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药理学总论习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0:02: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7.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半衰期

A 随给药剂量而变 B 随血药浓度而变 C固定不变 D 随给药途径而变 E 随给药剂型而变 38.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

A 吸收与代谢平衡 B 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的量 C 单位时间消除恒定的比值 D 药物完全消除到零 E 药物全部从血液转移到组织 39.药物血浆半衰期是指

A 药物的稳态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 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C 组织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 血浆中药物的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E 肝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40.地高辛的半衰期是36h,估计每日给药1次,达到稳态血浆浓度的时间应该是 A 24h B 36h C 3天 D 5至6天 E 48h 41.t1/2的长短取决于

A 吸收速度 B 消除速度 C 转化速度 D 转运速度 E 表观分布容积 42.如何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

A 每隔两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 B 每隔一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 C 每隔半个衰期给一个剂量 D 首次剂量加倍 E 增加给药剂量 43.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

A 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B 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 C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 D 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 E 药物的消除过程已完成 【B型题】

A 立即 B 1个 C 2个 D 5个 E 10个 44.每次剂量减1/2,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浓度 45.每次剂量加倍,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浓度

46.给药间隔时间缩短一半,需经几个t1/2达到新的稳态浓度 【X型题】

47.影响药物跨膜被动转运的因素有

A 药物的分子量 B 药物蛋白结合率 C脂溶性 D药物的极性 E 药物的代谢 48.可避免首关消除的给药途径为

A 口服给药 B 舌下给药 C 直肠给药 D 静脉注射 E 吸入给药

49.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会影响下列哪些药动学和药效学指标 A 减少代谢 B 影响清除率 C 减弱药物的作用 D 增加毒性 E 作用时间延长

50.口服给药时药物大部分在肠道吸收是因为

A 肠道吸收面积大 B 肠道血流丰富 C 肠蠕动快 D 药物与粘膜接触机会多 E 药物在肠道溶解好 51.关于生物利用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指药物被吸收利用的程度 B 指药物被机体吸收和消除的程度 C 生物利用度高表明药物吸收良好 D是检验药物质量的指标之一 E 包括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52.关于药酶诱导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增强肝药酶的活性 B 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 C 减慢其他药物的代谢 D 是药物产生自身耐受性原因 E 使其他药物血药浓度降低 53.关于肝肠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A 结合型药物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B 在小肠内水解

C 在十二指肠内水解 D 经肠再吸收进入体循环 E 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54.有关药物血浆半衰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血浆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 血浆半衰期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 可依据血浆半衰期调节给药的间隔时间 D 血浆半衰期长短与原血浆药物浓度有关 E 一次给药后,经过4~5个半衰期已基本消除 55.关于一级动力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血浆中药物浓度成正比 B 半衰期为定值 C 每隔1个t1/2给药一次,经5个t1/2血药浓度达稳态 D 是药物的主要消除方式 E 多次给药消除时间延长 56.关于负荷剂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指首次增大给药的剂量 B 口服首次加倍的剂量 C 在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D 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E 只需2个t1/2后便可达到Css

四、简答题

57.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包括哪些过程? 58.口服给药影响药物吸收因素有哪些? 59.结合型药物有什么特点?

60.生物转化方式可分为几类(相)? 61.药物自体内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62.肾排泄药物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

63.不同药物竞争同一血浆蛋白而发生置换现象,其后果是什么? 64.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有何不同? 65.试述半衰期的意义。 66.试述稳态浓度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药物依赖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当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

2.药物依赖细胞上的特异性载体(如泵),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

3.一种特殊的被动转运,药物通过与生物膜上的特异性载体可逆性地结合而顺差扩散,有竞争和饱和现象。

4.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跨膜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5.是指药物经胃肠吸收时,被胃肠和肝细胞代谢酶部分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

6.药物分布是指药物从血液循环中通过跨膜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

7.包括血-脑、血-脑脊液、脑脊液-脑三种屏障,其中以血-脑脊液屏障尤为重要。大分子、高解离度、高蛋白结合率、非脂溶性药物不易透过此屏障。

8.是指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约有100多种同工酶,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

9.能使药酶的量及活性增高的药物称药酶诱导药。 10.能使药酶的量及活性降低的药物称药酶抑制药。

11.在肝细胞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药物排入胆汁后,随胆汁进入小肠,在小肠则被水解释放出游离药物,游离药物再由肠吸收入血的过程称肝肠循环。 12.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制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升降的曲线。

13.是指药物吸收进入机体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生物利用度=×100%。

14.是假定药物均匀分布于机体所需要的理论容积,即药物在机体分布平衡时体内药物总量(A)与血药浓度(C)之比。

15.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分布,并在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其各器官的药物浓度虽不一致,但均与血浆在动态平衡下随消除规律而同步衰减,因此可将机体视作一个房室。

16.多数药物吸收后首先分布于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然后再分布到血流较少的

实际吸收药量给药剂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