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49: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不以温度画分。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当地称为冬季和夏季),4-10月或4-11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3月或11至翌年4月为旱季。雨季和旱季起因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辐合区(南北半球东风带或信风带之间的一个低压槽)的年度移动,当辐合区从其赤道以南夏季的位置向北移动的过程中,带来多雨的冬季。
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东北信风吹过沿海地区时没有失去很多的水分,在有些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位于地形障碍后面的地区雨量也很少,而迎风的坡地一般雨水充足。有些地区的雨量可供热带丛林茂密地生长,在其他地区可供真正的雨林生长。拉诺斯草原约从1-4月受到严重的干旱,然后从6-10月又遭受洪水氾滥;在哥伦比亚境内的拉诺斯草原4-11月的月降水量很少低于254毫米,在委内瑞拉的北部,年中前后降水量达到最高,每月共约254毫米。安地斯山脉附近年降水量最高,在哥伦比亚的比亚维森西奥(Villavicencio)达到4572毫米,愈接近中部平原年降水量显著减少,在委内瑞拉的努特里亚斯港(Puerto de Nutrias)为1143毫米。
与降水量相反,流域内年温差甚小,月平均温度不高于21℃,也不低于18℃。不论平均温度高低,月温差都很小。日温差比月温差大。在拉诺斯草原,乾季昼间最高温度超过35℃,干燥的风和夜间的凉爽带来解脱,正常最低温度为18-24℃。
奥里诺科河流域开始形成於第四纪(即过去的160万年)。高地上的大量物质被倾盆大雨冲入河中,河道不能容纳这样多的额外物质,於是河水漫过或冲决河岸,淹没低地,造成周期性的河水氾滥。在这
种情况下,水系表现得变化不定,其特点是河流改道,低地变为沼泽和潟湖。奥利诺科河三角洲迅速向大西洋伸展,而河水中积累的大量沉积物也在三角洲地区加速沉淀。
河水的大幅度涨落反映了雨季出现的模式。在10月至翌年3月的旱季或枯水期,玻利瓦尔城附近河水下游的平均深度约为15米;4月雨季开始时,河水明显有规律地开始上涨;在4-10月涨水期内,到7月河水达到高峰,此时玻利瓦尔城的河水深度约为50米。6-8月流域内的低地洪水氾滥,有些地方水深20米;8月末河水逐渐回落,直到10月再次达到最低水位。
干流最早的水文资料记载是玻利瓦尔城(Bolivar,距河口446千米),始于1923年。干流下游最主要的测站是距河口652千米的穆西纳乔站(Musinacio)。该站逐日观测始于1970年。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干旱季节的日平均流量最小只有330立方米/秒,而最大可达到81100立方米/秒以上,多年平均流量为30100立方米/秒。
奥里诺科河一年中有两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的涨水季节,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后的退水期间。在洪峰期间,流经奥里诺科平原的所有支流都有回水,所以河流流速变慢,泥沙随即淤积下来。干流水位降低时,支流比降增大,其中淤积在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人奥里诺科河,从而产生了第二次沙峰。
奥里诺科河的宽深比较大,许多河段的宽度达2.5千米。在旱季,30%-40%的河床暴露在外,沿江的河床形态清晰可见。
水能资源:奥里诺科河流域还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但由于流
