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诗专项训练(3) 精品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9 4:55: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3)

1.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独坐敬亭山 江 雪

李 白 柳宗元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1】李白天宝三年离长安,十余年后李白秋游宣州时作<<独坐敬亭山>>。 【注2】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时作<<江雪>>。

(1)两首诗中都着一“独”字,请分别谈谈“独”在诗中不同的意蕴。(4分) (2)两首诗在写景技巧上异中有同,试综合赏析并指出它们的相同处。(3分)

答案:(1)《独》诗中“独”重在描摹景物特点,刻画出“孤云”的形象,为全诗营造了孤寂的氟围,也暗含了诗人遭贬而过上孤高自适的流寓生活。(2分)/《江》诗中“独”具有卒章点题的作用,刻画出“独钓者”的形象,表明遭贬诗人孤清自许的人生态度。(2分)

(2)两诗均是写景寄情。《独》诗取“鸟”“云”诸山景,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而感孤独,进而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的情怀。/《江》绘“鸟飞绝”“人踪灭”诸雪景,表现了遭贬诗人不畏寂寥冷峭江雪而独钓的、孤傲高洁的心

2.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②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

1、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3分) 2.答案有两种。

①喜欢欧诗的结句。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4分)

②喜欢黄诗的结句。结句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的愁绪。拟物为人,以景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4分)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概述词的上阕所写内容。由此表现出怎样的境界美?(5分)

2.“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夜阑风静縠纹平”句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简析。(6分)

答案:1.叙写了词人醉酒夜归的情景。伫立门外,听门里家童的鼾声;敲门不应,悠然拄杖听江声。

境界美:①夜的静谧美,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②人的旷达美,“倚杖听江声”让人仿佛看见了一个风神潇洒、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2.①此句着眼一个“恨”字,抒发出词人历尽宦海沉浮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表达出词人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②“夜阑风静縠纹平”,运用景中蕴情的手法,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意蕴丰富,富有启迪、暗示作用,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象征。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8分)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1.诗歌意境上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 (4分)

答: 答案:1.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2分)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2分)

2.表达技巧:a 第二句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飘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

B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鸠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 C 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浓烈的情感。 5.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

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每点1分,共3分)

(2)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4分)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1 溪桥晚兴 郑协○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1郑协:南宋遗民。○2芊芊:草木茂盛。 注:○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 答案:1.(6分)景物有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2分)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以声衬静)(2分)。前三句从静的角度描述,亭基寂寞,野渡无人,春流平岸、杨花满袖以及春草晚照都是静谧、恬淡的;后一句从动(声)的角度描述,杜鹃啼鸣,反衬出环境的清幽和作者的孤独。

2○

(2分)

2、(5分)不同意。(1分)本诗表面上看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2分)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2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① 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2分)

②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此诗前两句描写了雨前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1分)为后两句作者的惊异之情作铺垫。(1分)

②参考答案: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雨前、雨后之景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何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除侧面描绘山雨之奇外,还在中间两联正面描绘山雨的特征。(2分)在抒情手法上,翁诗寓情于景,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何诗则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写了诗人雨前的心旷神怡、雨中的喜雨、雨后的“奇”雨之情。(2分) 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1)这首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寓情于景。(1分)作者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反映了作者由开

始的孤独寂寞到最后惊喜愉悦的心理状态。(2分)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分)一是感情过渡,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1分)

9.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 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了。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李白)遗风”,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3分) (2)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案:(1)本诗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想象奇特,如开头一句用一“老”字,赋予洞庭湖的水波以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水波联想到人生易老,并想象到美丽的湘君竟一夜间愁成了满头白发。后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醉酒后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自己所做的梦。也有厂体积压在船上,也压在星河之上。所以有太白遗风。

(2)不矛盾。写对美好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 10.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送魏二 王吕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清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

(2)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 “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3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