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3:22: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
第六章 总需求理论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并且整个银行体系不存在超额准备金,某人向中央银行出售的10000元债券获得现金存入银行,试用T形账户写出前三家的存款情况。
答:假定某人将向中央银行出售的10000元债券所得款项,以支票形式存入第一银行,交易结束后第一银行的T形账户如下:
第一银行
资产 准备金 +10000 负债 支票存款 +10000 第一银行在提取10%的法定准备金后,其余9000元全部用于贷款,按照假定借款者会将9000元款项全部存入银行。假设存入第二银行,则第一银行、第二银行的T形账户为:
第一银行 资产 准备金 +1000 贷款 +9000 第二银行 资产 准备金 +9000 负债 支票存款 +9000 负债 支票存款 +10000 同理,假设第二银行根据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取准备金后,将其余8100元全部用于贷款,借款者将8100元全部存入第三银行,则第二银行与第三银行的T形账户为:
第二银行
资产 准备金 +900 贷款 +8100 第三银行 资产 准备金 8100
负债 支票存款 +8100 负债 支票存款 +9000 2.如果一经济体在一年内,经济中的货币存量为10万亿元,货币的流通速度为10次,试求名义国民收入。
答:根据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货币×流通速度=物价×产出=名义国民收入,所以名义国民收入为100万亿元。
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同货币数量论在论述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时有何区别? 答: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中决定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的是货币收入水平,而决定投机动机的是利率的高低。在短期内,货币收入是相当稳定的,因此决定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是利率的变化。利率的变化是经常的,所以对货币的需求量不稳定。
弗里德曼则认为,决定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是恒久性收入,因此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很小,而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因为恒久性收入是指人们在长期中的正常收入,这种收入的稳定,决定了货币需求的稳定。
4.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与流动性偏好理论有何区别?它们之间是否有共通之处? 答:(1)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与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区别 ①对实际经济变量与利率的关系的分析不同。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由货币供求解释利率决定。他认为货币是一种最具有流动性的特殊资产,利息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取得的报酬,而不是储蓄的报酬。因此,利息是货币现象,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决定的流动性偏好,和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是利率决定的两大因素。同时,货币供给量表现为满足货币需求的供给量,即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是均衡利率的决定条件。在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利率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并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中央银行再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也不会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无限大,形成“流动性陷阱”。凯恩斯把利率看成是货币现象,认为利率与实际经济变量无关。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分析了实际经济因素(储蓄、投资流量)和短期货币因素(货币供求流量)对利率的决定,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来决定的。可贷资金供给包括:储蓄和短期新增货币供给量,可贷资金需求包括:投资和因人们投机动机而发生的货币需求量;在可贷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随可贷资金供给量的增加或下降而下降或上升;反之,在可贷资金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随可贷资金的需求的增加或下降而上升或下降。均衡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供求的平衡。
②流动性偏好理论是一种存量分析,因而,属于货币利率理论或短期利率理论。可贷资金理论注重流量和货币供求的变化量的分析,并强调了长期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属于长期利率理论。
(2)可贷资金论与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之间并不矛盾,可贷资金理论发展了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偏好利率理论中货币供求构成了可贷资金理论的一部分。
5.试解释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答:(1)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为:I?S,I?e?dr,S??a??1?b?Y。 推导出IS表达式Y?a?eda?e1?b?r或r??Y。 1?b1?bdd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为:I?G?S?T,T?T0?tY,S??a??1?b??Y?T?。
推导出IS表达式:Y?a?e?G?bT0da?e?G?bT01?b?1?t??r或r??Y。 1?b?1?t?1?b?1?t?dd可见,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间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以r为纵轴,y为横轴所画出的(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IS曲线是由左向右下倾斜的,IS曲线是描述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的利率和收入关系的曲线。
(2)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LM曲线是描述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与收入关系的曲线。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Mhrmkm?L?kY?hr,推导出LM曲线的表达式Y??或r?Y?。以YPkkhh为横轴,r为纵轴所画的LM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倾斜的。
6.在下列情形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有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1)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上升; (2)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减少; (3)投资乘数减少;
