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 图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6 19:57: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 第 26 页 共 49 页

原理:纤维连续通过空气式平板电容器二极板之间时,由于纤维量的变化,引起电容量的相应变化,经过一系列电路转换,将讯号送入积分仪、波谱仪,记录仪。

5.蚕丝纤维有哪些主要特征?要生产仿真丝织物通常采用哪些措施? 答:蚕丝纤维的特征:优雅的光泽,滑爽的手感,优良的悬垂性,鲜明的色调和丝鸣等。 最初作为仿丝材料的是三角形截面的细旦涤纶,单是三角形截面不能得到丝绸特有的光泽和手感,采用不同收缩的细旦三角形截面丝的混纤丝,在织造后进行碱减量处理,使织物结构孔隙增大,提高纤维的分散性,从而形成挺括和悬垂性好的丝绸风格。

改变纤维的截面积,对纤维光泽悬垂性和手感产生影响。降低单丝的细度,能增加织物的悬垂性和柔软性。不同纤维混合能提高织物的蓬松性,改善织物的表面手感和回弹性,用加捻纱线的方法能赋予织物以各种不同的皱纹效果。

6.简述冬季服装舒适性的理解。并说明从内衣到外衣服装的设计原理。

7.计算题

(1)0.3dtex超细丙纶纤维的直径为多少?

(2)涤纶纤维的断裂强力为5gf/旦,锦纶纤维的断裂强力为5cN/dtex,试比较两者的大小。(注:涤纶的密度为1.36g/cm3,锦纶的密度为1.14g/cm3。)

解:(1)d?0.03568

Nt?

?丙?0.91g/cm3,得d?0.0065mm

26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 第 27 页 共 49 页

东 华 大 学

200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准结晶结构:大分子呈不很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不具有真正的结晶结构,因此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和无定形区,只有高序区与低序区之分,如腈纶分子结构。

2.玻璃化温度(Tg):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或粘弹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包括蠕变和应力松弛。

4.复合纤维: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型。

5.极限氧指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纺织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热: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舒适性:(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中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秀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悬垂性和悬垂系数: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悬垂系数

F?AF?Ad?100aD?Ad,其中AD—试样面积,AF—试样的投影面积,d—小圆盘面积。

悬垂系数越大,织物悬垂性越差。

10.捻系数:结合纱线细度表示加捻程度的相对指标,无单位。特数制捻系数为纱线公制捻度与纱线特数平方根的乘积。

二、问答与计算题 1.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画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10分)

27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