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9 4:02: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是通过日变化系数表达,它等于一年中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二是通过时变化系数表达,它等于最高日的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5、在城市用水量预测计算的常用方法之中,哪些方法需要有历史用水资料? 城市用水预测方法:分类估算法,单位面积法,人均综合指标法,年递增率法,线性回 归法,生长曲线法。
要资料的有:人均综合指标法、年递增率法、线性回归法、生长曲线法。
6、为什么城市越小,用水量变化越大?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用水量变化系数? 城市越小总用水量越小,个体在总体中的权重大,即个体对整体的影响大,所以城市越小, 用水变化越大。因素:内在:小城市相对大城市用水变化大,财务也有局限,很难建立相 应数据模型给予提前准备;外在:城市居住人数、季节影响、城市管理对于城市规划的变 动等等。
7、给水管网规划布置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①按城市总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②主次明确,先布置好给水管网主干管,后布置一般管线;③尽量缩短管线长度,节约费用;④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的关系;⑤保证供水具有适当的安全可靠性;⑥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⑦保证管渠施工,运行,维护方便;⑧远近期结合,考虑分期实施可能性。
8、给水管网布置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给水管网布置基本形式:树状网(优点:经济造价低;缺点:易受水锤破坏,水质(末端)安全性不能保证,水压不易控制,用水保证率较差)环状(优点:可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增加供水可靠性;缺点:造价较树状网高)
9、你认为输水管定线时可能遇到哪些问题?
定线时,常遇到山嘴,山谷,山岳等障碍物以及穿越河流和干沟等。山嘴段考虑绕过山嘴还是开凿山嘴;山谷地段是延长线绕过还是用倒虹管;独山时,是从远处绕过还是开凿隧洞通过;穿越河流或干沟时用河管还是倒虹管;避免工程或障碍物,是绕道还是采取措施。
10、为保证用水安全应采用什么输水方案?
为保障安全供水,可以用一条输水管渠而在用水区附近建造水池进行流量调节,或用两条输水管渠。输水管渠一般不小于两条。(条数主要根据输水量、事故时需保证的用水量、输水管渠长度、当地有无其他水源和用水量增长情况而定)
11、输水管渠定线方法、原则及要求。
方法:先在图上初步选定几种可能定线方案,然后到现场沿线踏勘了解,从投资、施工、 管理等方面,对各种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性比较再作决定。
原则:必须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减少拆迁,少占农田,便于管渠 施工和运行维护,保证供水安全;应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尽量沿现有道路定线, 以便施工和检修;减少与铁路、公路和河流的交叉;管线避免穿越滑坡、岩层、沼泽、高 地下水位和河水淹没与冲刷地区,以降低造价和便于管理。
要求:输水管最小坡度应大于1:5D,D为管径,以“mm”计。输水管线坡度小于1:1000 时,应每隔0.5—1km装置排气阀。即使在平坦地区,埋管时也应做成上升和下降的坡度, 以便在管坡定点设排气阀,管坡低处设泄水阀。排气阀每公里设一个为宜,在管线起伏处 适当增设,严寒地区注意采取防冻措施。
12、给水管网定线时保证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方法有哪些?
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基本一致; 干管和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使管网形成了环状网;
干管一般按城市规划道路定线,但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以减小今后检修时的困难。
13、排水管网布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原则:①按总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比较;②确定排水体质后布置管网, 应从干管到支管;③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排污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④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的关系和企业内部管网衔接;⑤规划时,考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⑥远近期结合,尽可能安排分期实施
14、排水管网布置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它们用于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