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案例分析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2 12:04: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守 株 待 兔》

----大班语言

姓名:孟小琴 班级:大四班 2016年1月

《守株待兔》

____大班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2、初步尝试根据画面线索提问,喜欢愿意表述。 活动准备:图片 ppt

关 键 点: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故事只有图片,所以小朋友要认真、仔细的看,才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2、幼儿观察图片(从开始到农夫天天站在树下)。 3、观察解惑,初步感知。

(1)看了故事前面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兔子自己撞在树上的事情会不会天天发生?

师:这样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偶然的、碰巧的、难得的事。

(3)还有谁想问问题的? (4)我也想问一个问题,如果农夫一直这样等下去,田里的庄稼会

怎样?

(5)幼儿观察故事后半部分图片。

(6)故事看完了,你现在有什么话要说?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4、完整欣赏,加深理解。

(1)下面,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一遍。一会请你来说说:你觉得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5、了解名字,延伸活动。

师:刚才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守株待兔。

6、延伸:“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许多成语像“守株待兔”一样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小朋友回家可以向爸爸妈妈学一些成语故事,以后我们来讲给大家听。愉快结束。

附:《守株待兔》

古时候,一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一只野兔从草丛里窜出来。它见有人,非常害怕,于是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树干上,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农夫回到家,吃着香喷喷的野兔肉,非常高兴。 第二天,农夫来到地里,可他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勤快、专心干活了。他总希望再有兔子窜出来撞在树干上。后来,农夫干脆不想花费力气,他不再种地,每天守在树干旁,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

没有再得到兔子,而农田里的苗因为他无心照顾而慢慢枯萎了。农夫伤心地哭了。

活动案例分析

一、说教学目标

考虑到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寓言故事本身的特点,以及《纲要》的精神,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因而,本次活动应当引导幼儿积极地与寓言故事相互作用,拟通过为幼儿创设学习的情景,引导幼儿运用原有的知识、自发的投入重视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

现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一些阅读图书的经验和方法,能回答针对图画书内容提出的预期和假设的提问,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按照一定的顺序阅读并理解所阅读的内容。而且结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与寓言故事本身的特点,我将目标定位于以下两方面: 1、理解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2、初步尝试根据画面线索提问,喜欢愿意表述。 二、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我们中国最具特色的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尔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