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6:38: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糖基化的机制
(1) Asn;N-连接; (2) 寡糖链已预先合成;
(3) 以焦磷酸键连在跨膜的磷酸多萜醇上;
(4) 新生肽链一旦出现Asn残基,糖基转移酶以焦磷酸键的能量将寡糖链从磷酸多萜醇上转移至多肽链的Asn残基上;
2) 添加的寡糖链特点:寡糖链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核心区,该区在各种寡糖链中均是相同的, 且与天冬酰胺
残基直接相连的第一个糖总是N-乙酰葡萄糖胺;另一部分称为末端区,该区在各种寡糖链中是不同的; 11. 在高尔基复合体上所进行的糖基化与内质网有何不同?
1) 不同:在糙面内质网上进行的糖基化修饰大多为N-连接的糖基化,寡糖链与天冬酰胺的氨基基团相连,在内质网上添加上的寡糖链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核心区,该区在各种寡糖链中均是相同的, 且与天冬酰胺残基直接相连的第一个糖总是N-乙酰葡萄糖胺;另一部分称为末端区,该区在各种寡糖链中是不同的。在高尔基复合体上进行的糖基化主要是O-连接的糖基化,寡糖链与丝氨酸、苏氨酸和羟赖氨酸的羟基基团相连,加工修饰只发生在寡糖链的末端区,核心区保持不变。
12. 高尔基复合体在蛋白质的加工、分拣、膜泡运输和膜转化中各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其间的关系又如何? 1) 高尔基复合体是蛋白质的加工、分拣的细胞器之一,与内膜系统的其它成分共同参与了膜泡运输和膜转化。 2)内质网的特定区域形成的有被小泡,将所合成的正确折叠和正确组装的蛋白质运往高尔基复合体进行加工、修饰,根据蛋白质所带有的分拣信号,反面高尔基网络对蛋白质分拣,将不同命运的蛋白质分拣开来,并经膜泡运输将其运输至其靶部位。在膜泡运输过程中完成了膜的转化。
13. 高尔基复合体各部囊泡在组化反应上的差异,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与其生物学功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1) 利用专一性标记酶和组织化学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尔基池中含有许多加工寡糖链的酶, 包括甘露糖转移酶、N-乙酰半乳糖转移酶、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岩藻糖转移酶、半乳糖转移酶以及唾液酸转移酶;处于不同部位的高尔基池所含有的糖基转移酶的种类不同:
(1) 形成面的池含有使甘露糖和N-乙酰半乳糖糖基化酶, (2) 中部区域的池含有向寡糖链上转接N-乙酰葡萄糖胺的酶,
(3) 成熟面的池则含有向寡糖链上移接唾液酸、半乳糖和岩藻糖的酶。
2) 这些糖基转移酶的作用是把寡糖转移到蛋白质上,形成糖蛋白,从而可以看出,高尔基复合体的各部囊泡在功能上高度分区化, 处于不同部位的高尔基囊泡所含有的加工寡糖链的糖基转移酶的种类不同,因此,从形成面到成熟面的囊泡是按照一定顺序对寡糖链进行加工的。先参与对寡糖链加工的酶位置偏向于顺面,而后参与加工的酶偏向于反面。这种顺序性加工可能有利于糖蛋白的分拣,从而使高尔基复合体能对不同的糖蛋白进行分别包装,使其具有不同的命运。
14、溶酶体是怎样发生的?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1)发生途径:
溶酶体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在rER) 高尔基体cis膜囊寡糖链上的甘
露糖残基磷酸化
N-乙酰葡萄糖胺磷酸转移酶 磷酸葡萄糖苷酶 M6P 磷酸化识别信号:信号斑
高尔基体trans-膜囊和TGN膜(M6P受体)
溶酶体酶分选与局部浓缩
以出芽的方式转运到前溶酶体
- 11 -
2)基本功能
⑴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防御功能(病原体感染刺激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而吞噬、消化)
⑵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
⑶分泌腺细胞中,溶酶体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 ⑷参与清除赘生组织或退行性变化的细胞;
⑸受精过程中的精子的顶体(acrosome)反应。
15、溶酶体一旦发生异常,会引起什么样的疾病?各对机体又有什么影响呢?
