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14 18:58: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相应的实体—属性关系如下:

1.病人(身份证号,姓名,出生日期,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出生地,民族,国籍,工作单位及地址,电话,邮政编码,户口地址,联系人姓名,联系人地址,联系人电话,是否住院)

2.住院病人(住院号,姓名,入院科别,入院时间)

3.医生(医师编号,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民族,国籍,户口地址,婚姻状况,年龄,住址,电话,专业技术职务,备注)

4.住院医生(姓名,医师编号,所属科室,是否当值)

5.住院病案(病案号,病人姓名,住院号,入院科别,入院病室,入院时间,入院情况,转科情况,出院科别,出院科别,出院病室,出院时间,入院诊断,入院后确诊时间,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其他)

6.床位(床号,住院号,姓名,经管医生,护理人员号码,是否空床,治疗结果,床位租金,入院日期, 住院天数,交费方式)

7.病区(病区名,床位数,负责人,入住人数,出院人数,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死亡率,诊断符合率,床位使用率)

8.医嘱(诊断序号,诊断类别,疾病编码,疾病名称,启用日期,处理日期,医嘱内容,领药量,主治医师,病人姓名,住院号,出院转归,病理符合)

9.住院处方(处方号,诊断序号,处方内容,主治医师,病人姓名,住院号,附注)

10.检查项目(检查序号,诊断序号,病人姓名,住院号,检查类别,检查内容,检查日期安排,检查负责人员,检查结果,附注)

11.检验项目(检验序号,诊断序号,病人姓名,住院号,检验类别,检验内容,检验日期安排,检验负责人员,检验结果,附注)

12.手术项目(手术序号,诊断序号,手术名称, 手术室号,病人姓名,住院号,主刀医师,手术日期,麻醉方式,切口情况,手术持续时间,手术结果)

13.收费项目(项目列号,项目内容,病人姓名,住院号,收费类型,收款日期,收款员,收款金额,结账情况,结账金额,是否转账)

14.入院通知单(通知单号,门诊医师号,医师姓名,病人姓名,病人号,诊断建议,收费情况,批准与否)

第 46 页/共 60 页

15.出院通知单(通知单号,住院医师号,医师姓名,病人姓名,病人号,诊断建议,收费情况,批准与否)

解释一:新加入的“医生”“病人”两个实体。它们分别是“住院医生”和“住院病人”的超类。之所以要这样,原因是由于“住院病人”与“门诊病人”有很多相同的属性,这样就造成了数据冗余。而如果让他们相同的属性由一个超类“病人”来拥有的话, “住院病人”与“门诊病人”就可以继承它的所有属性,这样也形成了与门诊子系统的接口。“住院医生”“门诊医生”和“医生”也是同样的处理。

解释二:对于各类型的预约,由于其功能比较单一,可在相应的项目中以“日期安排”的属性来完成其功能(如“检查项目”中用“检查日期安排”来代替“检查预约”)。这样就使总E-R图比较的简洁了。

解释三:手术项目中涉及到的麻醉药品与器械在此总图中没有反应(画图出现分叉)。由于麻醉药品从属于药品,因此在“手术项目”中以“麻醉方式”描述其小类编号、药库号和品名,这样就不用单述“麻醉药品”一个实体了 (“药品”的实体、属性在药品进出管理子系统中描述,因此总图也不涉及)。对于器械这一个实体,由于此次只有门诊、住院、药品管理三个子系统,没有涉及器械的管理,因此在此图中略去。如是一个完整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则应该加入。

解释四:在图中该加入“出院通知单”这一个实体。由于图中空余不够,因此没有画出。其应与病人发生联系(与“入院通知单”相同)。

解释五:对于“住院医生”这个实体应有“工作安排”的这样一个实体与之联系。但考虑到其只要与“医生”发生联系即可,这样的联系将在汇总E-R图是再考虑,本部分则略去。

至此,本部分的E-R设计大体已经结束。在相应实体的属性中,必然有相应的冗余部分,此外,与其余子系统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