(4)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加。
kkm答:由r?Y?可看出LM曲线的斜率为,LM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
hhh素: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k。h一定时,k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大,LM曲线越
陡峭;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k一定时,h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小,LM曲线越平缓。
(1)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h越大),LM曲线越平缓,从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若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即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h越小),则LM曲线越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此,当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上升,LM曲线斜率减小。
(2)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减少,即k变小时,LM曲线的斜率变小。
(3)IS曲线斜率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二是投资引起产出变化的乘数的大小。当投资对利率的变化很敏感时,利率很小程度的降低将引起投资大幅度的增加并引起收入的相应增加,此时IS曲线较为平坦;反之,则陡峭。较大的投资乘数意味着投资的增加将通过投资乘数的影响引起产出的大幅增加,这也意味着IS曲线较为平坦;反之,则陡峭。当投资乘数减少,IS曲线变陡峭,斜率变大。
(4)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加,IS曲线变平坦,斜率减小。
7.如果政府购买与税收等量增加,IS曲线将如何移动? 答:(1)政府购买的变化
如图6-18所示,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利率i。将政府购买增加?G时,这将引起IS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从IS1移动到IS2,与LM曲线形成新的均衡。此时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图6-18 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的增加
(2)税收的变动
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增税的手段来稳定经济。在图6-19中,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利率i。增加税收将会引起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降低消费,这将引起总收入减少,使IS曲线向左移动。IS曲线和LM曲线形成新的均衡,均衡点从A1左移到A2。此时产出下降,利率降低,但是利率降低将会引起投资上升,增加总产出。
图6-19 IS?LM模型中政府提高税收的影响
(3)政府购买和税收等量增加 政府预算等于税收减去政府购买,即B平衡预算即税收和政府支出等量增加,S?TG?,
以保持预算不变。平衡预算乘数为1,意味着当政府购买和税收等量增加时,产量也增加与政府购买或税收相等的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表示利率和产出的关系,当利率固定为r时,横轴代表的产出增加?G,即原曲线上的点需要向右平移?G,这样才能保证r不变而产出增加?G。因此政府购买和税收等量增加会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
8.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而减少货币供给,但此时货币需求增加,LM曲线将如何移动?
答:LM曲线将向左移动。减少货币供给的同时,货币需求增加,那么货币的利率会上升,因此LM向左移动。
9.考虑如下封闭经济的情况:
消费函数:C?200?0.25?Y?T?;投资函数:I?150?0.25Y?1000i;政府购买为250,税收为200;货币需求函数为:?M/P??2Y?8000i;货币供应量为3200,价格水平为2。求:
d(1)推导IS曲线和LM曲线,以及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2)当政府购买从250增加到400时,IS曲线将如何移动,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3)当货币供给从3200增加到4000时,LM曲线将如何移动,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
(4)假设价格水平可以变动,试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解:(1)根据三部门恒等式得:
Y?C?Y?T??I?G?200?0.25?Y?200??150?0.25Y?1000i?250
可得IS曲线为:Y?1100?2000i。
Ms?M?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有:
P?P?d2Y?8000i?3200 2则有LM曲线为:Y?4000i?800。
联立IS曲线和LM曲线方程可得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r??5%,Y??1000。 (2)政府购买增加,IS曲线向右移动,此时的IS曲线为:Y?1250?2000i。 与LM曲线联立,得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为:r?9%,Y?1160。
(3)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此时的LM曲线为:Y?4000i?1000。 与原IS曲线联立可得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为:r?1.7%,Y?3200。 3(4)价格水平可以变动,则:4000/P?2Y?8000i,IS曲线为:Y?1250?2000i。联立可得总需求曲线为:
Y?25002000 ?33P
10.试用外部经济冲击理论分析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滞胀”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央银行的应对之策。
答:(1)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滞胀”产生的原因
①总需求冲击。20世纪70年代,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固定资产投资、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不但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反而“火上浇油”。如图6-20所示。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这将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产出上升,总需求曲线向外移动。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形下,将引起价格水平逐步上升,经济逐步回到均衡水平。在图6-3中,横轴为产出Y,纵轴为价格水平P。由于外部冲击,总需求由AD1提高到AD2价格由P1提高到P2,此时均衡水平由E1提高到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