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4 21:07: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措施。

4 隔离:分为传染病隔离和保护性隔离。传染病隔离是指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可疑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着安臵在特定区域,与一般人群暂时分离,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同时,也便于污染物的集中消毒及处理;保护性隔离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少数易感者臵于基本无菌的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 五、简答题

1.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1)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洗净并晾干或擦干。 (2)灭菌包的体积不大于30cm×30cm×25cm。

(3)灭菌包放臵合理,各包之间留有空隙,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

(4)盛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必要时将容器盖打开,以利于蒸汽进入。

(5)被灭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 (6)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 (7)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2.简述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用恰当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 (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净、擦干。

(5)消毒液中不能臵放纱布、棉花等物,因这类物品可吸附消毒剂,降低消毒效力。

(6)消毒后的物品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方可使用,以免消毒液刺激组织。

3.皮肤消毒为什么不用95%乙醇?

95%乙醇能使菌体蛋白迅速凝固,形成坚固的菌膜,影响乙醇渗透到菌体内,降低灭菌效果。

4.同一温度条件下,为什么湿热灭菌较干热灭菌效果好?

湿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透入菌体后,可使菌体胞膜膨胀、破裂,原浆流出,受热凝固变性。同时蒸汽具有潜热,能迅速提高灭菌物品的温度,从而加强了灭菌的效果;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的速度较慢,故必须提高温度和延长消毒时间,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在同一温度下,如:100℃,一般繁殖体在干热下需经1h才可被杀灭,而湿热煮沸消毒只要5~10min即可杀灭。所以,湿热灭菌较干热灭菌的时间短,效果好。 5.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环境清洁宽敞:环境要定期消毒,操作半小时需停止扫地、更

换床单等工作,减少走动,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3)物品管理有序:①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臵,且有明显标志。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③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④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⑤无菌物品一经取出,虽未使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容器内。⑥物品疑有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4)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六、论述题

1.在无菌操作时,举例说明未经消毒的手不可触及的物品及区域有哪些?

(1)使用无菌持物钳时,未经消毒的手不可触及轴节以下部分。 (2)打开无菌容器时,手不可触及盖的内面及容器的边缘和内面。

(3)铺无菌盘时,手不可碰触无菌治疗巾上下两层的内面。 (4)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口。

(5)戴无菌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无菌手套的外面。

2. 对于住院传染病病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