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5:11: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5课
看_社_戏
一、字音辨读
二、字形辨识
1.???xuān?喧?闹?
2.???línɡ?伶?人?
寒xuān?暄???
līn?拎?东西
3.???zhá?铡?美案??
cè?厕?所
4.???ɡuō?聒?噪??
tián?恬?静
5.???bó?钹?铙??
bō?拨?弄
6.???mánɡ?盲?翁??
病入膏huānɡ?肓?
三、词语辨析 1.飘零·漂泊
辨???飘零:①?花,叶等?坠落;飘落。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析??
漂泊:①随波浮动或停泊。②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①我的世界突然下雪了,飘零的雪花飘落在我的心中,
例句??天堂的盛夏也会下雪吗??②独自在外漂泊,没有人管没有人爱也没有人呵护,
?对生活的绝望、失落让他走上了偷窃之路。
2.关注·关心 辨??析?
关注:关心重视。
??关心:放在心上,重视爱护。
??中粉丝数量排名第一,成为最受关注的政府微博。例句?②最近以来美国对中国的金融稳定是出奇的关心,摆出
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比中国金融精英更担心中国金融??出乱子似的。
四、熟语释义
1.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表示轻视,看不起。 2.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3.缠绵悱恻:形容内心悲苦难以排遣。 4.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荒谬的忧虑。
5.兼收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
①昨日记者获悉,目前成都市官方微博在全国政府微博
一、走近作者
王英琦,1954年出生,当代著名散文家(一级作家),安徽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过《守望灵魂》《求道者的悲歌》《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王英琦散文自选集》等十七部散文集。早年写过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由西影厂拍摄)。散文曾获全国及省级奖,曾被介绍到日本、印度及欧洲诸国,并被新出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文学历程》《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等书列为专章介绍的中国少数几位重点散文家之一。创作上多年来坚持人文关怀和人道情感,主张文学应向多学科交叉渗透,散文应打破传统单一的美文观,向人类文化的多极性、高阶美发展。她非常注重散文作者人格的自我修炼及自我完善,提倡作家用整体人格与世界对话。
二、相关背景
《看社戏》是王英琦在河南三年“体验生活”中写出的作品,记叙了自己在河南农村看社戏的经历。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当代,豫剧
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三、主旨把握
本文是一篇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生存境遇的散文。作家通过对一个民间豫剧戏班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他们艰难的生存状况,对他们的命运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
四、结构图示
1.看社戏时,“我”和周围的观众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周围的观众只是看社戏本身,而“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第10节),“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到兴趣”(第18节)。事实上,本文写的主要也是“看戏和做戏的人”。
2.本文主要写了艺人们什么特点?
明确:一是他们对艺术非常虔诚、执著。如“那武丑的翻筋头,却每令我心悸发怵??却也是能贴台边儿稳稳地刹住,险伶伶地看似要掉,就是掉不下来”(第11节),“但见她翻过青龙战袍,耍过一阵大刀后,竟直逼老生大骂而去。老生被骂得连连败退,无以招架,终于逃向后台去。我感到大欣慰??”(第12节),“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候极深,成熟到家”(第16节)。作者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他们对艺术的虔诚、执著。
3.《看社戏》结尾说:“虽然,我不是每场全都看完并记下,但我肯定看到并记住了一些什么??眼下,已是寒凝雪飘的深冬了,我的心仍是满满的,怅怅的,都是戏。”如何理解这段话?为什么是“满满的”,又是“怅怅的”?作者虽然记叙的是“看”“社戏”,她看的仅仅是舞台上的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