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 19:06: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广泛研究。由于化学、生物化学以 及生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分析方法和测试技术不断提高,人们对氨基多糖的组成和结构的认识渐趋明朗。
(一)氨基多糖的分类与性质
氨基多糖按其组成分8种,即透明质酸、软骨素、4 一硫酸软骨素、6一硫酸软骨素、肝素、硫 酸乙 酞肝素、硫酸皮肤素和硫酸角质素川闭阁。目前,这种分类法已被国内外研究者普遍接受。这8种氨基多糖在单糖组成和取代基上各有特点。透明质酸和软骨素不含硫酸基,是非硫酸氨基多糖;硫酸角质素不含已糖醛酸,而有中性已糖(半乳糖);4一硫酸软骨素和6一硫酸软骨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只是硫酸基位置不同,分别在氨基半乳糖的4一C和6一C 位;肝素和硫酸乙酞肝素取代基较为复杂,除含N一乙酞基外还含一硫酸醋基和 N一硫酸基(磺酞胺基)。
氨基多糖的线性长链分子上分布着在组成和数量上不同的酸性基团—羟基和硫酸一一 4一基。单糖中硫酸基以半酯( Hem,一Est e r、)形式存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亦称聚阴离子。因而,氨基多糖具有强酸性。
氨基多糖的分子量多具有高分散性,从几千到几万乃至几十万不等。氨基多糖的其它性质与特性,如旋光性、异染性以及电泳行为等也因氨基多糖的种类及单糖组成不同而不同。. (二)氨基多糖的组成与结构
氨基多糖中的单糖(1) 酸性单糖:β-D 一 毗喃葡萄糖醛酸、α一
L-毗 喃艾杜糖醛酸、5一氨基一3,5一二脱氧一D一甘油一α一D一半乳糖一2一壬糖酸(通常N一乙酰化或 N一羟乙酰化)
(2)中性单糖:β-D一毗喃葡萄糖、β-D一毗喃半乳糖、α一D一毗喃甘露糖、α一L一毗喃阿拉伯糖、β一D一毗喃木糖、α一 L一毗喃岩藻糖等。
(3)碱性单糖:2一氨基一2一脱氧一β一D一毗喃葡萄糖、2一氨基一2一脱氧一β一D一毗喃半乳糖(两个2一氨基一2 一脱氧已糖通常N一乙酰化或N一硫酸酯化,即分别为2一乙酰氨基一2一脱氧一β一D一毗喃葡萄糖和2一乙酰氨基一2一脱氧一β一D一 毗喃半乳糖)。
Kenendy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大多数氨基多糖可依据有规则排列的重复二糖结构来描述,即每种氨基多糖由一个氨基已糖(氨基葡萄糖或氨基半乳糖)和一个已糖醛酸。通过不同糖键连接成主链,在氨基已糖或已糖醛酸的氨基或经基上分别连结乙酞基、硫酸基。氨基多糖的主要单糖和二糖单位及其结构。不过,氨基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多呈不均一性。例如,肝素、硫酸乙酞肝素等二糖单位中所含硫酸基数量和位置不均一,并且已糖醛酸中含不等量的艾杜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分子中硫酸基不仅通过醋键结合于糖羟基还可与氨基葡萄糖的N原子形成数量不一的N一硫酸酷基(磺酞胺基)。
氨基多糖的化学结构不只是单纯的二糖单位的聚集体,而是存在着显著的不均一性和多样性多糖链和蛋白质结合,也和其他蛋白多糖及糖蛋白结合,构成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氨基多糖是蛋白多
糖大分子中的糖链部分。氨基多糖链与核心蛋白链通过共价键相连。氨基多糖与蛋白质主链相连处—糖肽区的单糖和氨基酸的连接方式主要为D一木糖与L一丝氨酸羟基结合成卜糖肽键还有两种方式为:N一乙酸氨基葡萄糖与天门冬酞氨氨基构成N一糖肽键;N一乙酞氨基半乳糖与L一丝氨酸或L一苏氨酸羟基构成。组织中蛋白多糖单体分子,常与其他蛋白多糖分子或蛋白质分子以次级键(氢键、盐键等) 形成聚集体。
大分子立体化学研究表明,多糖的结构层次决定其功能和活性。氨基多糖的一级结构主要是由特定的单糖序列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线性多糖链。单糖分子的空间构象、键型、键角、扭转角等已研究清楚。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氨基多糖链在非共价键的作用下形成的结构排列构成氨基多糖的二级结构。在二级结构中,链间无规则螺旋卷曲,糖昔键旋转受限,糖链相对稳定以二级结构为基础,在非共价键作用下形成有规则的粗大构象与形状即三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糖链间或糖链与其它物质在次级键作用下形成更大的聚集体即四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