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2 14:36: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表现

以小组合作形式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参考教材中两幅学生作品的表现形式,可选择现代穿插、用平行透视(一点透视)、用成角透视相结合的方法老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四、评价,延伸

学生自评和小组评,看看自己或他人是否学会了、了解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划出了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 第二课时:《不同物象的表面特征》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特征,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各种物体的表面特征。

2.通过欣赏、体验与尝试,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表现生活,用于创造美好生活得情感。 学习要点:

重点:学习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来表现物体表面的特征。

难点:如何运用平滑、粗糙、流畅、生涩、轻快、厚重、柔和、硬朗等不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不同表面特征的物品,如实物、图片资料、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片,观察感受自己熟悉的金属、玻璃、毛皮、塑料等物品。 说说他们的表面特征。 二、欣赏作品

引导欣赏安娜?拉诺茨的作品《呆呆地走着》,并说说它的特征。 你认识豪猪这种动物吗?

豪猪是浑身长满尖刺的、直立行走的一类野猪型动物,它们居住在干旱的卡里姆多种不平原上。一旦遭遇敌人,它们通常会呼朋引伴地冲上去,抖动身体射出北部的尖刺——这会让大部分敌人落荒而逃。 它身上的刺给你什么感觉?

13

尖利、粗硬的线条是怎样画的? 用这样的线条还能表现哪些物体?

以小组的形式欣赏、探索《洁》和《红壶》两幅作品,到各组进行知道,适时引导“美术与科技”的相关点,启发思考如何表现同类物品。

色彩表现:在大红中留出高光,表现出壶面光洁的特征。葡萄留出高光,表现其饱满多汁的特征。摄影作品,水龙头金属的坚硬感,番茄的光滑感、新鲜感,水的玲珑剔透感。

线条表现:用细而尖的线条表现尖利、刚硬的刺。用有区别的点与波浪线条表现粗糙的墙和木材表面。用有序而松散的线条表现毛茸茸的表面 三、制作

摸一摸各种物品,认真观察其表面特征,学习表现方法,思考用什么方法表现它们的特征。 进行绘画竞赛。

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以自主或合作表现的形式,以写生或者记忆画的形式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注意画面的构图美、立体感、空间感、仔细描绘物体前后、左右的穿越和遮挡关系。 四、评价

展示作品,以表现物体的表面特征、构图美、立体感、空间感为评价标准,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 第三课时:《用线条、色彩画感觉》 教学目标:

1. 学习以线条与色彩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知识; 2. 学会用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养成积极观察自然、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4. 培养细心欣赏、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学习要点:

重点:能运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觉; 能运用线条或色彩的美妙组合表达感觉。

难点:运用不同线条或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造型表现。运用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感受。

14

课前准备:有关表现自然景物和水果的图片以及绘画资料,多幅线描与色彩的抽象画。 教学过程:

一、寻找身边和大自然中的线条与色彩。(出示图片) 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线条和色彩的种类。 二、讨论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给人的感觉。 画一画,自己熟悉的线条与色彩。

演一演,用身体动作演一演,对线条或色彩的感觉。 说一说,对自己所画的线条与色彩组合的感受。 三、观赏、发现感受教材中的线条与色彩。 《春潮》

树枝、树叶与花朵分别用线条和点来表达,半抽象的画面表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流动的波浪线条,概括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形态。 《腰鼓舞》

流畅而简练的线条,传神地表现出舞者的动感。 《风的感受》

风的感觉是流动,是速度,使迎风起舞。 寒冷刺骨的感受是难受,是压迫,是紧缩和哆嗦。 《无题》

火红的色彩、流动的水迹,摇曳的绿色的笔触,使人感到生机勃勃、气氛热烈和情绪激动。 《盛夏的感觉》

主要通过色相的变化表达各种抽象的画面和不同的感情色彩。 红叶和雪山的色彩形成了暖与冷的鲜明对比。

一小组为单位对书中画家(小画家)的作品进行各种线条与色彩的比较、讨论,然后各小组汇报。

画家想表现什么感觉?他们运用什么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四、表现感受:选择线条或色彩表现感受

1.临摹画家作品中的线条与色彩(可想象变化),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15

2.把你对某种十五的感觉用不同的线条或色彩的组合画出来。 五、小组评价

1.能说一说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感觉。

2.能运用不同的线条组合,表现出自己的感觉。 3.能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感觉。

提示:积极向上、热烈、宁静、温暖、寒冷、欢乐、痛苦、轻松、躁动

第四课:《“构成”艺术宫》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