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6:04: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9、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指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公共组织中某职务或工作的目的、职责、隶属关系、工作环境以及任职资格条件等相关信息,对该职务或工作的性质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格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的过程。
20、品位分类指的是以国家公务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并以其地位高低来分类和确定待遇。
21、职位分类指的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以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级别,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22、人才测评指的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3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福利指的是通过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发放各种补贴等方式满足本单位、本部门员工某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消费需求,并且以低费或免费形式提供。
3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机制是指依据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规范对公共部门以及公职人员从事公职管理活动的行为进行监督、监察和纠正的一系列方式、方法、手段的总称,它是一种内外结合的“他律”行为。
4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约束主要是指公共部门组织与个人的“自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科学的综合选才方法体系,它通过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的测量和评价,为人事决策提供支持信息。
23、评价中心是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员素质测评的新方法,它是应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能力、个性和情境测试对人员进行测量,并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及企业组织特性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人个性、动机和能力等较为准确的把握,做到人职匹配,确保人员达到最佳工作绩效。
24、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其操作方法是把4-8名应试人员分为一组,不指定小组负责人,考官不直接参加面试,要求应试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就给定的问题提出一个小组意见。
25、文件筐作业又称公文处理,它是一种效度高、而又能为多数参加者所接受的一种面试方法。其操作方法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备忘录、信函、报告等文字性资料,让应试者阅读完这些资料后,决定处理意见。
26、管理游戏亦称商业游戏,是评价中心常用的方法之一,以游戏或共同完成某种任务的方式,考察小组内每个被试者的管理技巧、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27、角色扮演即让候选人成对地扮演各种角色并讨论各种相关的问题,主要是用以测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评价者设置了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要求候选人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情景,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评价者通过对候选人在不同人员角色的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评其素质潜能。
2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是指以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方法为工具,通过招募、甄选、录用和评估等程序,从组织内外获取合适的人员填补职位空缺,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指为了促进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组织实际工作情况和员工发展需要,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所实施的培养和训练。
30、选任制指的是以选举的方式任用公职人员,即由法定选举人投票,经多数通过,决定公务员职务的任免。
31、委任制是指由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公务员管理权限直接委派工作人员担任一定职务的任用方式。
32、降职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33、人力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的需要、动机、欲望,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发挥潜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34、绩效是指某一组织或员工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和所取得的工作结果,对组织而言,绩效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作效率、工作数量与质量、工作效益。
35、公共部门中的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组织内部公务员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 36、360度绩效评估又称为全方位评估,它是指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包括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
37、薪酬指的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律”行为,约束就是管制,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道德、乡村民约等社会规范对行为进行管制,既包括行为人的自我管制,也包括外部的行为管制。
41、约束机制是指为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有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约束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各种形式的监督等。
42、工作培训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对公职人员所进行的训练,通过政府高层领导或公共部门中经验丰富的人员的言传身教和具体帮助 ,使新进人员、下级工作人员或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接受锻炼,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经验,增长才干。 (五)简答题:
