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5:48: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物,很少有我结交认识的。 ②裴垍迅速跃居相位,但器度严肃庄重,即使大官、前辈前来见他,也不敢用私事来求他。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参考译文】
裴垍,字弘中,是河东闻喜人。二十岁时考中进士。贞元年间,在对策中获得第一名,被任命为美原县尉。后被授予(任命)为监察御史,改任殿中待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郑瑜请裴垍主持考核词判,裴垍恪守正道,不接受请托,考核时都力求发现真才实学者。元和初年,被召入翰林院任学士。李吉甫从翰林承旨之职被任命为平章事。诏书将要下发的那天晚上,(他)对裴垍说:“宰相的职责,应该是要选拔贤良优秀的人,如今我却茫然不知可否。您很有识人之明,如今的杰出人才,请您对我说一说。”裴垍取笔写下那些人的姓名,写了三十多人;几个月之内,基本都被选用了,当时人们一致称赞李吉甫知人善任。
元和三年秋天,李吉甫出京镇守淮南,于是(皇上)让裴垍代替(他)任同平章事。第二年,加任监修国史。裴垍上奏说:“登朝官(定时入朝参见皇帝之官)中五品以上的任学士,六品以下的任直学士;如果不是登朝官,不管其品级大小,一律担任校理之职;其余的名称全都强制取消。吏馆所请的登朝官中的入馆者,都担任修撰;不是登朝官的,都担任直史馆之职。依循这些长期作为固定的制度。”
元和五年,(裴垍)患了中风病。宪宗大为嗟叹惋惜。第二年,去世时,(皇帝)为他停止朝会,赠给助丧葬的物品及礼仪加等,追赠(他)为太子少博。
裴垍最初担任翰林学士任职时,正是宪宗皇帝刚刚平定蜀地的战乱的时候,宪宗皇帝励精图治,专心理政,机密事务,全都交给裴垍办理。裴垍做事小心谨慎,合乎皇帝的心意。裴垍主持朝政以后,他整顿法度,请求惩治不法行为,考核官员们的政绩,都被皇上欣然采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被监军许遂振诬陷,皇帝下诏让他担任闲散官职。裴垍说:“因为一个宦官而得罪朝廷重臣,这样不可以!” 请求授予他吏部侍郎一职。严绶担任太原太守,那里的政务全部由监军李辅光,裴垍弹劾他(严绶)懦弱无能,让李鄘代替他。建中年初定两税法,整顿规定固定的赋税,但是实物更贵重,钱币反而轻贱;后来货币与实
物的轻重相反,百姓的支出比最初增加了一倍,以往的赋税更加严苛,平民百姓又陷入困境。等到裴垍做宰相后,他上奏朝廷禁止这件事,从此百姓稍微得到休息(或稍微安定)。
裴垍虽然年少,刚刚当上宰相,可是他却器度严峻庄重,有法度,即使权贵大官,前来见他都不敢用私事求他。言官进言时事政务的得与失,按照旧例,掌握权力的人大多不喜欢言官履行自己的职责。裴垍在中书省时,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从拾遗升为补阙,到他们在朝廷上参拜答谢时,裴垍在朝廷上指责严休复说:“独孤郁和李正辞二人勤勉不懈,进献忠言,严补阙的业绩,也许和他们有所不同。严休复惶恐惭愧地退了下去。裴垍在翰林院时,推荐李绛、崔群一同掌管机密决策,等到位居宰相,任用韦贯之、裴垍担任知制诰之职,提拔李夷简担任御史中丞,这些人后来都相继担任宰相,都有很好的名声。
史臣说:裴垍精深于鉴别人才,举贤任能,辅弼帝王践行王道。人们所说的“经天纬地这样的大臣”,恐怕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吧?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篇》)
