维护的工作量。

3.3.2. 企业号功能指标

1、实现身份验证功能

政务机关员工关注企业号之后,需要绑定“计算机编码”与“办公系统帐号”后,才能正常使用。

2、实现通讯录功能

政务机关员工可以在线查看各个组织部门的联系电话;可以在线查看同部门与下属部门成员的姓名、电话、所属机关。

3、实现员工在线交流功能

建立同事社区,员工们可以发布话题,可以评论他人和自己的话题;同时,管理员还可以在后台操作,以企业号的名义发布新话题,引发和引导员工的交流。

4、实现在线公告通知功能

管理员在线发布政务机关内部各类公文,员工通过微信,便可以方便、快捷地接收通知公告。

11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案

3.3.3. 系统性能指标

(1)承建单位必须建立并实施完整的软件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专职的软件测试组织、人员、工具,并且在项目中能强有力的开展测试工作。

(2)应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支持存储设备容量的平滑升级。 (3)应具有良好的并发响应能力,整体响应性能在5秒以内,能满足今后的整体应用需求。

(4)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大于2000小时。

(5)应具有完备的信息安全体系,达到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标准要求。

(6)应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对数据采取集中管理和存储的模式,数据库结构设计良好,具有迅速的数据检索能力。

(7)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文本信息交换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3秒以内,采用消息中间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图片、声音信息交换响应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地图查询定位时间不超过5秒。

(8)应能适应日常业务的需求,实现“零代码”的方式进行后台管理和维护。

(9)微信平台响应速度在非硬件系统问题的情况下,数据量对微信平台响应速度的速率影响不超过20%。

(10)能够满足各类国际、国家标准的要求。

4. 项目建设方案

4.1. 总体设计原则

1、统筹规划原则

对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行统筹管理、统一规划和科学指导,切实保障项目建设成效。

2、定制式原则

为确保本微信平台上线后的运行安全,未来新功能的拓展,特别采用独立的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