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试题库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 18:34: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较薄且不易稳定;②管径小,流体到第二个管子时易造成强烈扰动;②流体直接冲击换热表面。) 5. 为什么电厂凝汽器中,水蒸气与管壁之间的传热可以不考虑辐射传热?

(提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阐述:(1)在电厂凝汽器中,水蒸气在管壁上凝结,凝结换热系数约为4500—18000W/(m2.K),对流换热量很大;(2)水蒸气与壁面之间的温差较小,因而辐射换热量较小;(3)与对流换热相比,辐射换热所占的份额可以忽略不计。)

6. 用准则方程式计算管内湍流对流传热系数时,对短管为什么要进行修正?

(提示:从热边界层厚度方面加以阐述:(1)在入口段,边界层的形成过程一般由薄变厚;(2)边界层的变化引起换热系数由大到小变化,考虑到流型的变化,局部长度上可有波动,但总体上在入口段的换热较强(管长修正系数大于1);(3)当l/d>50(或60)时,短管的上述影响可忽略不计,当l/d<50(或60)时,则必须考虑入口段的影响。

7. 层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是否总是小于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为什么?

(提示:该问题同样可以从入口效应角度加以阐述。在入口段边界层厚度从零开始增厚, 若采用短管,尽管处于层流工况,由于边界层较薄,对流换热系数可以大于紊流状况。) 8. 什么叫临界热流密度?为什么当加热热流大于临界热流密度时会出现沸腾危机?

(提示:用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解释之。以大容器饱和沸腾为例,(1)沸腾过程中,随着壁面过热度Δt的增大,存在自然对流、核态沸腾、不稳定膜态沸腾和膜态沸腾四个阶段,临界热流密度是从核态沸腾向膜态沸腾转变过程中所对应的最大热流密度;(2)当加热热流大于临界热流密度时,沸腾工况向膜态沸腾过渡,加热面上有汽泡汇集形成汽膜,将壁面与液体隔开,由于汽膜的热阻比液体大得多,使换热系数迅速下降,传热恶化;(3)汽膜的存在使壁温急剧升高,若为控制热流加热设备,如电加热设备,则一旦加热热量大于临界热流密度,沸腾工况从核态沸腾飞跃到稳定膜态沸腾,壁温飞升到1000℃以上(水),使设备烧毁。)

9. 试述不凝性气体影响膜状凝结传热的原因。

(提示:少量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就将使凝结换热系数减小,这可以从换热热阻增加和蒸

汽饱和温度下降两方面加以阐述。(1)含有不凝性气体的蒸汽凝结时在液膜表面会逐渐积聚起不凝性气体层,将蒸汽隔开,蒸汽凝结必须穿过气层,使换热热阻大大增加;(2)随着蒸汽的凝结,液膜表面气体分压力增大,使凝结蒸汽的分压力降低,液膜表面蒸汽的饱和温度降低,减少了有效冷凝温差,削弱了凝结换热。)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 热辐射是由于 产生的电磁波辐射。热辐射波长的单位是 ,在工业范围内,

热辐射的波段主要集中于 区段。 (热的原因,μm,红外)

2. 太阳与地球间的热量传递属于 传热方式。

(辐射)

3. 黑体是指 的物体,白体是指 的物体,透明体是指 的物体。灰体是 的物体。

(吸收比为0,反射比为0,投射比为0,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

4. 基尔霍夫定律表明,善于辐射的物体也善于 ,在同温度下,黑体具有 的辐射力,实际物体的吸收率永远 1。 (吸收,最大,小于)

5. 有效辐射是 之和。

(发射辐射和反射辐射)

6. 一个由两个表面所构成的封闭系统中,若已知A1=0.5A2,X1,2=0.6,则X2,1= 。

(0.3)

辐射传热

13

7. 将任意形状气体的辐射折合成一个假想的当量半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