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机电专业综合理论试卷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8:30: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u1_FU1FU2AZ1Z2S1CS2R

题51图

52.(10分)题52图中,已知Rb1=20kΩ,Rb2=10kΩ,Rc=2kΩ,RE=1kΩ,RL=2kΩ,VBE=0.7V,β=40,VG=12V。试求: (1)(6分)输入、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2)(4分)若vs=10sin314t mV,Rs=2kΩ,写出vo的表达式。

+VGRb1C1+RS+~vS_Rb2RERC+C2RL+CE+vo-

题52图 53.(10分)求题53图中输出电压Vo。

E=12V,R1=3kΩ,R2=9kΩ,R3=R4=6kΩ,R5=R6=5kΩ。

R6R1ER2R4R5R3_+∞+VO△题53图

《机电专业综合理论》二模试卷 第 11 页 (共 23 页)

得分 阅卷人 复核人 六、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76分)

(注意:机械制图部分的作图,线型、标注等要规范, ....................否则扣分) ....

54.(19分) 如题54图所示的传动系统中,齿轮1为主动件,n1=1440 r/min,各齿轮均为标准渐开线齿轮,齿数分别为Z1=20,Z3=Z8=40,Z6=30,Z7=25。摩擦轮A的直径DA=300 mm,P为摩擦轮A的轮宽中点,可在M、N点之间移动。螺母和移动工作台为一整体,其他参数见图中标注。试回答下列问题。(第1~5、7小题每空1分,第6小题每空2分)

题54图

(1)摩擦轮A与B构成 (填“高副”或“低副”),摩擦轮 (填“A”或“B”)的轮面较软。由于 原因,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 (2)齿轮3和齿轮6属于 (填“直齿”或“斜齿”)圆柱齿轮,它们的模数 (填“相等”或“不相等”)。

(3) 该系统中有 个惰轮,设置惰轮的目的是 。 (4)滑移齿轮1处于左位时,工作台向 (填“左”或“右”)移动,齿轮7上的圆周力方向为 (填“向外”或“向里”),轴向力方向为 (填“向左”或“向右”)。

(5)若要求工作台以最大速度移动,应将滑移齿轮1设为 (填“左”或“右”)位,摩擦轮A设为 (填“上”或“下”)位。

(6)工作台的最大移动速度是 m/min。当要求工作台移动14mm时,齿轮1最少转 圈。

《机电专业综合理论》二模试卷 第 12 页 (共 23 页)

(7)若齿轮1的模数为2 mm,齿轮1和齿轮2的中心距为60mm,则齿轮2的齿顶圆直径为 mm,分度圆直径为 mm,基圆直径为 mm。 55.(每空1分,共20分)读题55图所示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55图

(1)该零件材料为HT200,其中HT表示 ,200表示 。

(2)主视图中有 处作了 剖视;A向是________图;C-C是 剖

视图图;俯视图是 剖视图。

《机电专业综合理论》二模试卷 第 13 页 (共 23 页)

(3)主视图中③处是 图,用于表达该处 形状,其轮廓用 线绘制。

(4)H7表示 代号,?40H7中,?40表示 ,

H表示 代号,7表示 。

(5)主视图中,局部结构①上两螺孔的距离为 mm,①、②处前端面之间

的距离为 mm,①处左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度。 (6)C1.5中,C表示 。

(7)图中?20H7孔的定位尺寸是 、 。

56.(10分)将题56图中的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并补画全剖的左视图。

题56图 57.(共27分) 题57图为某液压系统原理图。工作时要实现“夹紧—快进—工进—快退—停止—松开” 的自动循环动作。液压泵的额定压力为2.5MPa,额定流量为4.2×10m/s,元件3的调定压力为2 MPa,元件4的调定压力为1MPa,缸9和缸10的活塞面积为4×10m,杆面积为3×10m ,缸10工进时,元件12两端压力

《机电专业综合理论》二模试卷 第 14 页 (共 23 页)

-3

2

-3

2

-43

差为0.5 MPa,工进速度为0.02m/s,且工进速度可调,其它损失不计,回答下列问题。(第1小题每行1分,第2~8小题每空1分,第9、10小题每空2分)

题57图

(1)填写电磁铁动作顺序表(电磁铁得电为“+”,失电为“-”)。 工作顺序 夹紧 快进 工进 快退 停止 松开

(2)元件5的作用是 。

(3)缸10工进时采用的是 调速回路,此回路的速度稳定性_________(填“好”或“差”),运动的平稳性 (填“好”或“差”),元件3在该回路中的作用是 。

《机电专业综合理论》二模试卷 第 15 页 (共 23 页)

元件 1YA 2YA 3YA 4YA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