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6 13:5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测量”课程习题集
第四章 距离测量
1.何谓水平距离,已知倾斜距离如何求水平距离?
2.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1726.82m,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2000,那么往返距离之差不能超过多少?
3.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向?怎样确定直线定向? 4.距离测量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5.脉冲法测距与相位法测距的原理有何不同? 6.作光电测距成果整理时,要进行哪几项改正? 7.何谓全站仪?它有哪些主要功能?
第五章 直线定向
1.何为直线的基本方向(标准方向)? 2. 何谓方位角和象限角?
3. 何谓子午线收敛角和磁偏角?已知某地的磁偏角为-515?,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
?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
??R?S3015?W试求RAB和?CD? ???5010CDAB4. 已知,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测量”课程习题集
第六章 测量误差
1.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2.解释名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错差。
3.系统误差有哪些特点? 如何预防和减少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5.写出真误差的表达式,指出偶然误差的特性。
6.说明精度与观测条件的关系及等精度、非等精度的概念。
7.指出中误差、相对误差的定义式,理解极限误差取值二倍中误差的理论根据。
8.△ ABC中,测得∠ A=30°00′42″±3″,∠ B=60°10′00″±4″,试计算∠ C 及其中误差mc。
9.测得一长方形的二条边分别为15m和20m,中误差分别为±0.012m和±0.015m,求长方形的面积及其中误差。
10.水准路线A、B两点之间的水准测量有9个测站,若每个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3mm,问:1)A至B往测的高差中误差?2)A至B往返测的高差平均值中误差?
11. 观测某一已知长度的边长,5个观测值与之的真误差△ 1=4mm、△ 2=5mm、△ 3=9mm、△ 4=3mm、△ 5=7mm。求观测中误差m。
12.试分析表6-1角度测量、水准测量中的误差从属的误差类型及消除、减小、改正方法。
表6-1 测量工作 误 差 名 称 对中误差 角 度 测 量 目标倾斜误差 瞄准误差 读数估读不准 管水准轴不垂直竖轴 视准轴不垂直横轴 照准部偏心差 水 准 测 量 附合气泡居中不准 水准尺未立直 前后视距不等 标尺读数估读不准 管水准轴不平行视准轴 误差类型 消除、减小、改正方法 13.观测条件与精度的关系是 。
答案:① 观测条件好,观测误差小,观测精度小。反之观测条件差,观测误差大,观测精度大。
② 观测条件好,观测误差小,观测精度高。反之观测条件差,观测误差大,观测精度低。
③ 观测条件差,观测误差大,观测精度差。反之观测条件好,观测误差小,观测精度小。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测量”课程习题集
14.在相同的条件下光电测距二条直线,一条长150m,另一条长350m, 测距仪的测距精度是±(10mm+5mmDkm)。问这二条直线的测量精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15.测量一个水平角5测回,各测回观测值是 56°31′42″、56°31′15″、56°31′48″、56°31′38″、56°31′40″,规范△ α容=±30″。试检查5测回观测值,选用合格观测值计算水平角平均值。 序号 1 2 3 4 5 各测回观测值 56°31′42″ 56°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