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3:52: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官去感知外部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存在,形成关于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感觉经验;另一方面,人要以自己的理性思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形成关于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认识。
从逻辑的层面来看,由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归纳逻辑和关于概念发展的逻辑内涵两种新逻辑,深刻地显现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2、表象的存在与概念的存在(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偶然与必然) 全部感性的存在表现为表象的存在,全部理性的存在表现为概念的存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所构成表象与概念的矛盾。主体具有感性和理性,所以主体把握任何一个经验客体时候,它把客体把握一个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的存在。表象存在表现为现象的、个别的、特殊的、偶然的存在;概念存在表现为本质的、一般的、普遍的、必然的存在。表象的存在与概念的存在的矛盾使得我们经验对象把握为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偶然与必然的存在。
我们把世界区分为两大类存在:意识外的存在和意识界的存在。“表象”与“对象”的关系,是以“映像”为中介的。如果说映像是把对象移入到头脑之,表象则是在头脑中不断地“唤醒”已经移入人的头脑的种种关于对象的映像。
3、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认识的深入)
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运动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不是人的两种机能,它还是文化的产物。马克思说:“人的五官就是整个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感性和理性及表象和思想不是前后和分阶段的,而是伴随人认识始终。马克思
说,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混沌的整体的表象(思维把握表象,重复式的实践)—感性的具体(概念围绕表象旋转,处于概念名词阶段);形成片面的抽象思维规定(思想蒸发表象,改良式的实践)—理性抽象(至少联想、想象,表现为逻辑范畴);达到“许多规定综合”和“多样性统一”—理性具体(思想创造表象,创造性的实践,逻辑范畴的运动)。
只有思想蒸发表象,才能进行改良的实践活动。只有思维创造了表象,才能进入到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人们往往通过学习掌握了思维的片面,很难达到思维创造表象。
4、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思维蕴含着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绝对
性与相对性、暂时性与终极性)
理性思维的自身的矛盾性。恩格斯说:“思维的每次现实和个别的实现都是有限的、非至上的;按照思维的本性、思维的可能、思维的终极目的来说,思维又是无限的、至上的。”我们在经验水平上,把对象把握为确定的存在,而在反思的层面,我们把对象把握为非确定性存在。歌德说:“人们只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准确的知识,怀疑会随着知识一道增长”思维就是在确定和非确定性、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中把握对象。形成了人类思维的两种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人类永远寻求一种绝对性的东西。恩格斯说:常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其余都是鬼话。”黑格尔说:“人要达到全体的自由,但是全体的自由要诉诸各个环节的必然性。”人类任何的认识都是一种偏见。但是另一个方面,正如解释学的一个命题所说的“合法的偏见”。
大学生往往“相对”看成是绝对的相对,理论和实践中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行为中的无政府主义,不承认相对中的绝对。在你自己时代的认识水平上,这种合法的偏见,就是你这个时代的合法的认识,它具有绝对性。而在历史的展开意义上,它只不过是一种合法的偏见,因此,它又是一种相对性。
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同样构成了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无限是理论思维把握的一种矛盾的产物,在人的思维与经验的矛盾中,思维必然超越经验的有限性,而达到思维把握的无限性。黑格尔说:认识的“无限不是有限的叠加,而是有限的本身是真正的无限。无限是过程的无限。”它才构成了哲学史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不同水平的斗争,两者主要的分歧是:经验和理性何者为知识的源泉和准则。
5、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经验、超验、先验、体验)
经验分裂的自我意识:经验与超验(古代);经验与先验(近代);经验与体验(现代);在与在者(本体与变体)。休谟意识到经验自身内在的矛盾:对人所显现的全部的存在,都是人的经验的存在,而人要断言经验外的存在,必然要诉诸于经验的存在,而经验在回答经验外的存在的时候,经验本身沉默了。没有对理论上经验分裂的反思,无法理解本体论(现时讨论的物质本体论、自然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
人类的任何经验都成立于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之中。列宁说,从经验这个概念出发,既能是唯心主义的,也能是唯物主义。康德之前是经验与超验的关系,康德引申的是经验与先验的问题,现代哲学对传统哲学的反叛引进的是经验与体验(语言、生存论的转向)问题。
人们把普遍的必然性当成一个纯粹“在”的本体,把表象把握到经验的存在作为变体的“在者”。在是一个无规定的存在,在者是一个有规定性的存在—定在。康德提出先于经验的存在何以可能,先验是怎样的存在,提出经验与先验关系,不是描述认识的过程,而是认识的可能。现代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逐渐融合,解释论、生存论转向(经验与体验矛盾)。现在哲学界讨论,中西哲学的融合。
五、小我与大我的关系问题
人作为社会性的存在,表现在主客当中的主体的自身的矛盾,就是“小我”和“大我”的矛盾。
1、我的自我意识
我的自我内在的矛盾的分析,我不仅是作为“个体的我自己”,我还是指“我们人类”。小我和大我是我的生存的两种存在方式。大我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诸如家庭、集体、阶层、阶级、民族、国家和人类,因此又构成多层次的小我和大我的复杂关系:个体性与普遍性,独立性与依附性,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价值认同与价值规范等矛盾。正是这种多层次复杂关系,构成了人的丰富的社会性内涵。
