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学案6有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3 17:13: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 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B.上阕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

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

D.“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

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大量使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下阕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

(2)这首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的能力。B项,“动静结合”错误,上阕的景物描写没有使用这种手法。D项,“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错误,应该是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

答案:BD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答案: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2分)“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二句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4分)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注]

5

崔 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 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

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 (2)诗歌题为“书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作者不务政事”曲解诗意,根据注释信息可知,作者当时任潞府功曹这样的闲职,作者只是无政事可做。E项,对最后一联有曲解,最后一联是作者的诉苦,是埋怨自己上书,君王却不能赏识自己。

答案:AE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率意而为的自在闲适之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羡慕之情;自伤不遇,对君王的怨恨之情。(每点2分)

8.(2017·广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吴中书事

6

杨 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蠢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