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9:28: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期限错配和利率敏感性两方面原因产生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商业银行借款的种类及基本构成。
1、答:商业银行的借款也称非存款资金来源,是银行为调整流动性需求而筹措的债务性资金,主要由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组成。
(1)银行的短期借款主要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回购协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和其他外国货币借款、商业票据市场等。
(2)银行的长期借款。除通过上述渠道筹集短期资金外,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已成为较流行的做法。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种类较多,主要有资本性金融债券、一般性金融债券和国际金融债券。
2、银行的负债成本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答:银行的负债成本是指银行为吸收存款、筹措资金借入借款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开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利息成本,是银行按约定的利率,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存款人或资金贷出方的费用。利息成本按计息方式不同分为按固定利率计息的利息成本和按浮动利率计息的利息成本两种。
(2)资金成本,是指为筹措资金而支付的一切费用总合,包括利息费用和营业费用,反映银行为筹措资金所付出的代价。 (3)可用资金成本,也称为资金的转移价格。它是确定银行可用资金价格的基础,决定银行盈利性资产的收益率。而可用资产指的是存款和借款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后的部分。
(4)相关成本,指与银行负债有关,没有包括在上述成本中的成本。相关因素可能带来的支出主要体现为风险成本和连锁反应成本。
(5)加权平均成本是指所有存款资金的单位平均借入成本。
(6)边际成本是指银行在吸收的存款达到一定规模后,每新增一个单位的存款所要增加的资金成本。 3、如何理解存款规模的控制?
3、答:(1)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分析存款规模。从宏观讲,一国存款总量取决于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存款总量的增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要存款的增长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维持社会稳定,即达到初步目的。
(2)从银行经营管理角度分析存款规模。存款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存款是有成本的,而且这些负债在合理运用以前不会给银行带来收益。从银行经营管理角度考虑,一家银行的存款量应当控制在吸收存款的成本与管理负担可承受的能力及银行可发放贷款的能力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属于存款不当增长,非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收益,反而会给银行经营造成负担。
(3)从数量上分析银行存款规模。主要考虑银行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随着银行存款量的增加,存款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会相应增加,当银行吸收存款达到一定规模后,银行的固定成本也会发生变化。当银行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此时银行的收益达到最大,同时也达到了最适宜的存款规模。
4、与银行负债相关的风险主要有哪些,请说明这些风险是如何形成的。
4、答:银行通过负债筹集资金会面临各种金融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有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资本风险。
(1)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满足存款者提现、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要求的能力。流动性包括基本流动性和充足流动性两个部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的流动性资金来源不能满足流动性资金需求,从而引发清偿问题的可能性。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期限错配和利率敏感性两方面原因产生的。
(2)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银行收益或市场价值的波动。利率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利率变动引起的银行收益或市场价值变动幅度的大小。
(3)资本风险。银行总是倾向于提高银行资本的杠杆作用,也就是在资本既定的前提下,吸引尽可能多的存款,加大负债比例,在经营过程中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以起到降低资金成本、增加盈利、扩张资产等目的。商业银行提高财务杠杆的直接后果就是在资本充足率不足时,增加了银行的资本风险。 五、计算题
某银行货币市场账户的准备金要求为0,存款保险费为0.23%,利率为8%,服务费为2.5%;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利率为5.5%,法定准备金为10%,服务费用为4%。如果客户把存款从货币市场账户转移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中,银行的盈利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根据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可得:
8?0.23?2.5 ?10.7(3%)1?05.5?4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的边际成本??10.56(%)1?0.1货币市场账户的边际成本?因为10.73%大于10.56%,因此,如果客户把存款从货币市场账户转移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中,银行成本将降低,也就意味着盈利是增加了。 六、论述题
商业银行同其他企业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其负债经营的特点。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中,绝大部分资金靠负债筹得,权益资本在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只占很少部分。请结合现实情况说明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策略。
答:银行在进行负债管理时,银行管理者应实施存款的维持和开发计划,合理组织资金来源。在获取资金的过程中,除控制成本外,还应考虑如何分散银行风险、改进服务、增加金融服务品种,在低风险、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的收益。
(一)选择合理的负债组合
合理的负债组合可以起到稳定银行资金来源,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降低银行风险的作用。多数银行采用由活期、定期和储蓄构成的存款组合方式,外加少量的借入资金弥补资金使用缺口。合理的负债组合是银行获取稳定性资金来源的基础,也是银行安全、高效运营的基础。
