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3:03: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脂质体:根据磷脂分子可以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2、细胞质膜:曾称细胞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3、红细胞影:红细胞经低渗处理,质膜破裂,血红蛋白及胞内其他可溶性蛋白被释放后,仍保持原来的基本形状和大小的结构。又称血影。

4、脂锚定膜蛋白:膜蛋白基本类型中的一种。通过共价相连的脂分子插入膜的脂双分子层中,锚定在细胞质膜上。

5、膜蛋白:生物膜所含的蛋白叫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根据蛋白分离的难易程度及膜中分布的位置分为三大类,即外在膜蛋白(外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脂锚定蛋白。

6、去垢剂: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是一端亲水另一端疏水的小分子。

7、膜骨架: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有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1.膜的流动性,膜脂和膜蛋白均可侧向运动 8、流体镶嵌模型:主要强调:○

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

二、填空题

1、磷脂,糖脂,胆固醇

2、外在膜蛋白(外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整合膜蛋白),脂锚定膜蛋白 3、去垢剂

4、离子型去垢剂,非离子型去垢剂 5、膜的流动性,膜的不对称性 6、甘油磷脂,鞘磷脂 7、荧光漂白恢复技术 8、胆固醇,甘油脂 三、判断题

1.T 2.F 3.T 4.F 5.T 6.F 7.T 8.T 四、选择题

(1-5) CABDA (6-10) CCBCA (11-16) DACCCA 五、简答题

1: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 1 ○

2.: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 ○

5

3c:脂分子尾部的摆动。 ○

4d: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

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 2 ○

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在膜的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双分子层。 ○

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 3 ○ 2.:蛋白质分子一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质的类型,蛋白质 ○

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各自的特性和功能。 3:生物膜可看成是在双脂分子中嵌有蛋白质的二维溶液。 ○

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4 ○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排出,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号跨膜转导。 ○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是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的进行。 ○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 ○

6: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

7: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遗传病,恶性肿瘤,甚至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很多膜蛋白可作 ○

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1: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但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某些细菌质膜上的心磷脂 5 ○

除外,它具有4 个非极性的尾部。

2:脂肪酸碳链为偶数,多数碳链由16,18或20个碳原子组成。 ○

3:除饱和脂肪酸外,还常常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多为顺式。 ○

6 红细胞基本特点:正常的红细胞呈双凹型的椭球结构,中间浅薄,周缘较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内膜结构。

红细胞膜骨架基本结构:细胞质膜的一种特别结构,是由膜蛋白和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 功能: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与质膜蛋白连结并编织成纤维状的骨架结构,实现红细胞质膜的刚性和韧性,以维持红细胞的形态,限制膜整合蛋白的移动。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 名词解释:

1,渗透:由于质膜对水的可透性,水会从低溶质浓度一侧向高溶质浓度一侧运动,这种运动称渗透。

6

2,胞饮作用:胞吞物为溶液,形成的囊泡较小的胞吞途径称为胞饮作用。

3,简单扩散:疏水性的小分子或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进行跨膜转运时,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无需膜转运蛋白的协助,因此称为简单扩散。

4,协同转运:是指一类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二.填空

1. 一套特殊的膜转运蛋白的活性,质膜本身的脂双层所具有的疏水性。 2. 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应力激活通道

3. 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蛋白),间接提供能量(耦联转运蛋白),光能驱动 4. 离子跨膜运输,离子流

5. P-型离子泵,V-型离子泵,F-型离子泵,ABC家族 ,离子,小分子 6. 3,2

7. 同向转运 反向转运 Na+ 特异的氨基酸或葡萄糖分子 8. 中性 酸性 9,细胞质基质 2 三.选择

B A A A D C 四.简答题:

1.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在转运过程中需要能量的提供,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蛋白),间接提供能量(耦联转运蛋白),光能驱动三种方式供能。

被动运输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转运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的代谢能量。 2.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主要有三点区别: a.胞吞泡的大小不同。

b.胞饮作用是一种连续发生的组成型过程,吞噬作用首先需要被吞噬物与细胞表面结合并激发细胞表面受体,传递信号到细胞内并起始应答反应,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 c.胞吞泡形成机制不同。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或者这一类蛋白的帮助,而吞噬 泡的形成则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

3.工作原理:Na+-K+泵 ——实际上就是Na+-K+ATP酶,它有大小两个亚基,大亚基催化ATP

7

水解,小亚基是一个糖蛋白.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大亚基以亲Na+态结合Na+后,触发水解ATP.每水解一个ATP释放的能量输送3个Na+到胞外,同时摄取2个K+入胞,造成跨膜梯度和电位差,这对神经冲动传导尤其重要。

生物学意义:细胞内低Na+高K+的这种特殊离子环境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对神经冲动的传播以及对细胞的渗透平衡,恒定细胞的体积都是非常必要的。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 选择题

1~5 C C C B B 6~10 D C A D A 11~15 B C D B B 16~20 B A B A C 二、 填空题

1. 细胞色素、铁硫蛋白 2. 硒(Se) 3. 减小 增大

4. 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5. O2、CO2和H2O分子 6. 光合单位

7. 卡尔文循环、C4循环和景天酸代谢(CAM)途径 卡尔文循环 8. 18 12 9. 草酰乙酸 10. 热休克

11. 间隔或隔膜分离、收缩分离和出笌 12. 前质体 13. 从低到高

14. 细胞膜 线粒体内膜 15. 三羧酸循环、基质 16. 氧化磷酸化

17. 叶绿体膜 、类囊体和基质 三.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