一、公共行政人事环境对公共人事行政价值、制度的作用有哪些是什么?1、公共人事行政价值与制度都是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2、环境不仅决定了公共人事行政价值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还规定了其内在的目标、规模、结构、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3、人事行政系统中的各种要素,都要从环境中输入,没有环境所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公共人事行政价值就不能形成,人事行政制度也就不可能建立;4、公共人事行政的价值与制度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功能是什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功能是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开发、纪律与惩戒。1、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目标是预算准备和人力资源计划、在政府官员之间划分与分配工作任务(工作分析、职位分类和工作评估)、决定工作的价值(工资或薪酬)。2、人力资源获取的主要目标是招募、选录和甄补政府雇员。3、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是适应、培训、激励及评估雇员,提高其知识、技能与能力。4、纪律与惩戒的主要目标是确立、保证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期望、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建立惩戒途径与雇员申诉程序;健康、安全以及雇员宪法权力等。总的来看,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四项功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并且与外部环境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其中,人力资源规划是基础,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蓝图和基石;人力资源获取是手段,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砖石;人力资源开发是核心,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心脏;纪律与惩戒是保障,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安全阀。上述四个方面的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三、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也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人力资源的含义一般包括以下三层内涵:1.指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2.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3.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人力资源总量表现为人力资源数量与平均质量的乘积,即: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平均质量。
四、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征?1、人力资源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3、人力资源具有发展性;4、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5、人力资源具有创新性。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与人事行政管理的不同有哪些?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将组织中的人本身看作资源,强调其再生性和高增值性;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能动性;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拓展,不仅包
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
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独特性是什么?1、公共部门是一个横向部门分化,纵向层级节制的庞大的组织结构体系。任何其他形态的组织,其人事权的划分与人事管理部门的构造,都无法与公共组织人事行政机构的复杂性相比拟。2、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规制,保证他们依法合理地行使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权力。3、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具体管理中,体现出了自身的性质。如针对政府组织的工作性质与公职人员的政治要求,强化了其德才的测评、考核与培训的方法和技术;而针对公共部门产出的非量化性特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必然发展出适用于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
七、产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的原因有哪些?1、制度性损耗:人、集体进行奖励等,体现了优胜劣汰的宗旨;3、权益保障机制。《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8项权利以及申诉控告制度、聘用制公务员的人事争议制度和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保险制度;明确了不得辞退公务员的4种情形,显现了公务员权益保障的重要性;4、监督约束机制。《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9项义务、16条不得违反的纪律,规定了考核制度、惩戒制度、辞退制度、领导人员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等,作为对公务员严格监督的制度保障。
十三、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生态环境的构成有哪些?1、政治制度。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其对待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原则就会大不相同,这些均会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渗透力及影响力。2、经济与技术环境。3、市场体制的发展深化。4、劳动力的可用性。5、教育水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加大对人力的教育投资,才能使人力投资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物质成果,为国家的经制度性损耗是指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和不合理而导致的人才未尽其用的损耗现象,这种损耗是一种隐形损耗;2、人事管理的损耗:管理的损耗就是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导致没有充分调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其聪明才干;3、后续投资的损耗:由于人才知识结构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从而适应不了新技术环境下公共部门工作要求所造成的损耗,这在一定程度是由于公共部门与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对再教育再学习的投资不够而引起的。
八、发达国家公共部门人事制度具有哪些基本特点?1、政府所有行政组织系统与公务人员管理形态都以韦伯的“理想型官僚体制”为典范,管理法规齐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功能完善;2、管理的人力资源以专业性人才为主,重视启用专业人才;3、具有相应的职业保障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保障体系,便公务人员的职业稳定;4、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的制度,保证了行政工作的连续性;5、实行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选录制度,公务人员的录用与甄选以注重才能为标准;6、公务人员体制以有效的政策规划与严密的法治管理为支撑。
九、发展中国家的公共人事制度存在哪些问题?1、做官重于任事。权位取向明显,公务人员热衷于争取权势地位,却未必勇于任事;2、人情恩惠重于人事法制。重视在行政体制内编织“关系网”,亲情、朋友意识浓厚,在人事任免上注重于亲情、裙带关系,因而往往因人而异;3、身份观念重于职位观念。看重身份与品位等级,而且身份与品位与工作能力和绩效在取向上不一致;4、公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各级行政组织中多缺乏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5、政治因素影响浓厚。政党政治、政治特权、政治活动等因素对公共人事制度的介入和干预程度较高。
十、欠发展国家人事制度具有哪些特征?1、传统的族群酋长权威与现代的功绩制观念相背离;2、政局不稳,动乱频生,行政体制在政治动荡的局面下毫无行政效能可言;3、其制度构架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离韦伯所说的“理想型官僚体制”相距甚远;4、极端缺乏各类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
