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主变压器安装作业指导书(改)要点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2:16: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和10kV室外母线桥的标高是否有误;

7.3.2变压器总装前需对变压器的附件(如套管)进行电气试验,对变压器的各种仪表包括各种温度计,瓦斯继电器等均须调试校验合格后才可以安装;

7.3.3变压器安装完成后应与调试试验单位交接工作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7.4工艺纪律及质量保证措施

7.4.1设备零件到达现场后,应分类、分件整理并摆放至合理位置,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应按厂家要求进行保管,所有电气零件要用摇表确认绝缘状态;

7.4.2打开变压器盖板时,必须用干燥空气将积聚在盖板上的灰尘及水分吹干净;施工人员应充分注意不要将螺栓、工具及其他异物掉入变压器内; 7.4.3 橡胶密封垫的使用

变压器上使用了许多密封件,装在槽里运输正常用的橡胶密封垫,在卸下盖板时要检查密封件表面是否有裂纹,有裂纹的橡胶垫要进行更换。安装方法如下: 7.4.3.1接触橡胶密封垫的面要光滑且无锈、无垃圾、涂料等,因此,密封件在除锈、垃圾、涂料后应用无水酒精清洗;

7.4.3.2在安装密封件前,在密封槽内全部涂上附带的油封,在密封件压入密封槽内后,移动密封件,使密封件与油封均匀结合,密封件与设备的结合面也要均匀的涂抹油封; 7.4.3.3橡胶密封件紧固时不可一次性紧固,而是以对角线的位置起,依次一点点的紧固,四周螺栓分4~5次进行紧固,紧固后上下盖板之间应有0~0.5㎜间隙. 7.4.4需要打开盖板时,应选择合适的气候条件下作业,现场应无明显扬尘,变压器池内应无积水,施工过程中应连续向器身充入合格的干燥空气;

7.4.5一个工作日完成后至下个工作日开始之间,变压器内应充有合格的高纯氮气,压力应保持在0.01~0.03MPa之间;

7.4.6油枕、散热器、套管升高座都备有吊环,应选择合适的钢丝绳进行吊装; 7.4.7真空滤油机滤油时,加热脱气缸中油的温度应控制在40-60。C范围内,输油管道应采用专用滤油管,内部必须清洁,无杂物。

7.4.8所有油管路及附件安装前应用干净的白布将表面及内部清洁干净,并用塑料布密封备用。

8标准工艺施工控制要点及示例

8.1主变压器安装

11

8.1.1工艺标准

8.1.1.1防松件齐全完好,引线支架固定牢固、无损伤;本体牢固稳定地与基础配合。 8.1.1.2附件齐全,安装正确,功能正常,无渗漏油。

8.1.1.3引出线绝缘层无损伤、裂纹,裸导体外观无毛刺尖角,相间及对地距离符合GBJ149—2010规定。

8.1.1.4外壳及本体的接地牢固,且导通良好。

8.1.1.5电缆排列整齐、美观,固定与防护措施可靠,有条件时采用封闭桥架,本体上消防感应线排列美观。 8.1.2施工要点

8.1.2.1变压器运输无异常,冲击记录仪数值符合要求。 8.1.2.2基础(预埋件)水平误差<5mm。

8.1.2.3本体就位、附件吊装应满足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接口阀门密封、开启位置应预

先检查。

8.1.2.4附件安装前应经过检查或试验合格。新到绝缘油应按规范抽检,并符合相关标

准。

8.1.2.5现场安装涉及的密封面清洁、密封圈处理、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

相关规范的要求。安装未涉及的密封面应检查复紧螺栓,确保密封性。

8.1.2.6抽真空处理和真空注油:

1、真空残压要求:110~220kV≤133Pa

2、维持真空残压的抽真空时间:110~220kV不得少于8h

3、真空注油速率控制在6000L∕h以下,一般为3000~5000L/h,真空注油过程维持规定残压;

4、密封试验:密封试验施加压力为油箱盖上能承受0.03MPa,24h无渗漏。 5、变压器注油前后绝缘油应取样进行检验,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6、应按规范严格控制露空时间。内部检查应全程注入干燥空气,保持内部微正压,避免潮气侵入,且确保含氧量不小于18%。

7、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图纸进行二次接线,必须核对设计图纸、产品图纸与实际装置的符合性。 8.1.3样板图片示例

12

8.2主变压器接地引线安装

8.2.1工艺标准

(1)接地引线采用扁钢时,应经热镀锌防腐。 (2)接地引线与设备本体采用螺栓搭接,搭接面紧密。 (3)接地体横平竖直,简捷美观。

(4)本体及中性点需两点接地,分别与主接地网的不同网格相连。

(5)接地引线地面以上部分应采用黄绿接地漆标识,接地漆的间隔宽度、顺序一致。 (6)110kV及以上变压器的中性点、夹件接地引下线与本体可靠绝缘。 (7)钟罩式本体外壳在上下法兰螺栓处做可靠接地跨接。 (8)按运行要求设置试验接地端子。

8.2.2施工要点

(1)用于地面以上的镀锌扁钢应进行必要的校直。 (2)扁钢弯曲时,应采用机械冷弯,避免热弯损坏锌层。 (3)焊接位置及锌层破损处应防腐。 (4)接地引线颜色标识应符合规范。 8.2.3样板图片示例

8.3中性点隔离开关安装

13

8.3.1工艺标准

(1)支柱绝缘子垂直(误差≤1.5mm/m)于底座平面且连接牢固,瓷柱弯曲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瓷柱与底座平面操作轴间连接螺栓应紧固。 (3)导电部分的软连接可靠,无折损。

(4)接线端子清洁、平整,并涂有电力复合脂。

(5)操动机构安装牢固,固定支架工艺美观,机构轴线与底座轴线重合,偏差≤1mm。 (6)电缆排列整齐、美观,固定与防护措施可靠。 (7)设备底座及机构箱接地牢固,导通良好。 (8)操作灵活,触头接触可靠。

(9)需要设放电间隙的,放电间隙横平竖直,固定牢固,间隙距离符合DL/T620-1977要求。

8.3.2施工要求

(1)支架标高偏差≤5mm,垂直度偏差≤5mm,顶面水平度偏差≤2mm/m。 (2)所有安装螺栓力矩值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3)检查处理导电部分连接部件的接触面,用细砂纸清除氧化物,清洁后涂以复合电力脂连接。动静触头接触面氧化物清洁光滑后涂上薄层中性凡士林油。 (4)隔离开关调整:

1)接地开关转轴上的扭力弹簧或其他拉伸式弹簧应调整到操作力矩最小,并加以固定;

2)接地开关垂直连杆与机构间连接部分应紧固,垂直,焊接部位牢固、平整; 3)轴承、连杆及拐臂等传动部件机械运动应顺滑,转动齿轮应咬合准确,操作轻便灵活;

4)定位螺钉应按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并固定; 5)所有传动部分应涂以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脂;

6)电动操作前,应先进行多次手动分、合闸,机构应轻便、灵活,无卡涩,动作正常;

7)电动机的转向应正确,机构的分、合闸指示应与设备的实际分、合闸位置相符; 8)电动操作时,机构动作应平稳,无卡阻、冲击异常声响等情况。 8.3.3样板图片示例

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