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20:45: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剪子腿的人易出现内迫,罗圈腿者易出现外迫。

12.拧痕。积极性质痕迹特征。足尖向内跟向外的为内拧;足尖向外跟向内的为外拧。 快速迈大步者、女性、臀部大者、行走扭臀者、在松散层深的承痕体上行走者易出现。 第七节 具有鉴定品质的习惯痕迹特征 (一)习惯痕迹的种类特征 1.交叉角及交叉点特征

(1)交叉角:左右邻近两足迹中心线的延长线相交叉所构成的角度。 (2)交叉点位臵:交叉点与近的一枚足迹前缘突出点之间的距离。 2.足迹重压的形态类型。

以足迹跟部、掌部重压组合形态分,有跟外掌内重压型、跟后掌前重压型、跟前掌外后重压型、跟内掌中重压型、跟中掌平重压型、跟平掌中重压型、全底平压弓虚型、底外半重压型、底内半重压型、全底平压型。

(二)行走习惯痕迹特定特征

习惯痕迹特定特征,一般以重压痕的形式反映出来。 1.压痕的分级

压痕按轻重程度可分为重压点、重压面、次重压面、轻压面、实边、虚边六级。 2.观察重压痕的方法。

对足迹要远看近看相结合,正看侧看相结合,利用各种不同光照角度,抓住要点看,即抓住足迹重压痕的深度、光度、亮度、湿度、密度、散度、麻沙度、凸度等,准确发现和划定轻、重压面。

第八节 发现、确定、记录作案人足迹

寻找、发现作案人足迹的工作原则:抓住重点,由外围向中心或由中心向外围,由室外到室内,由下而上。并注意做到边发现、边作标记,加强保护,防止被人、畜、禽、兽或自然气候破坏。

(一)观察发现足迹的方法 1.白天观察足迹的方法

(1)室外现场的观察方法:站在逆光或侧逆光的方位上,俯视或侧视,使视线与光线在承痕体平面上的交角大于90°,保持适当距离,由远到近观察。

(2)室内现场的观察方法:遮挡住散射光,只留一侧光照,或将自然光全遮挡住,使用灯光或蓝光等单色光源,俯视观察发现。亦可用多波段光源照射发现。

(3)无色赤足足迹和无明显的平面足迹,要配光或调整视角去发现。亦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显现。

2.夜晚寻找足迹的方法

因地制宜,用全侧光或半侧光观察。最好用多波段光源勘查灯,会勘查到很清楚的足迹。 (二)寻找作案人足迹的重点部位。 1.犯罪现场的出入口。 2.犯罪的中心现场。 3.作案人的来去路线。

4.作案人藏身守候伺机作案处。 5.作案人掩埋尸体和隐藏物处。 6.作案人踩踏攀登过的物品上。

7.通过被害人的足迹去发现作案人的足迹。 8,根据其他痕迹物证找。 9.从大小便痕处找。

21

(三)确定作案人足迹的方法 1.根据足迹遗留的位臵判断。 2.根据足迹的新旧程度判断。 3.根据反常的步幅特征判断。

4.根据足迹与其他痕迹物品的关系和形成足迹的物质判断。 5.进行甄别排除。 (四)现场足迹记录 1.记录现场足迹的意义

(1)可列入案件卷宗起证据作用。

(2)便于进一步了解足迹与犯罪的关系。

(3)便于与未到现场的人共同分析研究现场足迹。 (4)为恢复现场原始状态提供客观依据。

(5)便于在比对检验中对足迹变化因素的分析提供依据。 2.现场足迹记录的具体内容 一般从以下方面做好记录: (1)足迹遗留的准确方位。 (2)足迹数量,形状,大小。

(3)承痕体的附着物的物理性质。

(4)足迹所反映出的造痕体的种类特征和特定特征。 (5)足迹反映出了哪些明显的机制作用。

(6)足迹中是否反映出伪装和反常迹象、灭迹的措施。

(7)足迹中有无特殊的非现场上原有的附着物,其颜色气味,性状,数量等。 (8)对现场足迹是如何提取的。 第九节 足迹分析 (一)判断性别

1.男性特点在足迹中的反映。 2.女性特点在足迹中的反映。 (二)分析身高

人体身高一般分为高个、中等个、矮个。男性身高:男的175厘米以上为高个,165~175厘米为中等个,165厘米以下为矮个.女性在此基础分别减5厘米为女性的高、中、矮个。

1.利用单个赤足足迹分析身高

无论是平面赤足足迹还是立体赤足足迹,都要将它们换算为足实长的接近数,然后用下述公式计算.设足实长为X,身高为H,公式为:Hcm=XcmX5.5+32.5

2.利用单个穿鞋足迹分析身高 (1)减系数法

对平跟和微高跟的完整的穿鞋足迹,先测量出其全长,再按鞋底原料品种及鞋底结构特点,减相关系数得出足实长接近数,再代入上述公式计算.

(2)简易方法

若是平跟或微高跟的穿鞋足迹,拇趾压前缘清晰,可以直接从拇趾压前缘量至鞋跟痕后缘,即为赤足实长接近数,然后代入前公式计算即可.