十一、各国公共人事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向是什么?1、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2、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各国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别只在于其在这条发展道路上的位置不同而已;3、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专业化的要求日趋强烈,尤其是对科技专才的需求,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关键之所在;4、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十二、《国家公务员法》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超越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基本内容上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较,《公务员法》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四个机制:1、新陈代谢机制。《公务员法》从公务员队伍的“进口”到“出口”都作出了规定。“进口”严格,“出口”畅通,做到能进能出;2、竞争择优机制。《公务员法》规定录用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职务晋升有严格程序;机关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实行竞争上岗,部分职务可以在社会上公开选拔;对考核不称职的要降职;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个济和发展做出贡献。6、人口多样性。人口的多样性也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外生环境之一,并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产生直接影响。
十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有哪些?1、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2、人力资源政策体制建设环境还不完善;3、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滞后;4、劳动力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十五、如何理解人力资本的涵义?1、人力资本不是指人本身或人口群体本身,而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人口群体所具有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2、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能力。3、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并非与身俱来,而是后天靠投入一定的成本而获得的。
十六、人力资本的性质是什么?人力资本的性质可以从其与物质资本及其他形式资本统一性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本的生产性。人力资本的生产性是人力资本最本质的性质。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的重要性更加显著。2、人力资本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一方面是由于无论是在何等优越的条件下,一个人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及其维持的实践终究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存量的增加投入劳动、时间和金钱等稀缺性资源。所以存量水平越高的人力资本,其稀缺性也就越大。3、人力资本的可变性。一个人或者一个人口群体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存量水平或价值可能会增加,也可能消耗、闲置和贬值。因此,在人力资本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进行维护,使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发挥正常的生产功能。4、人力资本的功利性。人力资本是其所有者用来谋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一个人之所以愿意牺牲或放弃眼前的利益和满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是为了在将来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满足。
十七、人力资本具有哪些特点?1、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不能够直接转让和买卖,只能被出租,或转让使用权;2、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都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受其个人偏好的影响;3、一个人可能拥有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但其总量是相当有限的,同时一个人所具有的非互补的人力资本也不能同时使用;4、人力资本的形成一般是在消费领域,当然有时也在生产领域;5、人力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而且还是一种涵义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 十八、如何评价人力资本理论?1、人力资本拓展了“资本”的内涵,但也导致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混乱,为后来者将其与资本混淆埋下了伏笔;2、作为一个理论的基石性概念,人力资本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3、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测量乃是今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4、人力资本与知识、分工、专业化、知识资本等经济范畴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逻辑体系;最后,重知识,轻技能。将“知识”与“技能”绝然分开,在逻辑上是明显错误的。 十九、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不同之处是什么?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社会延展性。这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最重要的特征。它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以社会资本为中介的。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育公共部门与社会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成本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在产权上不十分明晰,在成本上具有差异,一方面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权和成本与公共部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是通过个人的自身努力和投资形成的,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私人性质。3、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绩效测定的困难性。因为:(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出大部分是非物质的;(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出具有外部性;(3)缺时能及时获得所需数量和质量的人员,这就是人员补充规划。3、培训开发规划。公共组织通过培训开发一方面可以使组织成员更好地适应正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和能力,也为组织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职位储备必要的后备人才。4、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有两个层次,即个人层次的职业规划和组织层次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在现代公共组织人力资源规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5、人员使用规划。人力资源使用规划就是通过优化部门编制和人力资源结构,进行人员的职务轮换,从而发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产出是延迟的,只有在一定时期之后才能显现出来。因此,经济学家称其为“非市场产出”。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收入与贡献难以对等性。其贡献无法用劳动边际生产率或生产要素贡献率确定。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只是其所付出成本的一种补偿,按照其贡献支付应得到的收益是相当难以测定的。5、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市场交易不充分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承载着合法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人力资本,这使其发展成本与自身私人投资成本出现差异。所以,在市场交易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受到更大的限制。
