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5 14:03: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4.大气污染:当排入大气的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对人群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称之为大气污染。

5.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五、简答题

1.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人际关系、

2.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1. (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积极的影响。 (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

(3)加强宣传保护环境资源,采取措施预防环境的不良因素对健康的威胁。 (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3.良好医院环境的要求是什么? 良好医院环境的要求是:保证病人安全;满足病人舒适需求;保持病室的整洁和安静

4.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

(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限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病人在诊护理时受凉。

5.何谓湿度?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1)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饱和是含量的百分比。 (2)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

(3)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减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气闷不适,

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病人尤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躁,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病人不利。 6.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

室内通风可以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病人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7.通风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多少时间就可达到臵换空气的目的?

通风的效果与通风的时间、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气流的速度、通风面积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时间为30min就可达到臵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8.何谓噪音?医院白天的噪音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

9.医院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哪“四轻”? 医院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六、论述题

1.如何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物理环境?

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物理环境包括

(1)空间: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以及方便治疗和护理,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m。床与床之间应用围帘遮挡。有条件的医院可提供一个供病人看书、会客的场所、

(2)温度:一般病房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人、手术室的温度可适当升高保持在22~24℃较为适宜。 (3)湿度: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过高过低均会给病人带来不适。 (4)通风:病室内应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一般情况下,开窗通风30min即可到达臵换室内空气的目的。通风时注意保护遮挡病人,避免直接吹风。

(5)光线:协助病人道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但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病人的眼睛,以免引起目眩。楼梯间、治疗室、抢救室、监护室内的光线要明亮,普通病室除有吊灯外,还应有床头灯、地灯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