材料二: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篇》)
(1) 孔子说的“文质彬彬”中的“文”在材料一中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讲诚信。
(2)结合材料二,评析君子“修己”的积极意义。 【答案】 (1)要守礼;要谦逊。
(2)“修”指修养自己,做到以义为根本,按照礼的标准来实践,使自己具有谦逊、诚信等高尚品德,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所在。“修己”的目的不仅在于提升自己,更在于为他人、为天下着想。
【解析】【分析】(1)孔子说的“文质彬彬”中的“文”指学问,文采,是合乎礼的外在表现;材料一提出了君子的四条行为准则。即以道义作为修身的本质,并以礼制作为载体来运行,通过谦逊来表达,通过诚信来圆满地完成。因此“文质彬彬”中的“文”在材料一中具体表现为一“礼以行之”。事情该怎么办,已经有定见、有主意了。但是,并不鲁莽粗暴地去做,而是有礼有节,照顾别人的感受。不疾不徐,周旋曲折,不自以为代表道义,就有“道德优越感”,觉得别人都不对,轻视他人。二“孙以出之”。“孙”,是逊,谦逊。出,是出口,说出口。跟人说出自己的意见,要非常谦逊地沟通,和蔼而有和顺之美。即便不按对方的意见办,也能谦逊耐心地倾听。三“信以成之”。最后怎么成就这件事情呢,自始至终,全是一片真切诚实之心,以贯彻于应事接物之间,而绝无一毫虚伪矫饰之意。这样就
能信以成之,把事办成。 所以,此两空应该填“要守礼、要谦逊”。(2)依据材料二:子路问如何修养自己,成为一名君子,孔子告之“修己以敬”——修养自己的敬德。敬德是什么德?钱穆先生说:“修己以敬即修己以礼也。礼在外,敬其内心。”即“礼主敬”,可知这“敬”乃是礼的最核心观念,存乎己心,需要自己内心里首先要建立求敬的观念,一旦达到了,外在表现就是知礼。子路又问如此就够了吗?孔子告之“修己以安人”——修养自己是第一步,修己用于安人——使人安乐,这是第二步。使哪些人安乐?从下文推断,此处的人是能与自己直接接触到的人,在家如家人,工作如同事等。子路又问如此就够了吗?孔子告之“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使天下百姓安乐,这是第三步,也就是孔子说的“博施于民”,一个君子追求的终极目标。要做到这点就困难了,因为孔子说就算是像尧舜那样的明君还怕感到力量不足。孔子层层递进,向子路描述了君子的成长三步曲,从修养自己的内心开始,逐步扩展,由己及人及天下人。由此可归纳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⑴要守礼;要谦逊。
⑵“修”指修养自己,做到以义为根本,按照礼的标准来实践,使自己具有谦逊、诚信等高尚品德,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所在。“修己”的目的不仅在于提升自己,更在于为他人、为天下着想。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通读全段,翻译大意,然后和孔子说的“文质彬彬”的含义进行理解。
⑵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本,依照礼来实行,用谦逊的言语来表述,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样做才是君子啊!” 材料二:
子路问:“在上位的君子,该如何始得呀?”先生说:“把敬来修己。”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先生说:“修己可以安人。”
子路又说:“这样就够了吗?”先生说:“修己可以安群众。若说到安群众,就连尧舜也还怕力量不足呀!”