二十、如何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这个定义主要强调以下四点: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基础的,是为实现公共组织战略目标服务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整个公共组织战略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不只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公共组织的重要工作。当组织战略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规划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要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以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适应性和科学性。公共部门未来的外部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需要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将复杂多变的环境纳入组织的考虑范围之内,增强环境的可预期性和可把握性,使组织能够尽快地学习和对环境做出反应,不断扩大组织竞争优势。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制定行动方针的过程。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静态的工作指南,也是动态的制定工作指南的过程。公共部门在对环境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方案,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条件下保持内在的一致和外在的高效。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力资源规划为公共部门实施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规划的实施情况来修正人力资源规划。 二十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是什么1、维持政治稳定;2、促进行政发展;3、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4、实现人事管理技术科学化;5、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二十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是什么? 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从整个公共组织系统和公职人员队伍出发,在分析政府机构和预算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时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和总预算的安排,以求公共组织的职位与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在总量上达到基本均衡。这一规划具有战略性指导性,是公共组织自身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是连接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人力资源具体活动的桥梁。2、业务规划。业务规划是指公共组织根据其工作岗位的需要、部门预算情况及其发展方向,在工作描述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组织在一个时期或一个财政年度内,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制定出人力资源获取、分析、晋升、教育培训、考核评估、工资保险福利、劳动关系、退休等方面的工作计划。这些计划是宏观人力资源规划的展开和具体化,每一项业务计划都由目标、任务、政策、步骤及预算等部门构成。
二十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业务规划包括哪几种类型?1、晋升规划。是根据公共部门人员分布状况和层级结构,拟定人员的提升政策。2、人员补充规划。因公共部门会有人员退休、离职等,组织会出现职位空缺,这就要制定相关政策,保证在出现职位空现各个人员的特长,并安排到合适岗位,使得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促进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用。6、绩效评估及激励规划。公共组织要制定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实行业绩导向,奖勤罚懒,奖优汰劣,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其潜能,改善组织绩效。7、退休及解聘规划。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必须制定合适的退休政策、解聘程序,确定安置费用标准等,此即为退休及解聘规划的内容。
二十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什么?确立目标。收集信息。进行供给和需求预测。制定并实施规划。评估和反馈。 二十五、在运用德尔菲法进行预测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挑选的专家应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性;2、在进行预测之前,首先应取得参加者的支持,确保他们能认真地进行每一次预测,以提高预测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向组织高层说明预测的意义和作用,取得决策层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支持;3、问题表设计应该措辞准确,不能引起歧义,征询的问题一次不宜太多,不要问那些与预测目的无关的问题,列入征询的问题不应相互包含;所提的问题应是所有专家都能答复的问题,而且应尽可能保证所有专家都能从同一角度去理解;4、进行统计分析时,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问题,对于不同专家的权威性应给予不同权数而不是一概而论;5、提供给专家的信息应该尽可能的充分,以便其作出判断;6、只要求专家作出粗略的数字估计,而不要求十分精确。 二十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因是什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1)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2)社会关系的需求;(3)发展的需求;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外在要求:(1)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公共部门改革的要求;(3)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十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有哪些?1、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公共部门通过有计划的人员流动,可以使公职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丰富管理经验和知识,增长阅历和才干,达到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人员流动,可以从其他组织向公共部门输送新鲜血液,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激发公职人员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学习,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从而防止公共部门及公职人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封闭僵化的现象,保持和发展整个公职系统的朝气和活力,实现稳定与流动、维持与发展之间的平衡。2、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公共组织绩效不仅取决于公职人员的个体素质和能力,而且取决于整个公职人员的结构。