(二)降低负债成本
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的主要途径有: 1、做好存款的定价工作
银行在增加资金来源的竞争中获胜的法宝有很多,如增加服务品种、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优惠利率等。其中,存款的定价是最重要的因素。存款的定价方法主要有:目标利润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价格表定价法、市场渗透定价法及高层目标定价法等。
2、降低银行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包括人员开支、办公费用、经营场所的开支及办公设备的维护保养等。银行在成本管理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法,如采用作业成本法、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专业成本管理办法,降低银行的营业成本。
(三)规避管制,提高负债资金使用率
银行为降低成本,在可承受风险范围内,可多利用不受存款准备金要求的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及欧洲美元借款筹集资金。同时,应不断加大产品创新,提高负债资金使用率。
(四)做好存款的营销工作,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
银行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需要一方面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存款市场进行细分,筛选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经营定位的客户,另一方面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无论银行采取何种负债经营策略都应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指导下进行,合理筹集银行经营所需资金,为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服务。
第六章 商业银行现金及流动性管理
一、填空题
1、现金资产经营的基本原则是 保持适度的规模 。
2、银行的流动性包含双重性含义:一是 资产 的流动性;二是 负债 的流动性。 3、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两部分构成,一是 法定准备金 ,二是 超额准备金 。
4、所谓 交易性账户 ,是指账户持有人可以通过可转让工具、付款指令、电话以及事先授权提取为第三方付款的账户。
5、 滞后准备金计算法 是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需要量的计算方法。
6、资产可转换性理论认为:流动性要求仍然是商业银行需要特别强调的,但银行资产流动性的高低是由 资产的可转让程度 决定的,所以保持银行资金流动性的方法应该是持有那些具有可转换性质的资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久远,( B )最早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2、商业银行在同业的存款余额需要量主要取决于以下( ABCD
B、代理行的收费标准。 C、可投资余额的收益状况。 D、使用代理行服务的数量与项目。
3、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方法也称为因素法,是指银行通过对未来某一段时间内存、贷款及应缴准备金变化的情况,来判断预测期内的流动性的需要量。这种方法主要基于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中的两个基本事实:( AD )。
A、银行的流动性随存款的增加和贷款的减少而增大。 B、银行的流动性随存款的增加和贷款的增加而减少。 C、银行的流动性随存款的减少和贷款的减少而增大。 D、银行的流动性随存款的减少和贷款的增加而减少。
4、根据被提取的可能性,存款或银行负债可以分为以下( ABC )类型。 A、易变性负债 B、脆弱性负债 C、稳定性负债 D、自偿性负债
5、下列哪些会引起流动性供给的增加。( ABD ) A、客户存款增加 B、贷款利息与本金的偿还 C、客户提取存款 D、发行新股
三、名词解释
1、现金资产 2、存放同业款 3、同业拆借 4、回购协议 5、游资性负债 6、真实票据论
1、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应付日常支付需要,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和公众信心的重要资产。
2、存放同业款:是商业银行为了便于在同业之间开展各种代理业务、结算收付等存放于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 3、同业拆借: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临时借款,主要用于支持银行资金周转以及弥补暂时的头寸短缺,一般期限很短。
4、回购协议: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一个协议,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后按事先约定的价格购回所买证券。其本质上相当于以所卖证券为抵押,获取贷款或者融资,证券的卖出价格与买入价格的差额被视为贷款利息或者是融资成本。
5、游资性负债:是指对利率变动敏感的存款和各种借入款,银行必须能够随时应付客户的提存要求或借入款的偿付要求,包括银行的活期存款、同业拆借资金等。
6、真实票据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生产性的、自偿性的贷款。这种贷款期限较短,且常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贷款的抵押,票据到期后会形成资金的自动偿还,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自偿性贷款理论。 四、简答题
1、商业银行现金资产包括哪些内容? 1、答: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主要包括:
(1)库存现金,是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纸币)和硬币。库存现金的主要作用是银行用来应付客户提现以及银行其他的日常开支。
(2)在中央银行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也称为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用于银行的支票清算、资金转账等。
(3)存放同业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在其他银行保持存款的目的是便于银行在同业之间开展各种代理业务,如结算收付、贷款参与、投资咨询等。
(4)在途资金,也称托收未达款或托收中的现金,是指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款项。 2、简述商业银行开展代理行业务的原因。
2、答:商业银行发展银行间的代理银行业务,主要原因有两个:
(1)延伸其业务与服务触角,扩大业务范围。由于银行的业务特点以及人力、物力的限制,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务范围的一些限制等,其难以在业务涉及的每一个地方都建立分支机构。这时,商业银行就需要在当地寻找合适的机构为其代理各项业务。
(2)降低有关业务与服务活动开展的成本。如果银行与其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则可以通过代理行来开展跨地区业务,如通过代理行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买入银行所需的各种业务,此时,银行还相应节省了信息费用等业务成本。
3、简述银行流动性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
