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0:33: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过程与方法】

●利用手电当太阳,关上窗帘,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通过引导讨论总结出各地时差产生的原因,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知识的实用性,到达异国他乡时能换算时间。培养出学习本学科的热情。

【教学用具】

地球仪、简单的课件,时区分布表格(教材上)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教学方法】实验法,引导讨论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地球自转)

为什么当我国的最东端已是黎明时,而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黑夜? 为什么新疆的小朋友是在早上9点才去上学?(那里时间较迟) 学生回答出部分问题,教师适当补充。 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请2个学生到讲台前来演示,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老师再示范演示一遍,大家在观察一遍。 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大家互相指正。

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地球自转方向: 从赤道上空观察,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 在黑板上快速汇出三幅图:

图1,正侧视图;图2,北极上空俯视图;图3,南极上空俯视图。分别用粉笔绘出地球自转方向。 教师总结口诀:“南顺北逆”(教师适当解释)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一天(24小时),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利用手电,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正面向太阳(手电)和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也就是昼)还是白天(也就是夜)?

第二步:转地球仪(在北极上空看时呈逆时针方向),看某地(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用不同样色的粉笔标出:如北京、伦敦、华盛顿等)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如何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如上演示一遍,观察是思考:这几个城市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注意:这几个城市是怎样经过日出(清晨)、中午、日落(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如北京、伦敦、华盛顿等)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同一时刻(就好比是地球在不动的一瞬间)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要早地方时时刻是东早西迟。(教师适当补充总结)

课堂小练:看着教材上的昼夜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不同地点的时间

过渡

开课时咱们说到为什么新疆的小朋友是在早上9点才去上学?(那里时间较迟) 因为地方时有差异,那么不同地方时差有多少呢? 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 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古时人们判断时间,是以太阳升到最高也就是正午时为12点,各地太阳最高时刻不同,所以正午时间不同,所以各地时间就不同,存在时间的差异。

人们为了相互交流,人为规定了24个时间,经度每15度为一个时间,叫区时,使用这个时间的15经度范围内的地方叫时区,绘制成地图就叫时区表。

要想知道某地现在是什么时间,不需要记忆,只需要使用时区表,如图就可以查出。(下图置于大屏幕上,教材上有)

问题:明确已知时区和时间,求已知时区的未知时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