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0)《课程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4 11:58: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0280)《课程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1:[论述题]

一、简述课程的研究对象、范围和作用。

二、试述不同时期课程演进的特点及制约课程变化的主要因素。 三、试述科学化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及基本观点。 四、试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观。

五、试述概念重构主义的课程观。

六、试述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及对课程的影响。

七、、试述自然主义哲学思潮及对课程的影响。

八、试述主知主义哲学思潮及对课程的影响。

九、简述布鲁姆的心理结构观及对课程设计的启示。

十、简答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及对课程设计的影响。

十一、简答认知结构主义的学习观及对课程设计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简述课程的研究对象、范围和作用。

课程理论是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课程改革的理论。课程论课程理论也即研究“教

第 1 页 共 21 页

什么”的理论,是一门系统研究课程结构与功能、课程设计原理、实施方法和评价手段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关注如下一些问题:

1、 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问题;2、课程设计的基础问题;3、课程编制原理问题;

作用:1、它能使教育目标具体化,因此也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2、 课程决定着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方式。不同类型和特征的课程需要不同

的方法。3、课程决定着教学的组织形式。 4、课程决定着评价的方法。 二、试述不同时期课程演进的特点及制约课程变化的主要因素。 1、古代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学程”,此外还有:伦理本位的课程观;服务于个别传授教学形式的教学内容;文献修订的编制方式;分科课程的表现形式。古代课程设置的特点表现为“学程”。无论是西方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还是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有这样的特征。

2、近代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教程”。在西方课程的设置中表现得犹为明显。这主要因为学校教育体制逐步确立,成为主要教育形式的缘故。文艺复兴之前学校课程为教会垄断;文艺复兴后人文学科兴起,古典语文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资本主义时期自然科学进入学校课程,数学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量增设

人文学科(现代本族语、现代外国语,历史、公民、地理 ) 但课程的设置有重理轻文和忽视劳动技术教育的缺点。 3、现代的课程特点表现为“教程”和“学程”结合。

具体表现:课程价值观的多元化取向;课程内容的文理内容的兼顾;课程类型的多样化。

影响课程演变的因素: 1、社会生产的需要2、科学技术的进步3、教育宗旨的规定

4、培养目标的要求;5、哲学思想的影响 6、社会文化的传统;7、儿童身心的发展 8、学校类型和制度

三、试述科学化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及基本观点。

1918年博比特《课程》的出版标志着课程理论研究的兴起。1923年查斯特的《课程编制》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得以形成。之所以称为科学化课程,主要因为其深受“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ilor)思想的影响。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把科学等同于效率,把人视为生产工具。

博比特的基本主张:课程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准备经验。提出活动分析法。就是把人的活动分解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并以此确立课程目标、组织内容的方法。

博比特首次提出课程开发的概念,并确立了基本步骤: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

美国的泰勒提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的目标模式。

<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