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学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06: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此题得分:0.0

28.第40题

中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背景差异主要表现为

A.历史背景的差异 B.美学背景的差异 C.文学背景的差异 D.学术背景的差异 E.意识形态背景的差异 标准答案:A|D|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9.第41题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包括

A.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B.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 C.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D.考据作品所叙述事件的历史事实 E.考察作品描写事件的生活事实 标准答案:A|B|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0.第48题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是

A.夸大批评家的主观方面 B.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 C.表述条理清楚有逻辑顺序 D.批评话语具有浓郁的艺术性 E.品评这集作、评、赏于一身 标准答案:B|D|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1.第13题 原始意象

标准答案:

“原始意象”的实质是人类祖先在谋取生存的过程中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经验,这是人类原始时代积淀下来的一些心理残迹,是一些包含着形象、情绪、意念、张力的心灵碎片。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2.第14题 描述

标准答案:

描述与论证是文学批评家向读者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体验、领悟、感受和观点、见解的主要方式。描述包括对文本客体的描述和对主体感悟的描述。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3.第15题 文化工业

标准答案:

文化工业不仅指文艺作品可以批量化复制,更强调大工业体制全面渗入原先强调个体化生产的文艺活动中,使文艺问题成为种民主社会的异类。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4.第32题

心理批评

标准答案:

指运用心理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5.第45题 张力

标准答案:

新批评的概念,指诗歌中各种相反相成的因素共存于一体的状态,或者说,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6.第46题 双重阅读

标准答案:

德里达所提出的阅读方式,主张第一次阅读力求破译文本,希望找到真实或本源,即致力于文本的客观解释和复述;第二次阅读不再追寻本源,以游戏的态度对待文本。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更重视后者。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7.第47题 社会历史批评

标准答案: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8.第51题 陌生化

标准答案:

所谓陌生化,亦即使对象语词陌生化,使语词形式变得困难,增加审美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从而使文学作品增加可感觉性,使文学作品具备文学性。

(或P177)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通过实战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9.第52题 女性主义批评

标准答案:

女性主义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流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一个比文学范畴广阔得多的背景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把各种不同的方法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元共存的批评阵线。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40.第53题 批评感知

标准答案:

批评感知是指批评主体心理结构的感知要素和感知力,在批评活动中对文学现象的感知接受过程。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41.第16题

为什么政治批判式的文学批评和搬用新术语的文学批评不是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

标准答案:

①政治批判式的文学批评,好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结论,多用缺乏论据的推论,几乎没有对作品的审美感受的描述,判断句的主语是复数第一人称的“我们”,难有确指,其实是用带虚拟性的群体以抹煞个人的体悟和思考,以显示其高于被评论者的优越地位。 ②而搬用新术语的文学批评不以深入分析文学现象、讲清现象内部的规律为目标,而是以写作主体的自我炫耀为目标;对于所使用的新名词,不去弄清其准确含义,不去思索将它们从其他学科借用到文学领域是否可以转换和如何恰当转换,不考虑适用与否的问题,而是以此来吓唬读者、蒙混读者。随意搬用新名词造成批评文章自身的混乱。因此,它们都不属于科学语言的运用。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0.0

42.第17题

批评阅读有什么特征和要求?

标准答案:

①首先设法把心灵融化进去,而后是设法在精神上超拔出来,即所谓“入乎其中,出乎其外”。(2分)

②把对作者的态度和对作品的科学审视分割开来,阅读印象不应受到批评家与作家关系以及作家社会地位的影响;另一方面,阅读过程中应减少个人好恶的干扰,尊重文学现象的实际,尊重作品的实际。张扬个性又避免偏见,排除主观臆断。(3分)

③批评家阅读时要反省自己的心态,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调整心态。因为阅读心境对阅读印象有影响。批评家要控制自己,进入宁静心境。(3分)

④反复多次阅读,注意阅读过程中的自我觉知、自我体察,注意阅读过程中的“初感”,注意过细咀嚼,反复把玩。(2分)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0.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