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的年龄、性别、知识、专业、能力、职级等之间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比例,这样才能使大家各尽所能,发挥群体的最优效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可以优化人才配置,实现适才适用,提高组织效益。3、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在公职系统中,存在着一些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能力不足或才能难以发挥的现象。这些公职人员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或不能运用他们的特长,为组织和社会公众服务;或不能胜任组织安排他们的任务。人与事不匹配,既影响工作的有效完成,也影响个人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封闭的系统只能维持这种职位配置的不当,而建立流动机制能够在实践中适时调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实现人事相宜,适才适用,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4、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合理的人员流动,既可以使组织维持正常的、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使公职人员摆脱关系网的羁绊,廉洁奉公,公正执法,自觉维持公众的利益。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还有利于解决公职人员的实际生活困难,如长期两地分居、上班路途遥远等,体现组织对公职人员的关心和爱护,具有稳定公职人员队伍的作用。
二十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则有哪些?1、用人所长的
原则。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重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过去我国对人力资源进行统一计划调配的管理方式,对于保证新开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项目等对人才的需要、对于稳定人才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相当程度上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源市场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人才运行规律而建立的,它以市场为取向,将人力资源推向市场,引导人力资源和用人单位行使自主选择权,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调配功能是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功能。2、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大大缓解了我国在人才流动问题上的矛盾,为人才选择单人才缺乏与人才积压并存的现象。因此在人员流动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人力资源的特点和特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2、人事相宜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要合理处理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为处理好人与工作的关系,必须详细了解不同岗位、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对人员资格条件的要求。同时要尽可能全面了解公职人员与工作有关的个人信息,如能力、受教育程度、性格、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以谋求人与事的科学结合。为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要分析员工群体的结构是否合理,彼此的性格、年龄、能力等要素是否匹配,是否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人力资源流动实现优化组合,促进组织内形成良好的人群关系,提高工作效率。3、依法流动的原则。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特别是政府机关人力资源的流动,必须按照法定的条件、程序进行。如流动的人员必须符合拟任职位的资格条件;符合编制员额的条件;符合流动的程序规定。只有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流动,才能较好地防范流动中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不正之风的出现,真正保证有能力的人员被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去。4、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必须有一个基本条件,即劳动者个人能根据自身条件及外部环境决定流动去向。在人员流动中坚持个人自主原则,就是允许人员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组织和岗位,组织要尊重个人选择,照顾和保护公职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理要求。同时,由于公共部门的特性,公职人员有义务服从组织因工作需要而做出的流动安排,并按规定的期限到职就任,不得拖延或拒不服从安排。
二十九、调入的条件有哪些?1.机关以外的人员调入机关任职,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位空缺。2.必须具备取得公务员身份的基本条件。3.必须符合拟任职位所要求的条件与资格。4.要对调入人选进行严格考察,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必要时不要对调任人选进行考试。
三十、转任具有哪些特点?1、转任是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转任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公务员无论跨地区、跨部门还是跨职业,都可通过转任途径得到交流。2、转任不涉及公务员身份问题。转任中只是改变公务员隶属关系和服务机构,而不会改变公务员身份。3、转任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一般也不会降低转任者的级别和工资待遇。
三十一、人力资源市场对人力资源流动的作用是什么?1、人力资源市场构成人力资源流动基本渠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人才流动的场所,它成为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渠道。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搜寻合适的人才,人才个人通过市场选择合适的岗位。离开了市场这一交流平台,人力资源的流动很难实现。2、人力资源市场改变人力资源流动的方式。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作用的发挥,是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地位平等为前提条件的,劳动者个人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要服务的组织,而组织也可按照自身工作需要决定雇佣人选,这种交换关系是通过签订契约的形式来实现的,流动方式更趋于自愿和平等。3、人力资源市场扩大人力资源流动的范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的平等和自身不断扩张,地区性、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使人力资源流动的范围更广,人力资源流动已成为一种经常性、大规模的社会现象。4、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流动的效益。由于依靠人力资源市场的人力资源流动一定程度上奠基于个人和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一般来说,双方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所长、所短、所需,并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选择,这样既利于发挥个人的长处,也利于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做到适才适用。无论从个人、组织,还是从整个社会来看,市场竞争机制更能发挥人力资源这一稀缺资源的效益。
