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20:39: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 B O A 0 03 24 79 30 90 18 02 20 180 03 36 259 20 48 270 02 12 349 19 24 79 17 06 79 17 12 79 17 18 79 17 12 79 17 09 79 17 15 79 17 12 B 169 19 36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观测多个测回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水平角观测的最后结果。为了减少度盘分划不均匀误差,在各测回之间,应利用仪器水平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每个测回按180°/n(为测回数)的角度间隔变化水平度盘位置。各测回角度互差应控制在±24″内。
5.利用经纬仪度盘变换手轮,打开保护盖,转动手轮,此时水平度盘随着转动。待转到0?00?00?位置时,将手松开,关闭度盘变换手轮保护盖,水平度盘即为0?00?00的位置。 6.为了使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使竖盘读数正确。
7.为了消除仪器视准轴误差和横轴不水平误差,提高精度,防止粗差。
8.当视线水平且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的竖盘读数与应有的竖盘指标正确读数(即90°的整倍数)有一个小的角度差x,称为竖盘指标差,即竖盘指标偏离正确位置引起的差值。采用盘左、盘右位置观测取平均计算得竖直角,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9.经纬仪各部件主要轴线有:竖轴VV、横轴HH、望远镜视准轴CC和照准部水准管轴LL。
根据角度测量原理和保证角度观测的精度,经纬仪的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以下条件: (l)照准部水准管轴LL应竖直于竖轴VV; (2)十字丝竖丝应竖直于横轴HH; (3)视准轴CC应竖直于横轴HH; (4)横轴HH应竖直于竖轴VV; (5)竖盘指标差应为零。
10.水平度盘读数相同,这是因为水平角的定义所决定;不是竖直角,这是因为竖直角定义是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
11.表3-7 水平角观测记录 测目站 标 A B 度盘读数 盘 左 ° ′ ″ 0 00 24 58 48 54 盘 右 ° ′ ″ 180 00 54 238 49 18 半测回角值 ° ′ ″ 58 48 30 58 48 24 一测回角值 ° ′ ″ 58 48 27 各测回 平均角值 ° ′ ″ 备 注 O 测量学练习题一 第 9 页
A B 90 00 12 148 48 48 270 00 36 328 49 18 58 48 36 58 48 32 58 48 34 58 48 30 12.竖直角观测记录 测站 目标 A O B C D 度盘读数 盘 左 ° ′ ″ 79 20 24 98 32 18 90 32 42 84 56 24 盘 右 ° ′ ″ 280 40 00 261 27 54 270 27 00 275 03 18 指标差 ″ +12 +6 -9 -9 竖直角 ° ′ ″ +10 39 48 -8 32 12 -0 32 51 +5 03 27
备 注 13.α=18015/00//
14.距离测量的方法有:直接量距法(钢尺量距)、光学量距法(视距测量)和物理法(光电测距)。光电
测距是采用电磁波或光波在两点间传播的时间计算距离。为了提高光电测距的精度,应采用间接测时手段──相位测时法, 15.DAB=29.9288m。
16.全站仪是指在测站上一经观测,其斜距、竖角、水平角等均自动显示,并能立即得到平距、高差和点
的坐标。全站仪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数据记录装置组成。进行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利用应用软件还可进行前方交会、后方交会、道路横断面测量、悬高测量以及按设计坐标进行点位放样等功能。
习题4
l.怎样区分测量工作中的误差和粗差?
2.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不同?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3.为什么说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是最可靠值?
4.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中误差衡量测量的精度?在什么情况下则用相对误差?
5.某直线段丈量了4次,其结果为:98.427m,98.415m,98.430m,98.426m。使用CASIO fx-3950P计算器在单变量统计模式下计算其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并计算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和相对误差。 6.设对某水平角进行了五次观测,其角度为:63°26′12″,63°26′09″,63°26′18″,63°26′15″,63°26′06″。计算其算术平均值、观测值的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答案:
测量学练习题一 第 10 页
1.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满足规定误差要求,工作中可以采取措施加以减弱或处理。 粗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工作中的粗心大意或观测方法不当造成的,含有粗差的观测成果是不合格的,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剔除粗差或重新进行观测。
2.这两种误差主要在含义上不同,另外系统误差具有累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但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确定其大小和符号,利用计算公式改正系统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或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加以消除或削弱。偶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且无法消除,但多次观测取其平均,可以抵消一些偶然误差,因此偶然误差具有抵偿性,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比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值,此外,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选择良好的外界观测条件、改进观测程序、采用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如最小二乘法等措施来减少偶然误差对测量成果的影响。 偶然误差特点归纳起来为:
1.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绝对值超过一定限值的误差出现的频率为零; 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大,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频率小;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频率大致相等;
4.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大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
3.根据偶然误差第四个特征(抵偿性),因为算术平均值是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当观测次数增大时,算术平均值趋近真值,故为最可靠值。
4.一般在测角或水准测量时,采用中误差的方法衡量精度。在距离测量时,采用相对中误差的方法衡量精度。
5.X=98.4245m,m=±0.0066m,mx=±0.0033m,1/30000 6.X=63°26′12″,m=±4.7″,mx=±2.1″。
测量学练习题一 第 11 页
习题5
l.什么叫控制点?什么叫控制测量? 2.什么叫碎部点?什么叫碎部测量?
3.选择测图控制点(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4.按表5-16的数据,计算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值。已知f?容??40??n,K容?1/2000。
表5-16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角度观测值(右坐标 坐标方位角 点号 角) 边长(m) ° ′ ″ x(m) y(m) ° ′ ″ 1 2000.00 2000.00 69 45 00 103.85 2 3 4 5 1 139 05 00 94 15 54 88 36 36 122 39 30 95 23 30 123.68 133.54 162.46 114.57 5.附合导线AB123CD中A、B、C、D为高级点,已知?AB=48°48′48″,xB=1438.38m,
yB=4973.66m,?CD=331°25′24″,xC=1660.84m,yC=5296.85m;测得导线左角∠B=
271°36′36″,∠1=94°18′18″,∠2=101°06′06″,∠3=267°24′24″,∠C=88°12′12″。测得导线边长:DB1=118.14m,D12=172.36m,D23=142.74m,D3C=185.69m。计算1、2、3点的坐标值。已知f?容??40??n,K容?1/2000。
6.已知A点高程HA=l82.232m,在A点观测B点得竖直角为18°36′48″,量得A点仪器高为l.452m,B点棱镜高l.673m。在B点观测A点得竖直角为-18°34′42″,B点仪器高为l.466m,
A点棱镜高为l.6l5m,已知DAB=486.75lm,试求hAB和HB。
7.简要说明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在内业计算上的不同点。 8.整理表5-19中的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数据。
表5-19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整理 下丝 前下丝 标尺读数 测后方向 K+黑 站尺 上丝 尺 上丝 高差 后视 前视 及 减 编中数 后距 前距 尺号 红 黑面 红面 号 视距差d ∑d 1979 0738 后 1718 6405 0 1457 0214 前 0476 5265 -2 1 52.2 52.4 后-前 +1.242 +1.140 +2 1.2410 -0.2 -0.2 2739 0965 后 2461 7247 2 2183 0401 前 0683 5370 后-前 测量学练习题一 第 12 页
备考 K1=4.687 K2=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