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标2015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7:0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水平3 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及其意义。(时空观念)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表现出对史料的理解;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史料实证)能够理解某一史事所涉及的多种联系,以及不同史事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理解体现在自己构建的历史叙述中。(历史理解)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历史解释)能够判明历史叙述中的价值取向;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进步历程,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价值观)

水平4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时空观念)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材料构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史料实证)能够辨识历史叙述者的原意,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在理解史事多种联系的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历史理解)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充分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验证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历史解释)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在对历史的叙述中体现出正确的历史观;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时,能够将历史学习与个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历史价值观)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重要的是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历史教学是使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紧紧围绕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主旨。教师要确立新的认知观和教学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力图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思维,提升历史意识,建构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全面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历史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历史学科的性质及其功能,深刻领会历史课程的本质和教育价值,全面认识历史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完整地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要认识到:“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对历史进行认识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理解”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核心所在,对历史的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的确立是要建立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历史解释”是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重要体现,是检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历史价值观”是历史意识和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教师只有整体认识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发挥出历史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教师应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制订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高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同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教师在整个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设计模块的教学目标,而且要依据课程标准具体设计学习主题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的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