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 17:15: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9.“学会求知,( B ),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 A.学会合作 B.学会做事 C.学会学习 D.学会协作
40.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 A.大众化发展 B.英才教育发展
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41.涂尔干说过:“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促 进个体的( A ) A.社会化 B.全面发展 C.个性化 D.可持续发展
42.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B )。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43.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D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主体性 D.示范性
44.以下哪种角色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 C ) A.“家长代理人”角色 B.“学生楷模”角色 C.“知识传播者”角色 D.“严格管理者”角色
45.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C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46.人们常说:“做教师的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这句话提示教师要( C ) A.消除刻板印象 B.淡化教师角色 C.善于换位思考
D.拓宽知识视野
47.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反映的是教师劳动的( C )特点。 A.科学性 B.艺术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48.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 )特点。 A.示范性 B.创造性 C.系统性 D.复杂性
49.19世纪中叶,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要求,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对欧洲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英国教育思想家是( B ) A.洛克 B.斯宾塞 C.卢梭 D.科尔伯格
50.关于课程标准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课程标准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 B.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C.课程标准有一定弹性,老师不必严格执行 D.课程标准可作为教师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 51.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教育评价中应( D )。 A.采用“共同建构”的方法 B.坚持价值取向多元化 C.以“对话”为主要手段 D.关注非预期效果
52.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材编写、数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A ) A.国家课程标准 B.国家教学大纲 C.国家教材标准 D.国家教材计划
53.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B )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54.经验主义课程认为( B )
A.课程应该有益于促进人的尊严和潜能的发展
B.课程应该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加以组织 C.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应该建立一张新的社会秩序社会文化 D.课程标准应该体现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5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D ) A.改变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C.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教授学习,死记硬