3、答: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思想是随着银行的业务发展与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生着改变。银行流动性管理思想的演变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1)资产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存款资金来源的水平和结构被认为是独立于银行决策之外,银行将流动性与资金配置的重心放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面。在资产管理阶段,有三个主要的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性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阶段。其基本内容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从市场上借入资金,也即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性负债“购买”资金,以满足银行因存款的提取和贷款的增长而增加的流动性要求,甚至满足银行持续地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的需要。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其基本思想是:将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进行对应分析,根据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各种不同资产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各方面的搭配,在确保银行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利润。
4、简述影响银行流动性供需状况的因素。
4、答:影响流动性供需之间搭配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银行需要流动性的目的。 (2)参与货币市场的难度。 (3)银行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4)各种流动性来源的成本与基本特征的比较。 (5)对利率未来走势的预期。 (6)银行外部环境的变化。 五、计算题
某银行易变性负债为3000万元,脆弱性负债为4000万元,稳定性负债为9000万元。根据规定,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该行按照通行的比率,为三类资金准备相应的流动性准备,易变性负债为95%,脆弱性负债为30%,稳定性负债为15%。另外,该行过去的10年内,贷款年平均增长10%,按此比例计算,未来1年,其新增贷款余额的最大可能为2100万元。该行应该保持多少流动性准备?
答:(1)计算银行存款及非存款负债的总流动性准备 总流动性准备= 95% ×(易变性负债-法定存款准备金) + 30% ×(脆弱性负债-法定存款准备金) + 15% ×(稳定性负债-法定存款准备金)
= 95% ×(3000-3000×10%)+ 30%×(4000-4000×10%) + 15%×(9000-9000×10%)
= 4860(万元)
(2)计算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
总流动性需求 = 存款及非存款负债的流动性需求+贷款的流动性需求
= 4860+2100 = 6960(万元)
六、论述题
商业银行必须保证充足的流动性,并且商业银行只有在需要资金的时候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取得即时可用的资金,才被认为是流动性正常。试论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有哪些?
答: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流动性需求的测度
从目前银行界采用较多的方法来看,银行对于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集中在对存款和贷款的数量以及对应关系的变动预测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方法
银行通过对未来某一段时间内存、贷款及应缴准备金变化的情况,来判断预测期内的流动性的需要量。 2、资金结构法
银行通过分析存贷款的资金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流动性。其依据依然是存款以及贷款的变动是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3、概率分析法
在很多情况下,银行却可以比较容易地估算出其大致的存款流动性需求与贷款的流动性需求。因此,银行可以采用概率法来估算出大致的流动性需求状况。
4、流动性指标法
除了上述方法外,商业银行还根据其经验以及行业的平均水平,通过一些特定的财务指标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估算。 除了上述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方法外,银行还需要对流动性的短期变化、季节性变化以及长期变化进行预测,以能够适应不同的流动性需要。
(二)流动性供给的管理
商业银行在对流动性状况有了大致的估算以后,就可以根据其需求组织相应的流动性供给。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渠道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从银行资产与银行负债两个角度来进行。
1、银行从资产方进行的流动性管理方法
(1)通过持有一定比率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以银行资产的方式来存储流动性。 (2)通过资产转换的方式来满足增加的流动性需要。 2、银行从负债方进行流动性管理的方法 (1)从中央银行以及其他银行借入。 (2)通过同业拆借方式借入。 (3)卖出证券回购协议。
(4)从国际金融市场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 (5)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6)其他负债方式。
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已经步入更加创新的时代,如银行通过承销各种标准化的、证券化的贷款或投资,以这些贷款未来能够在市场上出售作为银行流动性的后备。银行还可以通过买入一些在将来能以固定价格出售的中长期证券,也即通过期权、期货等方式,赋予银行未来能够有相应的流动性保证。
第七章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
一、填空题
1、从制定方面评估贷款政策,主要是看贷款政策是否满足 完整性 、 充分性 和及时性 三个条件。
2、 贷款承诺费 是指商业银行对已经答应贷款给借款人,而借款人又没有实际使用的那部分贷款收取的费用。 3、贷款审批的分级授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品种 的分级授权;二是 金额 的分级授权。
4、商业银行的贷款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最常用的划分贷款类别的标准是贷款的 金额 和贷款的 用途 。
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可以采用 抵押 、 质押 和 保证 三种形式。
6、2002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是在引进国际社会按贷款风险程度对贷款进行分类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贷款分类方法将商业银行的贷款分为 正常 、 关注 、 次级 、 可疑 和 损失 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