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天津滨海新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5 16:42: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93.A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某快递公司通过不断改进和更新工具,使得其送快递的效率大为提高,即在单位时间里,用较少的快递员送达了较多的产品.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Ⅰ:题干没有涉及到利润与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不能推出送快递的效率提高了,错误;

Ⅱ:今年比去年送货量增加了一倍,快递员增加了100人,题干没有提到去年快递员的总数,无法比较送货效率是否提高,错误; Ⅲ:今年比去年送货量增加了一倍,快递员增加了10%,送货效率提高了,正确.

A项:只有Ⅲ能支持结论,当选; B项:Ⅰ不能支持结论,排除; C项:Ⅱ不能支持结论,排除; D项:Ⅰ不能支持结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4.C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李某坐地铁上班. 论据:李某不会开车.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所有坐地铁上班的人都不会开车,是由论点推向论据,搭桥方向反了,排除;

B项:说的是会开车与不坐地铁之间的关系,与论点无关,排除;

C项:所有不会开车的人都坐地铁上班,李某不会开车,所以李某坐地铁上班,在论点与论据之间建立联系,由论据向论点搭桥,当选; D项:说的是会开车与不坐地铁之间的关系,与论点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5.A 【解析】:

分析题干已知信息: ①甲、乙管理水平相当; ②乙、丙都有责任心; ③丙、丁并非都有责任心;

④四人中三个人责任心强,两个人管理能力突出,一个人知识丰富;

⑤大学毕业生甲、乙、丙、丁至少符合条件之一; ⑥只有一个人完全符合合格教师的全部条件.

题干涉及的人和信息较多,可列表(表格数字代表符合该条件的人数)如下:

由条件②乙、丙都有责任心,以及条件④三个人责任心强可知,乙、丙一定都有强烈的责任心(若乙、丙均无强烈的责任心,则符合强烈的责任心的最多只有两位,与题干矛盾).

再由条件③丙、丁并非都有责任心,可知丁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则甲一定有强烈的责任心,如下表所示:

再由条件⑥只有一个人完全符合合格教师的全部条件,以及条件④一人知识丰富可知,拥有丰富知识的大学生一定不是丁.再由条件⑤大学毕业生甲、乙、丙、丁至少符合条件之一可知,丁一定有突出的管理水平.如下表:

再由条件①甲、乙的管理水平相当,以及条件④两个人管理能力突出可知,甲乙一定没有突出的管理水平(如果甲、乙都有突出的管理水平,此时有突出管理水平的已经有三位,与题干矛盾),所以丙一定有突出的管理能力.如下表:

由条件⑥只有一个人完全符合合格教师的全部条件,此时甲、乙没有突出的管理水平,丁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知识,因此三个

条件都满足的人只能是大学生丙.如下表:

故正确答案为A. 96.B 【解析】:

根据条件①红色对面是黑色,可知红色和黑色是相对面,则红色与黄色、蓝色、绿色、白色都是相邻的,而且黑色与黄色、蓝色、绿色、白色也都是相邻的,排除A项、C项;

剩余四种颜色,根据条件②蓝色和白色相邻,以及条件③黄色和蓝色相邻可知,蓝色与白色、黄色、红色和黑色相邻,因此,蓝色和绿色是相对面,白色和黄色是相对面,排除D项.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97.D 【解析】:

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只是说通过查询“信用身份证”,可以很大程度缓解社会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失信者实行心理上的威慑,它是否具有权威的证明力和公信力无从知晓,无中生有,排除;

B项:题干只是说查询信用记录中的信用情况可以很大程度缓解社会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并没提及保证诚信的关键是什么,无中生有,排除;

C项:题干说的是一些失信事件的曝光,使得一旦道德体系坍塌,

社会将无法继续正常运转,没有提及是不是面临崩溃的边缘,程度比较重,无法推出,排除;

D项:题干指出通过查询“信用身份证”,可以很大程度缓解社会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失信者实行心理上的威慑,从而可以推出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的失信问题,所以是维护和重建社会诚信的有益尝试,可以推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98.D 【解析】:

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

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多,社会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就业压力大增,部分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还不到一半的水平.但是大专生的就业形势普遍好于本科生.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大专生就业期望值低,对工作要求低,所以找到工作的概率就大,可以解释,选非题,排除;

B项:工作更看重动手能力,本科生动手能力弱,所以就业形式没有专科生好,可以解释,选非题,排除;

C项:专科更偏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扩大,所以专科生就业形式好于本科,可以解释,选非题,排除;

D项:按正常道理来讲,越聪明越容易找到工作,大专生不比本科生聪明,应该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才对,不能解释为什么大专生的就业形势普遍好于本科生,选非题,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99.C 【解析】:

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