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5 20:12: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自由生活的涡虫纲是最原始的类群。吸虫纲无疑是由涡虫纲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果而演变来的。吸虫的神经、排泄等系统的形式与涡虫纲单肠目极为相似;部分涡虫营共栖生活,纤毛和感觉器官趋于退化,与吸虫很相似,而吸虫的幼虫时期也有纤毛,寄生后才消失。这些事实都可以证实营寄生生活的吸虫是起源于自由生活的涡虫。关于绦虫纲的起源问题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它是吸虫对寄生生活进一步适应的结果,因为单节绦虫亚纲体不分节,形态很像吸虫,但是单节绦虫亚纲和其他绦虫的关系不大;一种认为绦虫起源于涡虫纲中的单肠目,因为它们的排泄系统和神经系统都很相似,而且单肠目中有借无性繁殖组成链状群体的现象,这和绦虫产生节片的能力可能有关系。因此,后一种看法是比较可信的。 综上所述,将扁形动物门简要概括如下: ①形态和生物学的特点

扁形动物是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的低等蠕虫,它们广泛地分布在海水、淡水中,少数在陆地湿土中生活,其中有一大部分种类已过渡到寄生生活。它们的形态大小差异很大,从不足lmm的涡虫到长达数米的绦虫。涡虫纲是自由生活的种类,它们的体型较小,体表有纤毛,又具杆状体,适于自由游泳或爬行,这种生活方式促使涡虫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比较发达,能迅速地对外界刺激、特别是对光线和食物起反应,捕捉食物与防御敌害的能力加强。但有些种类生活在其他动物体上,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形态上也就相应地起了变化,产生了附着器官,体后端具吸盘。有的种类体表色素消失,表皮无纤毛和杆状体,眼点退化,肠囊状,但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如三肠目中的海产种鲎涡虫,附着在鲎的鳃上;多肠目中的一些种类附着在海螺的口内,它们并不吸取被附着动物的营养,而是与其营共栖生活。可以看出,从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进到共栖,再到寄生的过渡现象。吸虫纲还保持着一些自由生活的特征,如有自由生活的幼虫,它们有纤毛和眼点,成虫有明显的消化管,由体外寄生到体内寄生。绦虫纲则较明显地、全面地适应着寄生生活,无消化管,全部体内寄生,幼体也全部营寄生生活。 ②更换寄主的生物学意义

有的寄生蠕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寄主,其开始发育阶段在外界环境中进行,如单殖吸虫。有些蠕虫需要更换寄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如复殖吸虫普遍存在着更换寄主的现象。更换寄主一方面是和寄主的进化有关,最早的寄主应该是在系统发展中出现较早的类群,如软体动物,后来这些寄生虫的生活史推广到较后出现的脊椎动物体内去,这样较早的寄主便成为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后来的寄主便成为终末寄主。更换寄主的另一种意义寄生虫对寄生生活方式的一种适应,因为寄生虫对其寄主来说,总是有害的,若是寄生虫在寄主体内繁殖过多,就有可能使寄主迅速地死亡,寄主的死亡对寄生虫也是不利的,因为它会跟着寄主一起死亡,如果以更换寄主方式,由一个寄主过渡到另一个寄主,如由终末寄主过渡到中间寄主,再由中间寄主过渡到另一个终末寄主,使繁殖出来的后代能够分布到更多的寄主体内去。这样,可以减轻对每个寄主的危害程度,同时也使寄生虫本身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但是在寄生虫更换寄主的时候,会遭受到大量的死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繁殖率大的、能产生大量的虫卵或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的种类

就能生存下来。这种更换寄主及高繁殖率的现象对寄生虫的寄生生活来讲,是一种很重要的适应,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9.了解纽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分类上的位置。

答:纽形动物是种类较少的一门动物,大约有500~600种,几乎全是海产,大多数栖于温带的海岸,生活在岩石和藻类之间,有的居于自身分泌的粘液管里,埋于泥沙中;极少数是淡水种;也有一些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湿土壤中。它们大多数是线状、带状或圆柱形,小的仅数mm,个别长的可达30m。大多数暗灰色或无色,有些种类色泽鲜艳。 本门动物和扁形动物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为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的动物。有带纤毛的柱状表皮,有的种类还有杆状体或腺细胞。在表皮和肌肉之间还有一些结缔组织,称下皮层。肌肉通常有2层(环肌和纵肌)或3层(多一层环肌或纵肌)。有的环肌在外,有的纵肌在外。肌肉的层数和排列,是重要的分类根据。纽虫的排泄系统也为原肾管系统,具焰细胞的基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