三十二、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有哪些? 1、调配功能。人力资位和职业、单位选择人才提供了方便。同时,人力资源市场还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分门别类地收集、储存各类流动人员和用人单位人才供求信息,建立人才数据库和各类人才的人事档案,形成大容量、多层次、多功能的人才供求信息网络。通过开放人力资源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供求双方在人才市场实现了有机的结合。 3、教育培训功能。人力资源市场不仅为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供了方便,而且可为人力资源的再就业提供便利。人力资源市场根据供需双方情况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对整个社会人才教育培养提供市场导向,使待业、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工作业务或技能的转向。人力资源市场还可通过人才的需求信息,为失业者、落聘者、知识老化者举办各种社会急需人才的培训教育,开办各种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培训班,使他们尽快通过培训成为有用的人才。 4、管理功能。人力资源市场可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综合协调市场行为,规划预测人才流向,保护用人单位和个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引导人力资源市场健康发展,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同时,通过维护市场竞争,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克服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行为。
三十三、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么?一般来讲,工作分析应遵循以下程序来进行:1.合理确定工作分析信息的目的。2.科学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3.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进行分析。4.收集工作分析信息。5.让工作相关者审查和认可所收集到的信息。6.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书。
三十四、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1、访谈法。访谈法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资料搜集的方法,访谈者通过与工作承担者面对面的交流来收集有关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环境、任职条件等方面的信息。2、问卷法。问卷法是指通过让员工填写问卷来收集其工作中所包括的工作任务及职责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它通过员工对各种工作行为、工作特征出现的频数、重要性、难易程度及与整个工作的关系等特点进行回答,根据其回答结果进行描述和分级,进而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获得有关工作特性或任职者特点方面的信息。3、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指在工作现场,充分运用感觉器官或其他工具观察任职者的工作过程、工作行为、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并用文字或图表形式记录下来以收集任职者工作信息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4、工作实践法。工作实践法,也称参与法,指通过亲身参与到工作中,深入细致地了解并搜集工作目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等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5、工作日志法。工作日志法就是要求从事工作的员工每天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所进行的工作活动,即将自己所从事的每一项活动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6、功能性工作分析法。功能性工作分析法指以人、物、信息之间相互关系为基础,对该工作的功能特点进行分析来获取工作资料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三十五、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1、工作标识:工作标识部分通常包括的信息有:工作名称、工作代码、所属部门、直接主管的工作名称、工作的工资等级和工资范围、编写人、编写日期和审批人。2、工作目的:这部分主要描述该工作的总体性质,要求运用简短而精确的陈述说明该工作在组织中的主要功能或主要活动。忌笼统描述,如”执行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以避免成为逃避责任的托辞。3、工作职责:这部分通常以分条记载的形式详细罗列出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每一种工作的主要职责都应当列举出来,并用一到两句话分别对每一项任务加以描述 4、工作权限:这部分界定工作承担者的权限范围,包括决策权限、对其他人实施监督的权限以及经费预算的权限等。5、绩效标准:有些工作说明书中还包括一部分有关工作绩效标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说明员工在完成每一项任务时所应达到的标准。6、工作环境:这部分列明执行工作任务时的一般工作条件,包括使用工具、办公设备和机器设备、温度、噪音水平、危害条件等。 三十六、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应该遵循哪些准则? 1、
清楚。工作描述应清楚地说明该工作的具体情况,包括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不能与其他的工作混淆不清。2、准确。工作描述应当全面、真实地反映工作的实际状况,使任职者完全根据工作说明书就能够准确地把握工作的基本要求。3、专门化。编写工作说明书要选用专门化的词汇来表示工作种类、复杂程度、技能要求程度、任职者对工作所负责任大小等信息。对工作目的和工作职责的陈述多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汇,如分析、搜集、召集、计划、引导、维持、监督等。 三十七、品位分类的优缺点各是什么1、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1)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人事机构调整公务员的职务,所采用的级别随人走,免除了因职务变动和另有任命所带来的不安全感,能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2)它是建立在公务员应该是具有多面的知识的通才,而不需要很专门的知识这一认识基础上的,互相的比较,凡程度相当的各职系的职级,列入同一职等。4、职位归级。职位归级就是依据一定的程序,将各机关的职位,根据职系说明书的说明确定职位所属职系,再根据职级规范确定职位所属职级等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将职位归于适当的职级。职位归级后,职位现任工作人员在人事行政是就要依据所归职级职等支薪;从这时起,职位分类就直接与工作人员发生关系。 四十、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哪些特点?1.经济高效。2.测评面宽。3.误差易控。4.督导力强。
四十一、面试具有哪些特点?1.测评的素质更全面。2.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3.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4.测评手段的灵活性与针对性。5.主观性强。
四十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的意义是什么?1、人力资源获取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组织人才输入和引进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2、人力资源获取工作有助于塑造和推广组织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3)注重按行政首长和上级主管的意图行事,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工作任务特别是临时性的任务指派也容易。2、品位分类制度的缺点是:(1)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现有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查分析,因人设岗,容易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浮于事局面;(2)在人事管理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3)过分重视学历、资历、身份等静态因素,不利于学历低、资历强但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近年来英国对品位制度作了较大改进,表现了向专业分工和职业分类方向发展的趋势。英国现行的分类管理制度是在品位分类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职位分类的精神建立起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相结合的分类制度。