1) 贮积病: 溶酶体酶缺失和异常时,某些物质不能被消化降解, 而遗留在溶酶体内, 便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功能, 引发疾病(贮积病),甚至导致机体的死亡
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该种病人的溶酶体膜的脆性增加,溶酶体酶被释放到关节处的细胞间质中,使骨组织受到侵蚀,引起炎症。
16、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有哪些区别?怎样理解过氧化物酶体是异质性的细胞器?
1)区别:过氧化物酶体和初级溶酶体的形态与大小类似,但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尿酸氧化酶等常形成晶格状结构,可作为电镜下识别的主要特征。
2)异质性:在不同生物细胞中以及单细胞生物的不同个体中的溶酶体,所含酶的种类及其行使的功能都有所不同,因此说过氧化物酶体是异质性的细胞器。 16、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是什么? 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
1) 是细胞内糖、脂和氮的重要代谢部位。
2) 参与了长链脂肪酸的降解,乙醚磷脂和胆汁酸的生物合成,胆固醇、多胺、草酸盐、植烷酸、二羧酸以及几种药物等的代谢转换。
3) 在植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是乙醇酸氧化的场所。 17、微体(过氧化物酶体)与溶酶体有何异同点? 异同点:
(1) 相同点:由一层单位膜膜包围;为一类异质性细胞器。 (2) 不同点: 特 征 形态大小 酶的种类 pH 值 需氧与否 功 能 发 生 识别的标 志 酶 溶 酶 体 直径0.2~0.5μm, 无酶晶体 酸性水解酶 ~5 不需要 细胞内消化 酶在RER上合成,经高尔基复合体出芽形成 酸性水解酶 微 体(过氧化物酶体) 直径0.15~0.25μm, 有酶晶体 氧化酶类 ~7 需要 主要与糖异生有关 酶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经分裂和组装形成 过氧化氢酶 18、何谓蛋白质的分选?已知膜泡运输有哪几种类型及其特点?
1)蛋白质分选概念: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开始合成,在细胞质基质中或运至糙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然后通过不同途径转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分选或定向运转。 2)膜泡运输的类型及其特点:
⑴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的运输,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向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从TGN区出芽并由网格蛋白包被形成转运泡。
⑵COPⅡ有被小泡的运输,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由5种蛋白亚基组成的蛋白包被COPⅡ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选择性体现在a. COPⅡ小泡能识别并结合跨膜内质网胞质面一端的信号序列;b. 跨膜内质网蛋白的一端作为受体与ER腔的可溶性蛋白结合。
⑶COPⅠ有被小泡的运输,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逃逸的内质网蛋白的回收是通过回收信号介导的特异性受体完成,这类受体能以COPⅠ有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分子,并将其回收到内质网。 19、怎样理解细胞结构装配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结构装配的方式:自我装配(self-assembly)、协助装配(aided-assembly)、直接装配(direct-assembly)、
- 12 -
复合物与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生物学意义:
1)减少和校正蛋白质合成中出现错误; 2)可大大减少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信息量;
3)通过装配与去装配更容易调节与控制多种生物学过程。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s)概念: 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
第七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1、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高效的产生ATP的精密装置。尽管它们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而且以类似的方式合成ATP。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者,也是细胞内能量的获得、转换、储存和利用等环节的联系纽带。
2、线粒体的各部分结构分别与哪些代谢反应有关?
1) 内膜
(1) 细胞凋亡:线粒体作为起始的主开关,可以开启内膜上的非特异性通道-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tPTP)
(2)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的酶存在于内膜中;
2) 基质
(1) 三羧酸循环:参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和丙酮酸氧化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 (2) 储积钙离子:基质中的致密颗粒状物质与储积Ca2+有关
(3) 细胞凋亡:在线粒体膜间隙中鉴定出了多种死亡促进因子,包括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和被称为切冬酶的潜伏蛋白酶。
3、试比较线粒体与叶绿体在基本结构方面的异同。
1)基本结构的相同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常因细胞种类、生理功能及生理状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两者均具有封闭的两层单位膜,内膜向内折叠,并演化为极大扩增的内膜特化结构系统。 2)不同点:
线粒体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通透性较高;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叠形成嵴(cris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
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子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膜上。
4、如何测定线粒体的呼吸链各组分在内膜上的排列分布?
