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2:50: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8?乐山)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B.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C.“后视镜”中的景物 D.树在水中的倒影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解答】解: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18?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A. B. C. D.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

(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 故选:C。

3.(2018?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舞台激光束

B. 错位的“铅笔”

C. 反光镜中的像

D. 水中的“倒影”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

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4.(2018?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

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 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图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虚像的上方,故B错误,故C正确。

D、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故D错误。 故选:C。

5.(2018?吉林)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2018?威海)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分析】(1)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 (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注意“斜射入”和“一般”;

(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进行判断。 【解答】解:

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安装一个硬纸板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故A正确;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

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但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C错误;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

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7.(2018?衡阳)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有: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 (4)所有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图中小孔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图表示的是近视线的成像情况,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由于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C正确;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8.(2018?海南)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 )

A.等于 0° B.小于 60° C.等于 60° D.大于 60°

【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