三十八、职位分类的优缺点各是什么?1、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1)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2)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3)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4)可以做到职责分明,减少不必要的推诿纠纷,有利于获得职位的最佳人选,解决机构重叠、层次过多、授权不清、人浮于事等问题,提高组织机构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使组织机构经常处于合理高效的状态。
2、职位分类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在适用范围上,职位分类较适用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和职位,而对高级行政职位、机密性职位,临时性职位和通用性较强的职位,则不太适用;(2)实施职位分类的程序繁琐复杂,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参予,否则难以达到科学和准确地步;(3)职位分类重事不重人,强调“职位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严格限制了每个职位的工作数量、质量、责任,严格规定了人员的升迁调转途径,有碍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个人积极性不容易得到充分发挥;(4)职位分类在考核方面过于注重公开化和量化指标,使人感到繁琐、死板、不易推行。
三十九、公务员职位分类的程序是什么?1、职位调查。职位调查是人事管理部门调查、收集有关职位的各种资料的过程,以作为办理职位分类的根据。职位调查是职位分类的事实基础。职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职位的工作性质及特点;(2)工作目的和工作范围;(3)职位的职务和责任;(4)为完成职位工作所必要的任职资格和条件的资料;(5)有关领导对该职位的叙述和认定;(6)有关职位调查的其他资料。职位调查完结之后要进行调查资料的审核和整理。在职位调查、资料审核和整理完成之后,应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每一职位的职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职位名称、只为编号、工作项目、工作描述、所需知识和能力、转化和升迁范围、工作标准。2、职位分析。职位分析是对职位调查结果的分析。分为两步:(1)统计分析。即对职位的是数量、类别等进行分析。(2)理论分析。即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对职位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进行系统的分析。职位分析的目的是在职位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全面地客观的、科学的了解职位工作的全部内容。 3、职位评价。职位评价是在职位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基本分类的比较,对职位进行区分职系、划定职级的过程。职位评价的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区分职系。区分职系就是区分职位的性质。区分职级。职级列等。职级列等是指将各职系的职级,就其职责程度的高低做形象;3、人力资源获取工作的有效性影响组织人员的流动率;4、人力资源获取工作的质量影响到人事管理费用。
四十三、培训和常规教育有哪些区别?1、从培训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属于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继续教育。对于公职人员是终身的和不断进行的过程,是一个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它伴随着公职人员职业生涯的始终,成为常规教育的发展和延续。人们在小学、中学以至大学所受的教育,则是第一教育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一般的知识和技能。2、从培训的目的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以任职人员为主要对象、以工作为中心的定向培训。其目的是使受训者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从而使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式。而学校常规教育则是以一般人为对象,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各个方面的素质。3、从培训的内容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多元化培训和针对性培训的统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的教育训练活动,它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涵盖所有文化、管理和科学知识。同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职业培训中,在向受训者传授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时,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以部门的工作需要为着眼点,还要考虑接受培训者自身职业发展的特点,等等。而常规教育则是为新生一代未来进人社会生生活所进行的基本素质上的准备,从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人手,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的、综合的、通用的教育,以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4、从培训的形式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不像学校常规教育那样整齐划一。它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培训的时间可长可短,既可以进行定期培训,也可以进行不定期培训:既可以采取脱产培训,又可以进行在职培训;既可以进行部内培训和部际培训,又可以在部外采取委托培训的方式。在培训的方法上,既可以迸行课堂讲授,又可以采取研讨、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等手段,伸缩性较强。
四十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作用是什么?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提高公职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怔。公职人员在进人公共部门之前已经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进人公共部门后,还需通过实际工作和进一步的培训去发展和提高。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公职人员所涉及的业务内容和处理方法也处在不断更新和变化之中。一些新的理论和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公共管理中。这些迁给公职人员提出了挑战,要求他们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快速的学习,运用新的方法从事公共管理活动,以跟上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潮流。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充分开发人才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公职人员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台阶。人的品德、智力、知识、技能和体力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掘的潜力,培训便是发掘人的潜能和塑造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公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有助于开阔其视野,提高其工作情趣,激励其进取精神,提高其领导、计划与协调能力,从而为公职人员职务的晋升和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是公共部门管理职能调整和转变的要求。21世纪以未,各国政府的职能不断扩大,政府的活动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政府管理的主体,政府的公职人员承担着繁重的管理职责。为此,及时对公职人员进行培训,使之认清形势,做到称职合格,便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