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能力建设解析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0:20: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1)可理解性:理解系统结构、接口、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易程度

? (2)可测试性: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诊断的难易程度 ? (3)可修改性:对系统各部分进行修改的难易程度 ? (4)可扩充性:对系统进行扩充的难易程度

? 系统的可维护性很难量化的,但可以通过能够量化的维护活动的特征来间接地定量估算系统的可维护性。例如把维护过程中各项活动所消耗的时间记录下来,用以间接衡量系统的可维护性,其内容包括:识别问题的时间、管理延迟的时间、维护工具的搜集时间、分析和诊断问题的时间、修改设计说明书的时间、修改程序源代码的时间、局部测试的时间、系统测试和回归测试的时间、复查的时间以及恢复的时间。 三、信息组织与检索

? 概述 ? 信息组织 ? 信息检索 3.1 概述

? 信息存储与检索——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能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找出其中相关信息的过程。它是一种有目的和组织化的信息存取活动,其中包括了“存”和“取”两个基本环节。

? 例:Web网站的设计和使用

? Web网站的设计,首先涉及到各类材料的组织问题,它们包括内容设计、导航设计和表现设计。 ? 内容设计要确定分类的准则,然后根据分类准则,划分信息内容。例如大学网站按学校概况、管理机构、院系设置、招生信息、信息资源、图书馆、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学生活动等主题分类。 ? 导航设计涉及到信息单元的浏览、用户与Web内容及结构的交互。Web的两个基本元素是网和链,链把页面关联起来,构成巨大的“蜘蛛网”Web。

? 表现设计,例如颜色、表现结构布局、表现顺序、表现方式等,目的是提供一个易于获取信息的Web环境。

? 设计的Web网站仅仅提供分类目录和链的浏览是不够的,尤其是对大中型的Web网站来说,用户在浏览过程中容易迷航或在信息查找中花费太多的时间,而又难以得到相关的信息内容。

? 搜索引擎提供对Web网站信息内容的组织和检索。检索系统能够为任何水平的用户,包括专业用户和一般用户提供有效的信息检索

服务。

对于网页文档中的图像、视频和音频,可以结合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

检索技术。

3.2 信息组织

? 1.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

? 信息组织是将处于无序状态的特定信息,根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使其成为有序状态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息,方便人们利用信息和有效地传递信息。

? 信息组织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这些属性可归纳为形式、内容和效用三种类型。以服装为例,款式、大小、生产厂家、生产时间和地点等属于形式特征,服装原料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属于内容特征,

御寒、防雨、防晒等属于效用特征。

? 信息组织的过程可分为序化和优化两个阶段。

? 信息的序化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的信息的过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为了利用和管理上的方便,对没有必然内在联系的信息加以组织;二是对本质上有必然内在联系的信息,按照其自身的客观逻辑结构加以组织。前者融入了更多的主观因素,后者则依据更多的客观因素。

? 信息的优化是在信息序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针对某种目的对信息进行再序化的过程。在信息组织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信息的序化和优化之间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 ? 信息组织的目的——

1)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 2)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3)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 4)节省社会信息活动的总成本。 ? 信息组织的方法

? (1)语法信息组织方法

? 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它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用途,需要遵循方便性、标准化等原则。 ? 1)字顺组织法

? 从字、词的角度集约有关信息,又有音序法、形序法、音序和形序并用三种形式,如书名的排序、著者姓名的排序和主题词的排序等。

? 2)代码组织法

? 以代码表征信息和集约信息的方法,优点是简便易用,尤其适合计算机管理,如专利代码组织法、商务条码组织法、身份证代码组织法、军队番号组织法和电话号码组织法等。 ? 3)地序组织法

? 以信息的空间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特点是能反应地域特色。如各种地图、地理文献和风景名胜介绍等的组织。 ? 4)时序组织法

? 以信息的时间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优点是能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多为线性结构,如史书、年表、日记、传记、档案和连续出版物等的组织。 ? 5)其他组织法

? 包括颜色组织法(如绿色代表邮政)、形状组织法(如以书刊的开本大小为依据的组织法)、重量组织法(如拳击手的分类)等。 ? (2)语义信息组织方法

? 以信息的内容或本质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需遵循客观性原则。

? 1)逻辑组织法

? 根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组织信息,如政策的制定、研究报告的撰写、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发展等。 ? 2)分类组织法

? 包括科学分类、文献分类、专利分类、商品分类、职能分类等,能反映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区别,便于人们系统地认识和了解信息。 ? 3)主题组织法

? 从事物内含的主题属性出发,以词语作为概念标识,并通过概念标识的字顺排列和参照方法等间接地揭示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信息组织法,包括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等几种类型。

? (3)语用信息组织方法

? 以信息的效用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能反映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需遵循目的性、适用性和个性化原则。 ? 1)权值组织法

? 赋予不同信息以不同的权重值,以权值大小组织信息。如决策方案的选择、教学质量的评估等。 ? 2)概率组织法

? 根据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序化信息。如预测体育比赛的胜负、期货交易等都。 ? 3)特色组织法

? 根据用户某一方面的特殊需求组织信息,如根据用户的兴趣组织球迷信息、摄影信息、旅游信息等。 ? 4)重要性递减组织法

? 依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序化信息,通常的做法是突出重要信息使其处于醒目位置,而将其他信息置于相应位置,如大众传播的栏目设置。

? 网络信息组织

? 传统的信息组织多采用手工编制的目录、索引、文摘、综述等形式,局限于文献信息的组织。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占主导地位,信息组织的对象逐渐多样化,范围也随之扩大,不再停留于对文献特征的描述,而深入到知识和信息单元,致使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信息需要。

? 网络信息组织就是根据网络信息特点和属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经过搜集、筛选、整序、优化,形成一个便于有效利用的整体的过程。 ? (1)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 ? 1)文件方式

? 文件是存储非结构化信息的天然单位。但在网络环境下,由于文件本身需要作为对象来管理,对结构化信息组织显得软弱无力,文件方式只能是一次网络信息组织的辅助形式。

? 2)超媒体方式

? 将文字、表格、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方式组织起来,人们通过浏览的方式搜寻所需信息,避免了检索语言的复杂性。 ? 3)网站方式

? 通过标记语言,将信息组织成一个个页面,页面对某机构、个人或专题作全面介绍,用主页将这些信息集中组织到一起,通过浏览器浏览。

? (2)二次网络信息组织 ? 1)主题树方法

? 将所含某一学科的所有已获得的信息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加以选择,层层遍历,直至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即相关站点链接),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找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 2)数据库方法

将所有已获得的信息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即相关站点链接),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找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信息化能力建设》

主讲人:查先进

打印讲义

3.2 信息组织

? 1.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

? 信息组织是将处于无序状态的特定信息,根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使其成为有序状态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息,方便人们利用信息和有效地传递信息。

? 信息组织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这些属性可归纳为形式、内容和效用三种类型。以服装为例,款式、大小、生产厂家、生产时间和地点等属于形式特征,服装原料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属于内容特征,御寒、防雨、防晒等属于效用特征。

? 信息组织的过程可分为序化和优化两个阶段。

? 信息的序化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的信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