利用氧化还原电位的高低测试呼吸链中各组分在内膜上的排列顺序和方向。即各组分在内膜呼吸链上的顺序与其得失电子的趋势有关,电子总是从低氧化还原电位向高氧化还原电位流动。氧化还原电位值愈低的组分供电子的倾向愈大,愈易成为还原剂而处于传递链的前面。在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是按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向高传递。NAD/NADH的氧化还原电位值最低(E0=-0.32V),O2/H2O的氧化还原电位值最高(E0=+0.82V)。 5、RuBP羧化酶有何功能?它是有哪些亚基组成的?各有何基因组编码?
功能:核酮糖-1,5-二磷酸(RuBP)是光合作用中一个起重要作用的酶系统,是叶绿体卡尔文循环羧化阶段中CO2的接受体,在RuBP羧化酶的催化下,CO2与RuBP反应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PGA)。
组成亚基:RuBP羧化酶有8个大亚基和8个小亚基组成,其中每个大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103,小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103。酶的活性中心位于大亚基上,小亚基只具有调节功能。
编码基因组:RuBP羧化酶的大亚基是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在基质中合成。而小亚基则是由核基因组编码,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 13 -
+
6、试比较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P232)
1)相同点: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与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中,⑴需要完整的膜;⑵ATP的形成都是由H+移动所推动;⑶叶绿体的CF1因子与线粒体的F1因子都具有催化ADP和Pi形成ATP的作用。 2)不同点:
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是在内膜上进行的一个形成ATP的过程。它是在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NADH被氧化产生3个ATP分子,而每一FADH2被氧化产生2个ATP分子,电子最终被O2接收而生成H2O。即:1对电子的3次穿膜传递,将基质中的3对H抽提到膜间隙中,每2个H穿过F1-F0ATP酶,生成1个ATP分子。
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是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其产物是ATP和NADPH;碳同化(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合NADPH的化学能,使CO2还原合成糖。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是在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中进行的,这两个光系统互相配合,利用所吸收的光能把1对电子从H2O传递给NADP
+
+
+
。即:1对电子的2次穿膜传递,在基质中摄取3个H,在类囊体腔中产生4个H,每3个H穿过CF1-CF0ATP
+++
酶,生成1个ATP分子。
7、如何证明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是由两个不同结构系统来实现的?(P212)
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亚线粒体小泡,则小泡外面的颗粒解离,无颗粒的小泡只能进行电子传递,而不能使ADP磷酸化生成ATP。将颗粒重新装配到无颗粒的小泡上时,则有颗粒的小泡又恢复了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相偶联的能力。 8、光系统、捕光复合物和作用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何?(P224)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镶嵌有大小、数量不同的颗粒,集中了光合作用能量转换功能的全部组分,包括:捕光色素(天线色素)、两个光反应中心、各种电子载体、合成ATP的系统和从水中抽取电子的系统等。它们分别装配在PSI、PSⅡ、细胞色素bf、CF0-CF1ATP酶等主要的膜蛋白复合物中。PSI和PSⅡ复合物都是由核心复合物和捕光复合物组成,但它们在组分、结构甚至功能上是不同的。PSⅡ的核心复合物是由20多个不同的多肽组成的叶绿素蛋白复合体,其反应中心多肽是蛋白D1和D2;PSI的核心复合物的反应中心是一个包含多种不同还原中心的多蛋白复合体;CF0-CF1ATP酶是由跨膜的H通道CF0和在类囊体膜基质侧起催化作用的CF1两部分所组成;在亚基组分、结构和功能上均与线粒体的ATP合成酶相似,但叶绿体的CF1地激活需有-SH基化合物,寡霉素对CF1无抑制作用。
9、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的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论点是什么?有哪些证据?