10.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萧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俨然,虽造次之间,必由法度。性聪敏,博学,善属文,释褐著作佐郎,侯景之乱,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之,引曰:“诸王力争,祸患方始,今日逃难,未是择君之秋。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于是与弟彤及宗亲等百馀人奔岭表。时始兴人欧阳颜为衡州刺史,引往依焉。颜后迁为广州,病死,子纥领其众,引每疑纥有异,因事规正,由是情礼渐疏。及纥举兵反, 时京都士人岑之敬等并皆惶骇,唯引恬然,谓之敬等曰:“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复何就惧乎?”及章昭达平番禺,引始北还。高宗召引问岭表事,引具陈始末,帝甚悦,即日拜金部侍郎,引性抗直,不事权贵,左右近臣无所造请,高宗每欲迁用,辄为用事者所
裁。及吕梁覆师,戎储空匮,乃转引为库部侍郎,掌知营造弓弩槊箭等事。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牣。十二年,吏部侍郎缺,所司屡举王宽等,帝并不用,乃中诏用引。时广州刺史马靖甚得岭表人心,两兵甲精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数有战功,朝野多生异议。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还至赣水,而高宗崩,后主即位,转引为中庶子,以疾去官。明年,京师多盗,乃复起为贞威将军。时殿内队主吴璡,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多所请属,引一皆不许。引族子密时为黄门郎,谏引曰:“李、蔡之势,在位皆畏惮之,亦宜小为身计。”引回:“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为李、蔡改行。就令不平,不过解职耳。”吴璡竟作飞书,李、蔡证之,坐免官,卒于家,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陈书·萧引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B. 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C. 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D. 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指人的表字,古人自称可以用名,表示谦虚;称人可以用字,表示尊敬。 B. 褐,是用葛等材料制作的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指脱下粗布衣服,代指做官。 C. 崩,古代称帝王死为“崩”,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崩殂”即为此意。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 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引明辨时势,率家南迁。侯景叛乱时,朝士大多前往归附梁元帝,萧引认为这不是选择君主的时机,主张前往南边,于是率领家人亲属等一百余人逃往岭表。
B. 萧引见微知著,处变不惊。欧阳纥统领父亲部众时,萧引常怀疑欧阳纥有异心,进而加以规劝纠正,到欧阳纥兴兵造反时,其他人惶恐不安,萧引毫不惊讶。
C. 萧引治理有方,受到器重。萧引任库部侍郎时,仅一年就使器械充足;后来吏部侍郎一职空缺,有关官员屡次举荐王宽等人,高宗都不用,而是亲自下诏令任用萧引。 D. 萧引不附权贵,受到连坐。萧引多次拒绝当时宫殿内的队主吴璡以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人的请托,于是他们对萧引不满,萧引因为他人牵连被免职。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复何忧惧乎? ②左右近臣无所造请,高宗每欲迁用,辄为用事者所裁。 【答案】 (1)D (2)D (3)D
(4)①君子修身是用来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是用来行道义,还有什么可忧虑畏惧的呢?②萧引不曾去拜访皇帝身边的近臣,高宗每次想要提拔任用他,总被当权的人阻碍 【解析】【分析】(1) “观”的宾语为“马靖”,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悟”的领悟的意思,宾语为“旨意”,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句意:高宗因为萧引熟悉岭外情况,就派萧引去看马靖,观察他的举措,委婉地令他送人质。萧引奉密旨南行,已到番禺,马靖就领悟了高宗旨意,遣送全部儿子和弟弟去都城做人质。故选D。 (2)D项,“‘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错误。“师”,指军事规模、建制单位,分为三类师。在中国古代,师曾是商、周军队的建制单位。单用并不能指代国都。故选D。 (3)D项,“受到连坐”“于是他们对萧引不满,萧引因为他人牵连被免职”与原文不符,原文“坐免官”意思是“被判罪免官”。故选D。
(4) “正”,使动,使……正;“以”,介词,用;“君子正身以明道”,君子正身以(之)明道(省略句);“直”,使动,使……正直;“亦……乎”,有……呢;“忧惧”,忧虑畏惧。 “造请”,登门晋见;“迁用”,提拔任用;“为……所”,表被动,被;“用事者”,执政的人,当权的人;“裁”,裁制,此处意译为阻碍。 故答案为:⑴D;⑵D;⑶D
⑷ ①君子修身是用来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是用来行道义,还有什么可忧虑畏惧的呢?②萧引不曾去拜访皇帝身边的近臣,高宗每次想要提拔任用他,总被当权的人阻碍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⑵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⑶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⑷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附参考译文】
萧引字叔休。为人端庄正直有才识和度量,看上去矜持庄重,虽是仓猝之间,做事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