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题库g七、案例分析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 19:24: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9、小凯:自我控制能力强;坚持性好;自我调节能力强,有策略。小丽:自我控制能力强;反应快,有策略。

评价:活动中反映了幼儿之间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明平时教师可能比较注重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各项能力培养,符合幼儿园区域活动组织的要求。

在小凯和小丽的之间发生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旁观为主,有必要做些记录。事后可以就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交流与引导。理由是:区域活动的特点是幼儿自主活动为主,在没有发生幼儿无法解决以及危险性事件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扮演旁观者、记录者、引导者的角色。

60、婴儿到幼儿初期,一般都由成人照顾,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而3到4岁幼儿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事事要求自己做,做不好也不接受家长意见,更不愿意让家长帮忙,经常由于家长过多干涉而引起对立情绪,烦躁、发脾气,甚至爱哭闹。这是因为 幼儿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原因。孩子从1岁多开始认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直到3岁多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因此,幼儿独立性不断增强,独立愿望逐渐强烈,愿意自己独立行动,以表现自己的意识和能力。甚至不愿 接受成人的指令而固执己见。因此,家长即时掌握幼儿心理发展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应尊重孩子合理的独立要求,或给幼儿独立自主选择的机会,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并认识自己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力量,培养自信心,这有利于独立个性的形成。

61、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1)游戏是满足儿童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

到了幼儿期,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产生了渴望参加成人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幼儿年龄小,由于受到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可能真正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幼儿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间发生了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游戏中蕴涵着大量的学习。例如,儿童在搭积木、玩沙等建筑游戏中,能够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获得初步的物理经验,认识到只有把大积木放在上面,“楼房”才能站稳。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游戏以想象为前提,同时又不断增进想象的目的性,促使它朝着创造想象的方向发展。

62、儿童的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一方面,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的生物因素。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也奠定儿童心理发

41

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的程度或水平,即生理发展。在遗传的基础上,儿童从受精卵开始要经历十多年的生理成熟过程。虽然遗传素质和遗传程序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并不由遗传绝对决定。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另一方面,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可见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缺一不可。

63、(1)听了生理医生的话,“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①幼儿期心理变化迅速;②心理学常识急需普及。

(2)让女士尴尬说明:孩子在言语发展过程中尚不能把人称代词区分开; “替小狗玩一次”说明孩子在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具有创造性。

(3)这是小孩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着急,应注意教育引导,特别是对小孩创造性,要注意保护、培养,多学习幼儿心理方面和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

64、在该案例中,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使得幼儿的游戏没有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游戏时,应该: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是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应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组织学前儿童玩不同的游戏。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该在室内和室外都都有固定的游戏场地。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游戏材料。要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充足的玩具。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成型玩具(专门化玩具)和未成型玩具(非专门化玩具)。

65、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幼儿无意注意有如下特点: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有兴趣和需要有密切联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由于大脑发育水平的限制,幼儿有意注意有如下特点:

(1)仅仅是初步发展,水平低、稳定性差,

42

(2)依赖于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由于幼儿注意有以上特点,因此,在维持孩子的注意力方面,应注意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特点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66、(1)幼儿阶段是道德感初步形成的阶段,幼儿对道德行为的认知还具有具体形象性,即对行为好坏对错的判断常常依据外显的结果而非内在的动机,流于表面而非本质。

(2)在本案例中,凯凯和小朝两位小朋友就是根据做乞丐“很舒服”“不用劳动就有钱赚”“还可以偷”等外显的结果来认定“做乞丐好”,而未认识到做乞丐的本质动机(没有本领,走投无路)以及其他内在的不良后果(被人歧视、贫穷等)。

(3)教师要帮助幼儿从本质上全面认识一种行为才能使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另外,因为幼儿道德认知的具体形象性,所以,老师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时应注意方法,单纯的说教缺乏直观形象性,不易被幼儿理解和记忆。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调查、实地观察等直观体验的方式让幼儿正确认识“做乞丐到底好不好”。

67、(1)请进来的方式,即幼儿园根据自身教育的需要利用社区资源①请社区里的人员为孩子开展活动;②利用社区的物、景和设施教育孩子;③利用社区开展的活动和日常发生的事情教育幼儿。

(2)走出去的方式,即幼儿园与社区携手,共同为社区提供便民教育和服务①建立儿童活动机构;②开展流动幼儿教育服务;③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的活动;④与社区联手,优化社区环境的活动。

68、(1)幼儿在气质、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普遍具有个体差异。气质无所谓好坏。从能力来说,幼儿在能力的类型和水平上存在普遍差异。

(2)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突出的方面。老师不能因为幼儿某些方面稍弱就否定幼儿,对幼儿失望;应该善于发现幼儿的优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教育要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69、吴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幼儿的保教活动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完成的。 (1)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操作活动的机会

本案例中,教师准备好各种材料利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对香蕉皮进行加工。锻炼了幼儿

43

亲自动手动脑的能力。吴老师在设计保教活动时遵循了教育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使幼儿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又锻炼了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2)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幼儿

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幼儿的个性为本。二是要在以幼儿为本的基础上,给予幼儿充分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幼儿,遵循幼儿的个性发展规律。本案例中,教师利用香蕉的形状、味道充分发挥了幼儿独特的想象力。 (3)公平公正地对待幼儿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尽可能地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机会,保证幼儿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本案例中,关老师针对王浩的行为进行了一次生动活泼的保教活动,尊重了幼儿的想象力,并对幼儿加以引导,改进教育教学活动。

(4)在对待师幼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欣赏幼儿 “为了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要学会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幼儿;赞赏幼儿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5)在活动中,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帮助、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幼儿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帮助幼儿营造和维持游戏的积极氛围。教师引导幼儿的活动,表现为对幼儿的启迪与激励。 70、趋势: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不断社会化。

策略:(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4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