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形考作业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3:24: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常见心理问题与危机应对

作业一

一、 DDDBD AAADA DCACC CAABD 二、

1. 智力:智力属于认识活动范畴,它既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各种能力,又是改造客

观事物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而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2. 成就动机: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按照自己确定的目标,完成某种有价值或重要的事情的一种主观愿望。

3. 意志: 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通与危险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它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高于感觉,因而知觉是人对客观物体和机体自身状态的整体反映。

5. 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在头脑重新呈现映象。

三、填空题:

1. 客观原则;发展原则 2. 生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 表象;思维 4. 再认;回忆.5 身

段表情、言语表情

四、

五、1. 什么是意志?简要说明意志的品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项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一般把意志品质归纳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并能充分认识行动效果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社会、集体利益的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不失时机地采取决断并坚决执行的品质;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言行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坚持决定,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品质。

2.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有哪些?

(1)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情绪表现具有外显性、冲动性,而情感则比较含蓄、内隐,以微妙的方式表现出来,能长久地保留在心中;

(3)从人的需要来看,情绪一般与人的生理性需要有关,比较原始而简单,情感则往往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感受。

作业二

一、BCD ABD BCD ABD D D C A ABD B 二、逆反心理;浮躁心理 自我实现;失望

行为改变;情绪改变 基本信任;不信任 真性失恋;假性失恋 三、√×√××√√√×√

四、1.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表达到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指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

2.适应障碍: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适应障碍的应激源却既可以是创伤性事件,也可以是生活事件,而且以生活事件居多。

3. 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4. 逆反心理:是指面对他人的要求或观点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5.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

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五、1、(1)成XX患有癔症。(神经症)

青年女性,在一定社会事件刺激诱下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双上肢瘫痪、头颈、胸部酸胀、头痛,伴不安、紧张,病前个性内向、任性、容易受暗示,无精神病家族史。体查与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头部外伤、昏迷抽搐、中毒与长期服药史、无过敏史。症状的持续时间与“继发得益”有关。

(2)施治方案:

1)暗示疗法:对病人进行详细体检,关心其身体状况,显示出医生对其非常重视,然后以坚决的语气告诉患者,她的病肯定能治好,象她这样的病人,已经治好了许多了。但患者好转的前提是必须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将整个治疗过程实情告知患者家长,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改变她们对病人的过分关心、过分保护的态度。然后医生给患者讲解治疗的大体经过:要舌下含服特效药,如果感觉有说不出的怪味,说明这种治疗对她的病非常有效,只要一次治疗就会痊愈。随后,大声地让助手取来特效药(实际上为蜂花粉片),让患者含在舌下,告诉患者此药十分奇特,但效果奇佳,怪味一出,她就可以端起杯子自己喝水;患者含在舌下不一会即感觉满口怪味,随后端起旁边的杯子一饮而尽。

2)疏泄疗法:一周后,患者双上肢恢复良好,但仍有时觉头颈痛、胸痛,酸胀、双上肢发麻无力由于对医生比较信任,有了强烈的心理治疗交谈愿望,通过与医生交谈,将有关与同事吵架一事倾诉出来,使患者觉得已获得充分理解、同情和安慰。同时给患者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患者通过日记的方式,将不愿意直接对父母表露或发泄内心的消极情绪疏泄出来,嘱下次咨询带来。

3)认知领悟疗法:首先,矫正患者错误的认知观念。介绍有关疾病知识,解释癔症症状产生的原因是由心理因素所致,而非躯体疾病引起。解释的时候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不要纠缠于癔症症状本身,例如反复盘问癔症症状发作的特点

和表现,以避免无意中产生不良暗示作用,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促发癔症症状的心理因素上,二是要慎重机智,在谈癔症机理时,不要带着怀疑的语气否定患者目前的疾病状态,以避免引起其装病的错觉。

其次,向患者进一步解释其病的根源在于人格缺陷,与其童年经历有关。童年的自己希望父母在身边,但由于工作父母又不可能在自己

2、(1)小磊存在心理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上网成瘾的案例。

诊断依据:“从小想要的东西父母基本都满足。在生活中,养成了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在家庭教养中,父母意见往往不一致,母亲主张有些事情让他自己处理,父亲坚持由父母包揽,而最终以母亲沉默告终。”可见小磊的成瘾是由于父母从小溺爱、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引起。

(2)治疗措施:主要以心理沟通为主要治疗手段。

1)让他知道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更有消极的影响。 2)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使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与自己为人父母的失职。

A)要求家长做表率:家长应减少不良言语、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给予孩子正确的模仿榜样。

B)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有效是指要把握孩子的思想状况,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提供自己的建议,而不是引起他们反感的一再要求和训诫。另外,青春期的孩子自控能力有限,因此家长对他们适当的管束仍然必不可少,尤其是在他们的时间规划和任务执行方面。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后要多加赞扬,在他们受挫后也要及时给予鼓励,青春期的自信多是源于他人的鼓励和肯定。

作业三

一、 C ABCD BCD D A C B BC C B ABD A C ABCD

二、缓解症状;提供心理支持 某种刺激;主观感受 灵活原则;回避原则 躯体的放松;疏导

情绪 抵抗期;衰竭期 正常人;心理疾病的人 社交恐惧;孤独 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改变压力来源;调整自我心身

三、1. 角色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需要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但这些任务却是相互冲突的,不可能同时兼顾。

2. 认知调整:又称为认知疗法,强调认知过程在决定人的情绪感受与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知行为和情绪往往来自于个人对情境的评价、信念、假设等自我影响。

3.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4. 压力源: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称为压力源。

5. 负性情绪:是指那些不愉快甚至是引发人痛苦、愤怒的情绪体验,如压抑、生气、委屈、难过、苦恼、沮丧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