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9 9:1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课时课题:鼻子出血怎么样
教学目标:知道鼻子出血的原因,初步掌握预防鼻子出血及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鼻子出血的原因,初步掌握预防鼻子出血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教具准备:消毒纱布、药棉、眼药膏、滴鼻净药水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会引起鼻子出血?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鼻子出血后用什么方法将血止住?
讨论后教师示范:(1)仰头或半卧在床上(或地上)(2)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稍靠上一点的 地方。(3)用消毒纱布条、清洁布条或药棉卷成卷,旋转塞进鼻腔里。 (4)将冷毛巾敷在前额、鼻部和鼻子出血一侧颈部。 3、学生模仿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操作。 4、师生评点,教师指导,学生观察。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预防鼻子出血。
教师小结:不用手乱挖鼻子;不用力擤鼻涕;避免碰撞鼻部等。
课后小结: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形象的学会了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课题: 保护鼻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鼻子,初步认识鼻子的作用。
2、使学生了解鼻毛、鼻粘膜的功能。
3、提倡科学用鼻、护鼻,教会学生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养成正确用鼻、护鼻的习惯。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醋、酒精。学生准备:小镜子、棉签、醋。 教学重难点:正确用鼻、护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指导认识鼻子外观。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二、引导观察
1、引导学生认识鼻子的外部构造,体会作用。
1
(1)了解鼻孔和鼻毛
提问:鼻孔有几个?里面有什么? 讨论,交流。
(2)认识鼻字和鼻毛的作用。
思考:①人为什么要长鼻子?(捏住鼻子做实验)。
②你怎么知道呼吸需要鼻子的?实验时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鼻子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
(3)谁知道鼻毛有什么作用吗? (4)讨论,交流。 2、怎样保护鼻子。
如果鼻子生了病会怎样呢?(学生会答)
三、小结:鼻子是呼吸器官,是呼吸的主要通道。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四、作业。
第三课时课题: 预防近视
教学目标: 1、说明眼睛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
2、掌握预防近视的方法,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
教具准备: 挂图、人眼球模型 教学重难点:近视的预防及危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坏了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2、 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板书课题:2、预防近视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
(1)教师:预防近视首先要了解人的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
出示:人眼球模型。认识晶状体的成像原因。(学生观察)教师介绍晶状体上长有肌肉。 (2)了解近视眼的形成
如果长期看近处的物体,对晶状体上的肌肉有什么影响?长期以往,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启发、补充。) 2、区别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
3、小结:真性近视是在假性近视的基础上形成的必须注重假性近视的治疗。如果的了真性近视就只有戴眼镜了。不戴眼镜尽是就会更加厉害。 4、预防近视。
师:眼睛近视很不方便,我们应该积极预防近视。应该怎样预防近视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三、作业。
第四课时课题: 传染病是怎样预防的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传染病。了解传染病传播的四条基本途径。
2、教育学生注意预防传染病,加强锻炼,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教具准备: 传染病传播途径挂图
教学重难点:什么是传染病?怎样养成预防的习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问得过传染病的学生,说一说当时的得什么病。,怎么会生这种病的。)这些病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讨论,交流)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这些因传染而生的病叫传染病。(板书课题:4、传染病是怎样预防的) 二、呈现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传染病。
a) 传染病时有什么传染的?(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b) 传染病的病菌、病毒传染给了谁? 2、介绍传染病的四条传播途径
3
出示:传染病传播途径挂图。问:你们知道传染病传播病菌、病毒有哪四条传播途径?(学生回答,交流) 3、怎样预防传染病。
师: 传染病的传播主要有,动物传播,空气传播,饮食,接触传播四条途径,只要阻断传播途径,健康人就不会被传染。怎样阻断传播途径呢?(学生回答) 三、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四、号召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阻断传播途径,增强体质,讲究卫生,大家都可以少得甚至不得传染病。
第五课时课题: 我们应该吃什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吃”对人体及健康的重要。
2、了解一些食品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3、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不吃有害食物。
教具准备: 营养均衡进食的挂图
教学重难点:选择健康的食品,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今天我们研究吃的问题。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板书课题:我们应该吃什么 二、呈现新课。 1、倡导合理地吃。
(1)你们会吃吗?(会。)老师不是问会不会吃饭,而是问会不会科学合理的吃饭。 (2)出示挂图,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讨论交流:怎样科学合理的吃饭?(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2、介绍某些食品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记住一些不宜吃的食品。) 3、懂得吃火锅的危害和注意事项。
师:除了以上一些食品不宜吃以外,有的吃的形式也不宜采用,火锅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什么呢?(学生讨论,交流)
4
小结:火锅危害很大。即使真正想吃,要注意生、熟要分开,肉类要在滚烫里煮10分钟以上。火锅汤不能喝,会导致癌症。 三、教师总结
我们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危害身体的毒素很容易被我们吸收,在我们身体里聚集下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吃“好”,健康的吃! 四、作业。
第六课时课题: 空气与健康
教学目标:知道空气是维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懂得为保障人体健康,减少疾病,多吸收新鲜空气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懂得人吸收新鲜空气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人们呼吸的知识 教具准备:人体呼吸系统挂图一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挂图,讲解:空气的组成,空气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人们的呼吸等问题。 2、启发学生说说城乡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污染, 3、看挂图,进一步讲解注意呼吸过程的卫生。
4、教师总结本课要点:强调要多吸收新鲜空气,保障人体健康。 5、作业:回家做空气与小动物生存关系的小实验。
课后小结:讲解时要充分利用图片,语言要准确,要点要明确这样学生才能学的好。
第七课时课题:骨折后应怎样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骨折的定义2、初步掌握骨折病人的简单处理。3、学会骨折紧急处理。 教学重点:了解骨折的定义初,步掌握骨折病人的简单处理。 教学难点: 学会骨折紧急处理。 教具准备:骨折模型、绷带、竹片或树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骨折的定义:意外伤害面致骨折,出现局部疼痛、畸形、功能
2、初障碍等情况。有的骨折外观无创口,称为闭合性骨折。同时存在有创口的骨折,称为开放性骨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