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单元古文两篇备课习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1:23: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3.惧谗邪:形容词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34.则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 .35.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 .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不恰当地奖赏 ..①诚能见可欲:如果,果真,连词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诚意,名.词 以:

①纵情以傲物:连词“而”,表并列 .37.宏兹.

九德:此 38.宏.兹九德:弘扬,扩大 39.简.能而任之:选拔 2、一词多义 善:

①择善.而从之:好的人或事,名词 ②善.始者实繁:做得好,动词 则: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就,连词

②则.智者尽其谋:那么,连词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连词 长: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长得高,动词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流得远,动词 下:

①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下,动词 ②必竭诚以待下.:下面的群臣,名词 诚:

②戒奢以.俭:连词“而”,表并列 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表转折,连词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表修饰,连词

⑤虽董之以.严刑:用,介词 ⑥振之以.威怒:用,介词 ⑦则思知足以.自戒:来,连词 ⑧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连词 ⑨则思谦冲以.自牧:来,连词 能:

①诚能.见可欲:能够,副词 ②简能.而任之:有能力的人,名词 3、分析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 振.之以威怒:通假字,通“震” ,威吓

②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③居安.

思危:形容词用作名词,安定的环境

④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动用法,使……安宁

⑤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通假.字,通“勿”,不要

⑥则思正身以黜恶:使动用法,使…….端正

⑦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动词用作.名词,指兴建宫室之类的事情 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形容..

词用作名词,重权;重要地位

⑨则思正身以黜恶: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⑩慎谗邪:形容词用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形容词用.作动词,看不起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动.词用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稳固,扎实 4、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三)理解性默写答案 1、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宾语前置,戒自,警戒自己

②而况于明哲乎:省略句,省宾语“君王”

③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宾语前置,牧自,意译为“对自己加强道德修养”。牧,养

④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省略句,省主语“水”;省“君王”

⑤则思三驱以为度:宾语前置,以三驱,以打猎三次作为限度

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省略句,省主语“君王”

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词结构后置,以严刑督责他们,用威严恐吓他们

⑧戒奢以俭:介词结构后置,用节约来消除奢侈

⑨诚能见可欲:省略句,省主语“君王” ⑩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省略句,省主语“君王”;省宾语“视听”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4、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5、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6、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四)重点句子翻译:

1、——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的国家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骨肉亲属成为陌路之人。

2、——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只是民众的力量;(他们就象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事。

3、——害怕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像江海那样居于百川之下。

4、——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种德行,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

5、——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心 6、——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困难吗?

7、——在深深的忧患中一定会竭尽诚意对待臣民;成功以后,就放纵自己情感来傲慢地对待别人。

8、——安乐时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 五)选择题:

1.答案:A 木之长者“长”应读cháng .2. 答案: 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D(应为百官) 6.答案:A(都是“因为”)

7.答案:B(都是“有信用的、可信的”) 8.答案:D 解析:“百司”指官职。

9.答案:A 解析:A项都作“因为”解释,B项第一个表疑问语气,第二个表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是所字结构,第二个和为连用表被动;D项第一个为“于是”,第二个为“就是”。

10.答案:B解析:B项都作“讲信用”;A项是“安定”与“哪里”;C项是“要求”与“寻求”;D项是“治理好”与“整编”。

11.答案:A解析:A项:听说;懂得;闻名。 B项:实在,确实;果实,这里作动词用;果实。C项:威吓;举起;举起。 D项:水流;流动;水流。 12.答案:A解析:A项两个“盖”都表推断语气;B项两个“而”,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递进;C项的两个“之”前一个代词,后一个结构助词;D项两个“于”前一个“对于”,后一个“从”。

13.答案:D 解析:“终苟免”: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 14.答案: A(分别是“听说”“懂得(引申义)”“见识”); 15、答案:A(都表示“大概”);

16、答案:B(是指能开始的人很多,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17、答案:A(根本,今做副词,或名词,表示基础的东西、重要的东西。元首,今比喻引申为一个国家最高领导。骨肉,今义是“骨头和肉”,但今天也有“亲骨肉”之说,乃是其比喻引申。);

18、答案:C(第一个“则”是“就”的意思,不包含假设语气。) 19.答案:C 20 、答案:A

21.答案:D 22.答案:D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 【答案】

1. D 2. C 3. D

4. (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责,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靠,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高中部编版必修下册】

资料内容:【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

【原文】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