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材料科学基础》作业-答案全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16:16: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端。

24、固溶体不平衡凝固时, 凝固速度很慢,充分对流、搅拌,扩散很快混合均匀 条件下凝固后溶质分布愈不均匀,宏观偏析愈严重。

25、成分过冷是 由液相浓度变化引起熔点变化,与实际温度分布之差决定的特殊过冷现象。

26、界面前沿温度梯度G 越小,凝固速度R越大,成分过冷倾向大。 27、液-固界面前沿成分过冷区越大,晶体越易长成 树枝状 形貌。 28、常见的共晶组织形态有片层状、棒条状、球状、针状、螺旋状 等。 29、铸锭组织包括激冷层(表面细晶区) 、 柱状晶区 和 中心等轴晶区 三个晶区。

30、对于液-固相变过程可通过控制过冷度来获得数量和尺寸不等的晶体,要获得晶粒多而尺寸小的细晶,则△T 大 。

第七章 晶态固体材料中的界面

15、表面能来源于表面原子一侧无原子键结合(断键),能量较高 ;一般地,

最密排 表面,割断的键数 少 ,表面能最低。因此,晶体的外表面一般为 最密排面 。

16、根据晶粒取向差的大小,晶界分为 小角晶界 和 大角晶界 。 17、小角晶界分为 倾转晶界 和 扭转晶界 。倾转晶界由 刃位错构成,扭

转晶界由 螺 位错构成。

18、晶界迁移的驱动力是 变形储存能 和 弯曲界面化学位差 。晶界移动的结

果是小晶粒 消失(更小) ,大晶粒 长大 。

19、根据两相界面上的原子排列情况,相界分为共格相界,半共格相界

和 非共格相界 。

20、在晶粒内部形成第二相时,若第二相和基体之间的界面能大,则其形状一

般为 球状 ,若要减少弹性应变能,一般会长成 薄片(圆盘) 形状 21、单相多晶体平衡时一般规律是两个晶粒相遇于 晶面,三个晶粒相遇于 晶棱 ,四个晶粒相遇于 角隅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