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方案 ()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5:55: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铺设薄木板隔离层,然后通过在垫层设置木枋上搭设内模板及满堂红脚手架,模板采用钢模板。内模板校正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绑扎沉井墙体钢筋,立外模板及外脚手架,内外模板封闭后,拉紧拉杆、支撑并校正,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复测验收立模,符合规范要求后放置漏斗,通过漏斗直接浇筑沉井墙体砼。为使砼不产生离析现象,漏斗每隔50cm设置一节颈口段。墙体砼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然后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拆模后进行洒水养生,当砼达到设计强度的95%以上时(至少7天养护龄期),即可开始下沉。

(6)掏挖、下沉 由于工业大道区域的地质十分差,为保证施工安全,沉井掏挖下沉采用不排水掏挖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抓斗挖土,先将沉井底中央部分的土方挖除,使沉井形成涡底,沉井即可靠其自重下沉,若刃脚处的土不会向中央塌落,则配以垂直高压射水辅助沉井下沉。

(7)第二、三节沉井制作 当第一节沉井下沉至预定标高的基础上,停止掏挖井内土方,在井体稳定后,即可开始制作第二节沉井。先将外脚手架接高稳定,沿

抓斗挖土示意图第一节顶部的拉杆螺栓上立第二节内模板,经校正后,绑扎钢筋,然后再立外模板,穿对拉螺栓(见下图),校正内外模板,然后浇筑第二节沉井墙体砼,浇筑方法同第一节。拆模养生达到强度后拆除内外脚手架即可下沉。

第三节沉井制作是在第二节下沉至预定标高的基础上,井体稳定后进行,施工方法同第二节。 φ12对拉螺栓@60×60cm10×10cm木枋@30cm钢模板φ10钢管斜撑第二(三)节沉井φ10钢管对撑@80×80cm已下沉部分沉井模板支撑示意图

(8)第二、三节沉井下沉

下沉施工方法同第一节沉井下沉,在沉井下沉接近设计标高前2m,应控制抓土量,注意调整沉井,避免沉井发生大量下沉或大的偏斜,造成难以按标准下沉至设计标高。

(9)沉井封底及底板砼浇筑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并稳定后,在8小时内沉井自沉量累计不大

于10mm时,可进行封底。

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由于施工场地所处的区域地下水位浅、地下水丰富,沉井将很难抽干水浇筑底板砼,在施工时采用不排水封底。在浇筑封底砼前,应将井底内的浮泥清除干净,铺碎石垫层30cm,封底砼用导管法灌注,灌注水下封底砼时,根据封底面积和每根导管的作用半径(混凝土流动半径)来确定布置导管的根数和位置。根据砼的坍落度,导管的间距控制在3.0~5.0m,本工程中导管间距为4m,在沉井内布置4个浇注点。

多根导管灌注封底砼的顺序:从低至高逐个进行,先进行周边井孔后中间井孔,以免基底浮泥及封底顶面的浮浆集中在基础边缘。

基底检查,在灌注封底砼前应进行基底检查,检查内容:a、沉井基底面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b、地质情况、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c、基地处理和排水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筑前在井面搭设混凝土浇筑平台(如下图示),采用φ250PVC管作为混凝土导管、漏斗、隔水球、提升设备、清孔设备、射水设备、抽水设备、振动器等。各种设备准备好后,采用一次对两点进行浇筑,采用对角浇筑水下混凝土浇注封底砼示意图沉井减速漏斗4cm厚木板20#槽钢漏斗灌注平台灌注导管封底。当一个导管灌注高度达到设计标高时,将导管拔离混凝土面,将漏斗及导管拆除,并用净水逐节冲洗干净,以备后用。浇筑完砼后,派水下蛙人对浇筑质量进行检查,如有漏洞,即时浇注处理。

(10)沉井施工质量标准

①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不得超过100mm; ②沉井水平位移不得超过下沉总深度的1%;

③矩形沉井刃脚底面四角中的任何两角的高差,不得超过该两角间水平距离的1%,且最大不得超过300mm;

④沉井倾斜度不大于1/50。 (11)沉井制作质量控制措施

①为使沉井墙体砼尽快达到下沉强度,在混凝土中家适量的减水剂、早强剂及速凝剂。

②钢筋绑扎立模,浇注砼均要求严格按设计资料、国家规范及规程进行施工。

③钢模板拼装整齐、顺直、漏缝嵌压密实。

④模板内清除干净,无杂物。严格控制浇注的砼坍落度,检查其离析度等,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浇筑。

(12)沉井下沉施工偏差

沉井下沉过程中容易出现下沉不均匀的情况,根据沉井下沉过程中产生偏差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纠偏。如下表所示:

序号 产 生 原 因 预 防 措 施 1 刃脚软硬不均 没有对称抽出垫木或未及时回填夯实 除土不均匀使井内土面高低相差过大 随时掌握地层情况,多挖土层较硬地段,少挖土质较软地段,多留台阶 认真制订和执行抽垫操作细则,注意及时回填夯实 除土时严格控制井内土面高差 2 3 4 5 刃脚下掏空过多,沉井突然下沉 严格控制刃脚下除土量 刃脚一角或一侧被障碍物搁住没有及时发觉或处理 排水开挖时井内大量翻砂 及时发现和处理障碍物,对没被障碍物搁住的地段,应适当回填及支垫 刃脚处应适当留有土台,不宜挖通,以免在刃脚下形成翻砂涌水通道,引起沉井偏斜 6 二、钢筋砼顶管 (一)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工作

由于顶管工程技术含量较高、施工难度大,为此我公司将做好充分的施工技术准备,确保工程按质、按期完成。

(1)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勘测资料,对顶管顶进线路的地层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依据以往的经验预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各种不利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措施。

(2)组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仔细审阅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及技术要求,确定工程难点和重点。

(3)对各复杂部位和关键部位进行技术讨论,做好资料、图表上墙等工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