人们在把握对象世界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作为小我和大我对立统一构成主客体关系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不简单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它蕴含着真善美的全部矛盾。只要作为人去认识世界,“我”既是作为“小我”,又是作为“大我”去认识世界的(人类文化);从实践活动方面看,人同世界的发生关系,每个人既是作为“小我”,又是作为“大我”同世界发生关系。
小我和大我中最普遍的矛盾就是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矛盾。在人类历史当中,有两种最基本的人类存在状态:一个是没有选择的标准的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人类2000多年来,就是以普遍性阉割了、取消了、淹没了个体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就是要消解普遍性对个体性的压抑。马克思说,每个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分不开的。另一种是没有标准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当我们用个体去消解、取代、拒斥普遍性的时候,又陷入了“没有标准选择的焦虑”。
2、我与社会(同时态)
小我和大我的矛盾现时的展开为同时态结构关系和历时态的发展关系。我与历史(历时态)的发展关系中去理解。
我与社会,表现为我与他人的关系,一种被称为互主体关系(或者主体际关系),另一种是互主客体关系;它表现第一层次的为三种基本关系:血缘关系(生命存在,如亲戚)、地缘关系(时空的存在,如邻里)、职缘关系(作为生产方式的存在,如同事)。形成了三种组织关系: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职缘共同体(单位、行业团体)。第二层次就是把全部社会关系概括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这三种社会关系是互动的。非市场经济是这三种关系领域的合一;而市场经济是这三种关系的分离。第三个层次,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一般分析阶级和国家,不分析家庭、单位、阶层、阶级、民族、国家、人类。
3、我与历史(历时态)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意味着人是历史性的存在。没有人的历史性,构不成人的真正社会性。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而已。作为人类的历史,构成历史主体的我,人既是历史的经常结果,也是历史的经常前提。人作为历史的前提和结果,人存在的三种方式:1、自然经济:经济生活的禁欲主义、精神生活的蒙昧主义、政治生活的专制主义;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依附性的存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2、市场经济:经济生活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的工具理性的思维取向、政治生活的民主法治的政治取向。“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人在对“物的依赖性”中丧失自己。3、以产品经济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4、我的独立性与依附性
由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矛盾构成了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人作为生命的个体,都必须具有它的独立性;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必然具有一定的依附性。这些矛盾构成了个人的价值认同和社会的价值规范,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价值理想等一系列矛盾。
在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中,第一,伦理道德问题,没有伦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得不到规范,没有道德,小我和大我得不到一种自我认同。(伦理是一个规范问题、道德是一个自我认同的问题)。第二,法律规范,同样是协调小我和大我的关系;第三,政治制度。上述三个问题,都必须承诺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理想。
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是一种依附性的存在。其表现为:缺乏自主性、缺乏自为性、缺乏自律性。这三性表现的是一种从众主义,是一种消极的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从众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是把集体看作是外部的、异己的力量。两者的区别在于:个人主义是以某种公开的、显著的甚至是极端的形式去损害集体利益而获得个人利益,而从众主义是以某种隐蔽的、曲折的甚至是屈从的形式去获得个人利益。
5、“我到底要什么”与“我们到底要什么”
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价值导向的矛盾就是我到底要什么与我们到底要什么的矛盾。“价值取向”则是基于个体的价值要求,对社会价值要求的认同或拒斥基本态度。“价值导向”,就是以社会的名义提出的价值要求,又以社会的名义引导每个个体认同这种价值要求。社会的价值导向,总是形成于具有普遍性的个体的价值取向,因而才有可能反过来去引导个体的价值认同;同样,个体的价值取向,总是蕴含着某种社会的价值要求,因而才有可能去认同社会的价值导向。这种“导向”和“取向”的矛盾关系,是在动态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不是既定的、僵死的关系。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每一个个人都存在着一种“历史视野”和“个人视野”之间的张力。
但是价值导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在总体上规范个人的价值取向。个人价值的取向的困惑,总是根源于社会价值坐标的震荡。现在有一种“耻言理想、蔑视道德、拒斥传统、躲避崇高、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社会思潮正在引起人们的困惑与忧虑。它具有不可逃避性的社会内涵。要解决“我到底要什么”的问题,关键是解决“我们到底要什么”的问题。
六、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人既是一个现实性的存在,又是一个理想性的存在。理想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活动方式。人是一个超越性、创造性的存在,它就是一种理想性的存在。人要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创造理想的世界和理想的人生,因此,人是一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