化学渗透假说主要论点: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
实验证据: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膜应具有完整性;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 10、由核基因组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是如何运送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部位上进行更新或装配的?(P238,240)
由核基因组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⑴定位于线粒体基质中的蛋白,其导肽的N端带正电荷,含有导向基质的信息,在跨膜转运时,首先在细胞质Hsp70(分子伴侣)的参与下解折叠为伸展状态,然后与膜受体结合并在接触点处通过线粒体膜进入基质,其导肽即被基质中的蛋白水解,成为成熟的蛋白质;⑵定位于线粒体内膜或膜间隙的蛋白,是其在“伴侣分子”引导的导肽进入基质后进一步在伴侣分子的引导下进入(或定位)线粒体膜或膜间隙;⑶定位于叶绿体基质中的蛋白,其前体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N端的转运肽仅具有导向基质的序列,引导其穿过叶绿体膜进入基质,由基质中特异的蛋白水解酶切去转运肽成为成熟蛋白质;⑷定位于叶绿体类囊体中蛋白,其前体蛋白N端的转运肽有两个区域,分别引导两步转运,其N端含有导向基质的序列,引导其穿过叶绿体膜上由孔蛋白形成的通道进入基质;而C端含有导向类囊体的序列又引导其穿过类囊体膜,进入类囊体腔,因此,它的转运肽经历两次水解,一次在基质内,另一次在类囊体腔中;不是由转运肽决定的,是成熟的捕光色素蛋白在其C端的跨膜区域类囊体导向序列(信号)引导多肽进入类囊腔中形成成熟蛋白。 11、试比较光合碳同化三条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1)C3途径(卡尔文循环):是靠光反应合成的ATP及NADPH作能源,推动CO2的固定、还原。每循环一次只能固定一个CO2分子,循环六次才能把6个CO2分子同化成一个己糖分子。
- 14 -
+
2)C4途径:在叶脉周围有一圈含叶绿体的维管束鞘细胞,其外环列的叶肉细胞,在这两种细胞密切配合下不论CO2浓度的高低状态,对CO2净固定,这类植物积累干物质的速度快,为高产型植物。
3)CAM途径(景天科酸代谢):肉质植物的叶片,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夜间吸收CO2,在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与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结合,生产草酰乙酸,进一步还原为苹果酸;白天CO2从储存的苹果酸中经氧化脱羧释放出来,参与C3(卡尔文)循环,形成淀粉。CAM途径与C4途径相似,只是CO2固定与光合作用产物的生成,在时间及空间上与C4途径不同。 12、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1)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环状的DNA ,都拥有合成蛋白质的整套装置;
2)两者的DNA都能进行复制,但复制仍受核基因组的控制。mtDNA是由核DNA 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组成叶绿体的各种蛋白质成分是由核DNA和叶绿体DNA分别编码,只有少部分蛋白质是由叶绿体DNA编码的。 3)线粒体、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和其本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共同控制,因而,它们被称为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13、简述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和非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点及其实验证据。 1)内共生起源学说论点:
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其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主要论据:
⑴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⑵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⑶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 ⑷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⑸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 ⑹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⑺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 2)非共生起源学说论点:
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的渐进过程。 ⑴实验证据不多
⑵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⑶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酶、RNA酶和核糖体的来源也很难解释。 ⑷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
14、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有何关系?它是如何参与并启动细胞进入死亡程序的?
1)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有何关系:线粒体作为起始凋亡的主开关,可以开启内膜上的非特异性通道-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在调控细胞凋亡中还具有重要作用。
2) 死亡信号诱导下,线粒体过量摄取钙离子,降低了线粒体的产能,加剧了其氧化压力,使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mtPTP)开启;PT孔的开启解除了内膜的氢离子浓度梯度,导致呼吸链解偶联,同时,基质空间扩张,外膜胀破。膜间隙中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AIF)被释放;细胞色素c是切冬梅的激活蛋白,从而激活切冬梅的蛋白降解途径,引起细胞结构的破坏;AIF释放后进入细胞核,使染色质凝缩并造成DNA的大规模片断化,进而使细胞死亡。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1、概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1)核被膜(包括核孔复合体):外核膜,附有核糖体颗粒;内核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核纤层;核周间隙、核孔(nuclear pore)。 其功能为: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避免生命活动的彼此干扰;保护DNA不受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2)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 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