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2:27: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 校正刀具下齿坯模纸的位置。推动齿条使圆盘转动,观察刀具顶线是否处处与齿
根圆相切。若不相切,调整齿坯模纸安装位置直至刀具顶线处处与齿根圆相切为止。
(4) 切制时,首先将齿条推至机架左边(或右边)极端位置用于推动齿条使其移动。
每移动一格则用笔沿齿条轮廓在模纸上画下该齿廓在齿坯上的投影线,直到形成2 – 3 个完整的齿轮图形为止。此过程中要注意轮坯上齿廓的形成过程。 (5) 观察所得的齿廓是否有根切现象,找出原因,以便进行变位。
如果被切齿轮的齿数Z≥17,不发生根切现象。
2、范成负变位齿轮
为观察齿轮的根切现象,将齿轮模纸转到负变位齿轮范成区重新固定,此时需将刀具分度线从切制标准齿轮的位置起,向齿轮中心移近5mm。即Xm=-5mm。
刀具与模纸相对位置调整完了,齿廓的描绘同前。观察齿轮根切现象。 3、范成正变位齿轮
过程与范成负变位齿轮相同,只是取刀具分度线移距Xm=+5mm。 4、比较所得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齿形。
如齿厚S、齿槽宽e、齿距P、齿顶厚Sa、齿根厚Sf、分度圆和基圆等的相对变化。
六、思考与讨论
见实验报告。
3
实验二 回转件的动平衡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回转件动平衡的基本理论。
2、熟悉软支撑动平衡的操作原理并掌握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原理与操作。
二、实验内容
使用动平衡机对刚性转子进行动平衡。
三、设备和工具
DS-30型闪光式动平衡机、转速测量仪、试验转子、添加重物、天平。
四、动平衡简介
1、实验理论
由动平衡理论知:任何刚性回转件的动不平衡,都可以认为是任意选定的两个回转平面上的不平衡质量所产生的。因此,进行转子动平衡可以不管转子实际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及所在位置如何,只需根据具体条件的许可,选择两个回转平面作为平衡校正的平面,然后由实验确定出两个校正平面应加入或减去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从而使转子达到动平衡。 2、工作原理
动平衡机主要由机械部分和电测部分组成,见图1。
电机的转动,通过带传动、万向联轴器、主轴、拖动试验转子转动。由于试验转子上存在着不平衡质量,便产生离心惯性力,并传给弹簧支撑(软支撑),使支撑产生一个周期性的振动。在每个支撑上都固连着一个传感器,它的作用是把机械振动量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如何反应振动量的大小及位置?
左右传感器将拾到的电信号,一并加到“解算电路”,进行信号处理,以消除两校正面之间的互相影响,然后经过“选频放大器”,把与转子振动同频的电信号(基波)放大,信号放大后,通过电测箱的一块μA表显示出来,表示校正平面不平衡的大小(相对值)。
与此同时,这个放大后的电信号,也经过“脉冲形成电路”,将转子不平衡振动处理后变为脉冲信号。在脉冲信号的作用下,点燃同步闪光灯,反映出不平衡量的位置角度,由主轴上刻度盘示出。
4
电测部分的解算电路,又称面的分解电路,它的作用是保证每次μA表的示值及闪光灯下定出的角度。每次只反映某一个校正面不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并不包含另一个校正面不平衡量的影响。校正面的选择,即面的分离电路控制,由“左、静、右”旋钮切换。
另外,μA表的示值是“格数”,是不平衡的相对值。因为理论上可以证明软支撑动平衡机不平衡与支撑振动量之间成正比,且相位相反。因此,μA表的示值也是振动量的相对值,根据振动量的相对值(幅值)和闪光灯下的角度(相位),就可以确定出转子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
确定转子平衡量大小和位置的方法有:试凑法,几何作图法和计算法。本实验用影响系数法进行转子动平衡,提倡用计算机程序化计算。
图1 DS—30型动平衡机工作原理图
五、实验步骤
实验的主要过程是:测量试验转子支撑处的初始振动幅值及相位;对左、右校正面加试重,并分别测量支撑振动幅值及相位。 1、接通电测箱电源,指示灯亮,仪器预热20分钟。
5
2、按“顺”钮,启动试验转子。
3、待转子转速稳定后(转速表指示值固定不动)松开左右“支撑架锁紧柄”(分别向外旋)。使支撑架在水平方向自由摆动,传感器拾得相应的振动信号。
4、“输入衰减”钮置“1”档(电测箱右下角里侧钮),若表指针过满度,可依次衰减,电测箱右侧其余三个钮的位置已调好,请不要旋转。(它们的作用:使电测系统工作在转子旋转频率)。
5、测量转子初始值S10、S20。
①“左、静、右”钮置“左,(电测箱左下角里侧钮)。μA表读数为1测点(左支撑)振动幅值(格),闪光灯下的刻度为1测点振动相位(度)。
②“左、静、右”钮置“右, 同样测得2测点(右支撑)振动幅值和相位。 每次相位读出后,请立即关闭闪光灯,防止灯管老化,以延长使用寿命。测量完毕,锁紧支撑手柄(向里旋),停车。将数据计入“实验记录3”。
③ 上述测量中,“轻、重”钮始终置“轻”(电测箱左下角外侧钮)。这样最后计算的转子不平衡位置为“轻”,即平衡量应加在这个位置,后面的测量仍然置“轻”。而“左、静、右”钮视测点的位置而定。电测箱上左侧其余四个钮已调定,实验中不必旋动。
6、1#校正面(左)加试重,测量两支撑振动量S11,,S21 。
在校正面的任意位置,加一个任意重量(试重),使支撑的振动量产生较明显的变化,这样做的目的,完全出于理论计算的需要。对所有转子,试重可在数克范围取值,安装在转子校正面的加重槽内,其回转半径R=85mm。如果1#,2#校正面用同一个试重,且安装在相同的角度处,既可方便实验操作,又不影响实验结果。具体操作: 只在1#校正面加试重,开车,转速稳定后松开支撑锁紧柄。
①“左、静、右”钮置“左”,记录μA表值,若指针指过满度,置合适的衰减档,记录灯下刻度,得1测点振动量S11。
②“左、静、右”钮置“右”,重复①的操作,得2测点振动量S21。 1#面加试重完毕关闭闪光灯,锁紧支撑,停车取下试重。 7、2#校正面加试重,测量两支撑振动量S12,S22。 重复6的操作,得1、2测点的振动量S12,S22。 将6、7项的测量数据计入“实验记录3”。 整理“实验记录1至3”准备计算机操作。 8、计算平衡量
计算机操作:
将实验记录1至3的准确数据,输入计算机,打印出极坐标的理论平衡量U1、U2
6
及加载位置QU1、QU2。
9、用天平称量橡皮泥,做为选定平衡重U1和U2,分别以位置QU1、QU2固定在1#、2#校正面的加重槽里,然后开车,再次测量支撑振动幅值S1、S2和相位Q1、Q2。
若闪光灯处的刻度模糊不清,或跳动不稳定,说明不平衡量或振动量已经很微小,即转子已非常接近平面,这是我们期望的。 10、记录实验平衡效果(第二次计算机操作)
将测得的残余振动量S1、Q1、S2、Q2 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可打印出残余振动量及一次动平衡后的支撑振动降低率(%)。
实验到此可全部结束。
六、思考与讨论
见实验报告。
七、预习思考题
见实验预习报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