域内人烟稀少,森林茂密,交通不便,除了在下游主要支流——卡罗尼河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和上游一些小支流进行小水电开发以外,该流域仍保持着原始状态。
植物:大部分的平原为无树平原。在低洼地区,有各种沼地草和莎草。在乾旱的稀树草原上以长梗的草为主,间有地毯草——这是旱季里呈现绿色的唯一的自然草。
平原上最为显眼的树木是沿河有冲积土的地区的廊状树林以及沿较小的水道狭窄排列的树木。安地斯山麓雨量充足的地区原先有阔叶常绿树。另外还有少数适应乾旱的树木如冬青叶栎和矮小的棕榈散布在开阔的草原上。不过,大部分这类天然的树木植被已因砍伐而减少。在圭亚那高原上有高大稠密的树林,有时会有小片的稀树草原间杂其间。奥利诺科河上游河谷的热带雨林有数百种树。三角洲地区大部分为红树林沼泽。
动物:经常在奥里诺科河地区出没的鸟超过1000种;较突出的有红、钟雀、伞鸟和许许多多的鹦鹉。鱼类也多种多样,有食肉的锯脂鲤、电鳗和一种可重达200磅的鮎鱼。奥利诺科鳄鱼是世界上同类鳄鱼中最长的,可达6米;河中还有凯门鳄和各种蛇,包括巨蚺。河中的沙洲上有一种大型侧颈龟,其龟甲可长达9米。昆虫则有蝴蝶、甲虫、蚂蚁和建造冢巢的白蚁。
平原上很少有本地的动物。大部分的哺乳动物蛰伏在溪边的树林里,而到草地上觅食。真正在草原上栖居的只有几种掘地洞而居的齧齿动物和20余种鸟。还有几种鹿和兔、食蚁兽和犰狳、貘、美洲豹
以及现在最大的齧齿动物水豚。
1.6. 居民
原住民:除马拉开波湖的瓜希罗人(Guajiro)外,委内瑞拉的原有居民大多数生活在奥里诺科河流域,其中最主要的原住民有南部高地的圭卡人(Guaica)和马基里塔里人(Maquiritare)、三角洲地区的瓦劳人(Warrau),以及拉诺斯草原西部的瓜希沃人(Guahibo)和雅鲁罗人(Yaruro)。这些民族与流域内诸河流的关系密切,这些河流为他们提供食物来源和交通。
居住模式:20世纪中叶前,居民区只有高度分散的、称为“牛群”的牧人小房,以及沿河下游的少数村庄和传教区。1937和1948年先後在委内瑞拉的拉诺斯草原东部和中部的埃尔蒂格雷(El Tigre)和巴里纳斯(Barinas)发现石油,开始在当时人口还十分稀少的地区发展工业和城市。几座当时的新兴城市,如埃尔蒂格雷,已发展为初具规模的城市。随著50年代开始的拓荒农民移居安地斯山麓和沿河谷地,集约农业也随之扩大。这些小农庄主要集中在委内瑞拉的瓜纳雷(Guanare)、阿卡里瓜(Acarigua)和巴里纳斯的附近和哥伦比亚的阿里阿里(Ariari)地区。
上述移民的涌入,使拉诺斯高度城市化,有一半以上的居民生活在人口为1万或1万以上的城市里。除玻利瓦尔城外,重要城市都建在不受洪水氾滥的高地上。城市规画反映了西班牙的影响:街道呈方格形,中央为一广场。与委内瑞拉相反,哥伦比亚境内的拉诺斯草原
和圭亚那高原人口成长较慢(除圭亚那城附近的地区外)。
1.7. 经济
资源开发:圭亚那高原矿藏丰富。在玻利瓦尔山和埃尔帕奥开采含铁量高的铁矿石;其他矿物有锰、镍、钒、铝土矿、铬,此外还有金和钻石。在委内瑞拉的拉诺斯和奥利诺科河三角洲已开采出石油和天然气。
长期以来,委内瑞拉的拉诺斯草原是南美洲的主要牧区之一,以牛群为主。此外平原上还有棉花、水稻和甘蔗的商业规模的种植,在流域的西北部和北部边缘的高地上,咖啡的生产很重要。为了开垦出大片的农业用地,开垦土地和控制洪水的工程已在三角洲地区计画就绪。
虽然农业和畜牧业仍然是奥里诺科河流域的经济支柱,但其经济基础已因开采石油和其他矿产品,以及建立某些工业而得到扩大。工业的发展集中在圭亚那城的周围,包括炼钢、炼铝和造纸工业。充分利用卡罗尼(Caroni)河大量水电潜能的马加瓜(Macagua)和古里水坝的修建,大大促进了圭亚那城的工业发展。能源的供应除了上述巨大的水电工程外,还有一条从奥利诺科河北岸的油田用管道引来的天然气作补充。
交通运输:奥里诺科河及其支流很早就是委内瑞拉内地原住民的重要水路,特别是在雨季洪水期间,引擎装在船身外面的汽艇是这一广大地区唯一的交通工具。大型江轮可从三角洲溯江而上,航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