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5 0:14: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的进行选择加工。 C、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
D、学习者在教师或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构建自己意义的过程。
2. 下列关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知”是对信息的接收,“识”是对信息的消化和处理。 B、知识接受别人的东西,识是自我加工和运作。 C、中学生学习重在求识,大学生的学习重在获知。 D、知带有继承性,识带有创造性。 3. 下列关于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只靠外部激励并不长久,而更考内在的动力。 B、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C、学习动机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D、大学生学习活动中产生的许多困惑与问题,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没有关系。
4.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 A、专业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文化素质 D、身心素质
5. 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策略是可教的。
B、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考虑。 C、学习策略的运用具有高低水平之分。 D、机械的背诵和朗读属于高级的学习策略。 6. 下列哪些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A、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
B、考虑自己的个性,及时消除焦虑。 C、培养自我监控的学习能力。
9
D、擅于自我激励。
第七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一、单选题(7)
1.()是人际交往的前提。
A.动机 B.认知 C.情感 D.态度 2.() 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
A.平等原则 B.尊重原则 C.诚信原则 D.互利原则 3. ()是指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轻视自己、失去信心、畏缩的一种情绪体验。 A.习得性无助 B,妒忌 C.自卑 D.害羞
4.根据心理学 ()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心理定势作用,在与陌生人交往中,大学生要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马太效应 D.标签效应
5. ()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表示对他人友好的一种方式。 A.微笑 B.打招呼 C.点头 D.鞠躬 6.在人际距离中,()属于亲密区。
A.0.5米以内 B.0.5—1.2米 C.1.2--3.7米 D.3.7米以上
7.言语交往,首先应学会()。
A.表达 B.沟通 C.倾听 D.尊重 二.多选题(6)
1.人际关系按照其形成基础可以分为()-。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网缘 2.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包括()。
A.信息沟通功能 B.心理保健功能 C.自我完善功能 D.心理调节功能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有()。
10
A.交往愿望强烈 B.交往对象单一 C.感情色彩浓厚 D. 交往理想化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有()
A.平等原则 B.尊重原则 C.宽容原则 D.诚信原则 5.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应做到()。
A.要客观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