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市场失灵及其对策习题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5:11: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并不会按社会估价的高低流动,而是照市场价格流动,这时市场失灵。造成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以及外部性问题等三个方面。(1)不完全竞争。在现实经济中垄断普遍存在。在垄断市场上,由于企业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分离,所以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社会给予商品的边际评价是消费者支付给商品的价格,而社会生产该商品支付的边际成本为企业的边际成本。这时,尽管消费者之间仍可以实现有效率的交换,但社会并不能用最低的成本向消费者提供最需要的商品组合。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不仅不能使用最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而且增加生产还会进一步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从而生产费用没有达到最优。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失灵。对于追求最大利润的私人企业而言,生产者必须能把那些不付钱的人排斥在消费商品之外,否则,他就很难弥补生产成本。由于非排他性,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不支付就获得消费的权力。这就是说,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做一个搭便车者,造成公共物品市场供给不足。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使得私人供给的社会成本增加而社会利益得不到发挥。(3)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未经交换而强加于其他方的经济影响。例如,大气污染、噪音以及私人绿化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施加外部影响的经济当事人的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而且包括加强于他人的成本;同样,它的收益不仅包括它收取的出卖产品所获得的收入,而且包括给他人带来的但又无法收取报酬的好处,但是,按照市场的原则,施加外部影响的经济当事人只会考虑它看到的收益和成本。结果,外部经济效果使得社会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并且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也没有提供一种机制让交易双方考虑对其他人所施加的经济效果。除了以上三个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和原因以外,市场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完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行业的重新组合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垄断的行业重新

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以便通过竞争把市场价格降下来。被重新组合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价格就越接近于竞争性价格。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合适于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于垄断行业施行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制措施。价格管制的目的在于为垄断厂商提供一个较低的边际收益,使得厂商的产量增加。而双重管制则进一步规定厂商的生产量,以便使得垄断厂商降低平均成本,提高产量。这两种管制措施往往与税收和补贴手段同时实施。当然,对于这类垄断行业,政府也可以采取直接经营的方式来解决由于垄断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由于政府经营的目的不在于最大利润,所以可以按照边际成本或者平均成本决定价格,以便部分地解决由于垄断所产生的产量低和价格高的低效率问题。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利用市场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过程是通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对公共物品偏好的条件下的个体需求曲线,在既定的供给量下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然后根据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得出的供给曲线与该需求曲线的均衡,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显示消费者的偏好。公共决策是由政府代表集体作出的决策。与市场运行一样,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以协调人们的行动,反映人们的偏好。在现实经济中,公共选择的规则多采用一致同意和多数票规则。就公共物品的供给而言,集体决策即是投票表决,如果一项决策得一致通过,那么意味着所有的投票人会因此得到好处,从而增进福利。如果一项方案只得到多数票赞成,那么这项方案不是帕累托最优的,但可能是潜在最优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等手段。税收和补贴政策是向施加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税收,而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等于边际外部利益的补贴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得厂商以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进行决策。直接调节是政府通过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强行控制外部经济影响,也可以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以上解决外部影响的方案的关键

是外部成本或利益内部化。此外,科斯定理的结论也被用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传统的方案并没有消除外部影响,所以科斯定理建议,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性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和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通过市场谈判就可以解决外部影响。对于信息不完全可以设计适当的激励机制以减弱其影响。消除市场失灵的政策是根据不同的原因而设计的,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

2.答:科斯定理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产权明晰,那么产权的

初始状态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例如,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10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失65元,10户共损失650元。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30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一台除尘器,二是给每户买一台值50元的烘干机,10户共需500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不论工厂拥有排烟权利,还是10户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听任市场机制发生作用,交易费用为零,那么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30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经济,300元成本最低表示资源配置最优。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在上述例子中,只要产权归工厂还是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用300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就是说,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以前,以英国庇古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家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必需政府干预:出现外部不经济时,要用征税办法,其数额应等于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损失,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出现外部经济时, 用政府津贴办法,使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这样,都可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科斯定理是对传统经济学观点的修正。 3.答:存在生产或消费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利益和社

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一致的。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令RP、RS和CP、CS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

和社会成本,假如存在生产的外部经济,即RP<RS,又假设RP<CP<RS,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上不等式中可以得到:(RS-RP)>(CP-RP),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RS-RP)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CP-RP)。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这项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结果正好相反。

4.答: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存在着目标不一致的现象。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能使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恰好达到使委托人的收益最大化。激励就是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地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相一致的行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就可以转化为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委托人设计激励机制的目标相应地就是针对代理人的隐藏信息而面临的不利选择地位,激励的目标是如何使代理人“自觉地”显示他们的私人信息或真实偏好,即所谓“如何让人说真话”;而针对代理人的隐蔽行动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激励的目标就是如何使代理人“自觉地”尽最大努力工作,使代理人不采取道德风险行动,即所谓“如何让人不偷懒”。

5.答:厂商生产与整个社会利益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私人成本、私人收益

与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各厂商在生产中所消耗的各种成本是私人成本,社会为厂商的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是社会成本。厂商从生产中得到的收益是私人收益,社会从厂商的生产中得到的收益是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并不一定完全一致,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厂商在生产中总要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而这种私人成本的降低,却可能引起社会成本的增加;厂商从出售产品中可以获得收益。而且要使其利润最大化,但这种私人收益并不一定等于社会收益。例如,生产香烟、烈性酒等的厂商所得到的私人收益是高的,但社会所得到的社会收益很低,甚至是负数。(2)竞争与垄断的矛盾。厂商理论分析了各种市场结构的优缺点。完全竞

争的情况实际上是很罕见的,竞争必然产生垄断。垄断是生产发展必然趋势,它会给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但也会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造成资源浪费,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这就要求社会协调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尤其是克服垄断所带来的种种弊病。 6.答:信息不完全指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不具有充分的信息。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称为不完全信息。这里的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进行有效的配置。这是因为,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信息的交换只能靠买卖双方的并不十分可靠的相互信赖,卖者让买者充分了解信息的用处,而买者则答应在了解信息的用处之后即购买它。这样,市场的作用在这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即市场失灵。信息非完全带来了许多问题,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解决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并不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是不能够有效的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有多种表现,很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只能有针对地通过机制设计来克服。比如:(1)逆向选择问题。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2)道德风险问题。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