(三)分析年龄

1.赤足足迹掌后缘外侧压计算方法 (1)理论依据

(2)具体方法及计算公式

22

2.穿鞋足迹掌球形压横条压计算年龄方法

测量重压面纵向的长度L(厘米),代入公式计算.年龄=L×7 3.用穿鞋足迹掌部斜条形重压面计算年龄的方法 (1)理论依据

(2)计算方法及公式:设DE长为L1(厘米) 年龄=L1×7

第十节 循迹追踪

(一)循迹追踪的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确定追踪,物质准备 (二)追踪的方法 1.寻迹接踪

2.断踪后的接踪.以断踪处为起点,采用半圆式,迂回式,螺旋式方法接踪. 3.逾越追踪.

4.足迹穿村镇继续追踪,否则,在村镇周围或村内重点寻踪. 第十一节 提取现场作案人足迹 (一)照相

1.拍照单个足迹的方法

镜头光轴正对足迹弓部中间,与足迹平面垂直,在内纵弓近处放比例尺,以便放大到原物大.

2.拍照成趟足迹

(1)窄步宽的拍照方法,适用于小分离步、并跟步、搭跟步、直线步、交错步 (2)宽步宽的拍照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分离步 (二)提取嗅源

凡是作为警犬嗅觉为依据的气味,通称为嗅源. (三)提取原物

(四)制作足迹石膏模型

清理足迹中的杂物,准备所需用品,做好围墙,调好石膏溶液,科学灌注石膏液,酌情取模,冲洗晾干.

(五)静电复印平面足迹 第十二节 收集足迹样本 (一)公开收取足迹样本

捺印足迹样本的要求:按现场足迹种类,形成机制捺印,做到清晰,完整,不变形. (二)密取足迹样本

计划性密取和搜查性密取 第十三节 足迹检验鉴定 检验的程序和方法

(一)分别检验的任务:主要是发现确定现场足迹和样本足迹的种类特征和特定特征. (二)对比检验的方法:特征直观对照法,重叠法,交叉观察相互比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足迹概述

(二)赤足足迹形象特征 (三)穿鞋足迹形象特征 (四)穿袜足迹形象特征 (五)人体行走运动

23

(六)具有分析品质的习惯痕迹特征 (七)具有鉴定品质的习惯痕迹特征 (八)发现,确定,记录作案人的足迹 (九)足迹分析 (十)循迹追踪

(十一)提取现场作案人足迹 (十二)收取足迹样本 (十三)足迹检验鉴定 四、考核目标悲 第一、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足迹概念。 (2)足迹造痕体。 (3)足迹承痕体。 (4)形成足迹的力。 (5)赤足足迹种类特征。 (6)赤足足迹个别特征。 (7)穿鞋足迹种类特征。 (8)穿鞋足迹个别特征。 (9)行走动力定型概念。 (10)步幅特征概念。

(11)重、轻不同的习惯痕迹特征。 (12)交叉角概念。

(13)寻找作案人足迹的原则。 (14)观察发现足迹的方法。 (15)分析身高的方法。 (16)分析年龄的方法。 (17)追踪的方法。,

(18)提取现场足迹的方法。 (19)收取足迹样本。 (20)比较检验的方法。 2.理解

(1)足迹概念。

(2)足底运动的从属性。 (3)隆出特征。

(4)趾痕前缘顶端连线形状特征。 (5)掌痕边缘形状特征。 (6)足弓痕类型。 (7)屈肌褶纹痕特征。 (8)足迹中心线定义。

(9)足跟足趾呈球面状的意义。 (10)掌痕宽的类型。

(11)第一趾跖区的弓型纹。 (12)第一趾跖区的箕型纹。

24

(13)第一趾跖区的斗型纹。 (14)第一趾跖区的三角型纹。 (15)第二至第四趾跖区的弓型纹。 (16)第二至第四趾跖区的箕型纹。 (17)第二至第四跖跖区的斗型纹。 (18)隆出弓高弦长特征。 (19)伤疤痕特征。 (20)畸型趾痕特征。

(21)趾头痕顶端连线特征。 (22)鸡眼痕特征。

(23)穿鞋足迹花纹种类及标志特征。 (24)鞋掌、跟痕前、后边缘形状特征。(25)硬塑料底足迹特点。 (26)解放鞋底足迹特点。 (27)旅游鞋底足迹特点。 (28)半机制底足迹特点。 (29)硬伤痕特征。 (30)补块物痕特征。 (31)断裂痕特征。 (32)孔洞痕特征。 (33)印模特征。

(34)穿袜足迹补块物痕特征。 (35)经纬线断损特征。 (36)行走动力定型概念。

(37)人体形态与足迹的内在联系。 (38)步幅特征概念。 (39)步长概念。 (40)步宽概念。 (41)步角概念。

(42)蹬痕性质与形成人。 (43)挖痕性质与形成人。 (44)踏痕性质与形成人。 (45)推痕性质与形成人。 (46)拧痕性质与形成人。 (47)交叉角及交叉点位臵。 (48)足迹重压形态类型。 (49)观察足迹重压痕方法。

(50)发现作案人足迹的工作原则。 (51)确定作案人足迹的方法。 (52)现场足迹记录的意义。 (53)分析身高的方法。 (54)分析年龄的方法。 (55)追踪的方法。

(56)拍照单个足迹的方法。

2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