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五章演绎推理(一)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3/31 19:12: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值得指出的是,换位法规则二是要求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条规则并不要求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得到周延。之所以如此,其道理是很明显的:既然前提中断定一词项的全部外延都能够成立,在结论中断定它的部分外延就更不会出问题了;如此也就不会导致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形。此外,换位法规则二仅适用于换位法直接推理,而不适用于直接推理的换质法或对当关系推理。

与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的情形相似,换质法、换位法直接推理也不限于以SAP、SEP、SIP、SOP为前提(其中,SOP不能换位)。以任一性质判断作为前提,均可以进行这样的推理。例如,根据换质法,我们有

PES?PAS,

再根据换位法,有

PAS ? S IP

三、以单称判断为前提或结论的直接推理

以上所介绍的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推理、换质法推理以及换位法推理都只是关于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的推理理论。在传统逻辑中,这一理论未涉及单称判断。在考虑到单称判断的情形,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还有下述的一些有效式。

1、根据单称判断的对当关系的推理

单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形式之间是有矛盾关系。若“这个S是P”为真,则“这个S不是P”为假,若“这个S不是P”为假,则“这个S是P”为真;反之亦然,可见,“这个S是P”与“并非这个S不是P”之间具有等值关系,即

这个S是P≡并非这个S不是P 这个S不是P≡并非这个S是P

由此,对于单称肯定、单称否定判断,都有根据矛盾关系的推理:

(1)这个S是P ? 并非这个S不是P (2)并非这个S是P ? 这个S不是P (3)这个S不是P ? 并非这个S是P (4)并非这个S不是p ? 这个S是P 单称判断与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形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真假关系,这样的关系是,全称肯定(否定)判断形式蕴涵单称肯定(否定)判断形式,单称肯定(否定)判断形式蕴涵特称肯定(否定)判断形式。根据这些关系。我们有以下的有效式:

104

(5) SAP?这个S是P (6) 并非这个S是P ? ?SAP (7) SEP?这个S不是P (8) 并非这个S不是P ??SEP (9) 这个S是P?SIP (10) ?SIP ? 并非这个S是P (11)这个S不是P?SOP (12) ?SOP ? 并非这个S不是P

不过,应该注意,在按照推理形式(5)一(12)进行推理时,其中的单称判断应当以摹状词(即带有特指限制词的词组)表达其主项,或以“专名十通名”表达其主项而不能以专名表达其主项,否则,这样的推理实际上隐含了别的前提。例如,

郑板桥是诗人,所以。有的画家是诗人。

此推理不能分析为运用推理形式(9)所进行的推理,它实际上隐含了“郑板桥是画家”或“有的画家是郑板桥”(汉语中习惯表达为“有位画家,名郑板桥”)这一前提。根据推理形式(9),可进行的推理如

有的画家是诗人,因为郑板桥这位画家是诗人。 2.单称判断的换质法、换位法推理

与全称、特称判断一样,单称判断也能进行换位换质法推理:

(13)这个S是P ? 这个S不是P (14)这个S不是P ? 这个S是P

换质前后的判断是逻辑等值的,因而也可以互推。

关于单称判断的换位法推理,在形式逻辑中是比较难于说明的。这是因为,形式逻辑对单称判断形式的分析不准确,没有揭示单称判断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方式。事实上,联系到第二章第二节对单称判断真假情况的介绍,我们看到,单称判断的谓项可能是普遍概念,也可能是单独概念,与此相应的,对单称判断的形式也应作出两种分析。在第一种情况下,可以采取“这个S是(不是)P”的形式(即P(s)或?P(s),见第二章第三节),并可以对其实行如下的换位法推理:

(15)这个S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